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小班化班级管理
范文

    摘 要:随着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乡村地区的家长逐步对孩子的教育持高度的关注度与期望度,大量的学生通过“择校学习”的方式进入城市学校就读,这也引发了近几年来新一轮的进城务工子女随迁就读热潮。学生随迁入城就读数量的不断增多,自然会导致乡村小学生数量的不断减少,这也就形成了独特的农村小学“小班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就在此背景下,重点针对农村小学“小班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展开深入分析,并就如何有效提高小班化班级管理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班化;管理模式;提高对策

    事实证明,在农村小学实施科学的“小班化”班级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能更好地帮助教师科学、合理地进行班级事务、学生等各方面的协调与管理,也是激发农村小学办学活力,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大班化”班级管理,“小班化”不仅顺应了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也是一种现实的教育状态。“小班化”与“班级管理策略”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基于“小班化”的管理模式,教师可以结合班级教学实际状况,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策略,并积极创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所创建的班级环境中受到熏陶与感染,更好地展开日常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一、“小班化”与“班级管理策略”的基本概念

    (一)“小班化”班级模式

    “小班化”班级模式,主要指的是一种班级人数较少,教师可以开展分散化管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当“小班化”的班级模式最初传入国内小学教育领域时,曾有学者提出对其的质疑,认为小班化教育就是单一减少学生数量而展开的管理。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想法,小班化教育绝非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减少学生数量,而是在确保学生数量合理的状况下,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班级协调管理、课堂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创新方面进行综合性、全面性且深入性的改革与教学创新。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教育也随之得到不断发展,在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小班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就会应运而生,并成为引领该地区现代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二)班级管理策略

    班级管理是一项内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班级管理质量的高低会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与成长、教师的教学整体水平以及学校的地位与声誉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小学“小班化”的班级管理中,结合实际的班级整体纪律管理、学生學习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情况,制定科学的用以指导“小班化”班级管理不断完善与发展的策略是很有必要的。因此,这里所指的班级管理策略,主要是教师基于班级整体的状况而采取的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班级事务科学发展的策略。

    二、“小班化”班级管理在农村小学教学发展中的优势

    (一)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班级人数普遍在五十个左右,教室里仅有的位置都排满了课桌,仅有的角落也放满了读书柜和清洁工具,可以说教室内基本上都是人挤人,桌子挨着桌子。在冬天很容易发生一个人生病,传染一个班级的事情。教师通常一节课的时间,有一部分时间都用来维持课堂秩序。当班级进行小班化建设的时候,教师可以看清楚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习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较为合适,课堂中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活动。每个学生也不需要再担心课本在课桌中塞不下,下课去卫生间“举步维艰”的情况。可以说小班化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为教师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小班化教育有利于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

    小班化教育课堂上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多进行一些发展学生基础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活动。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之后,对课程进行内容的延伸与目标的扩展,为学生带来更多有趣的、感兴趣的知识。传统班级要想完成一些教学活动,总受到人数过多、空间过小的限制。如果人数减少一半,那么学生的活动完成起来就更容易,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设计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成长的教学活动,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提供给学生更优质的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喜欢上课的心理,课程内容也更加丰富和有效。

    (三)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根据短板效应,也就是“木桶由长短不同的木板组成,这个木桶装多少水不取决于长木板,反而取决于短木板。”其实班级也是由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组成的,因此要想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促进整体学生的共同进步,这样的班级才是一个真正的优秀集体。而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就需要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基础做到因材施教。小班化教育正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小班化学生的人数少了,教师才有时间和精力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合理的成长计划,有针对性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小班化教育有利于教师灵活安排座位形式

    传统的座位安排这么多年来都是为了适应每个学生都能看到黑板,听到老师讲课的传统模式优势,但是无法有效适应现在的多元化教学。从田家炳实验学校的座位安排模式,笔者得到了一定的启发:在进行小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相应改变小班内班集体的座位安排,让座位与教学结合起来。比如说可以用小组围坐模式,即在合作教学模式中这种座位安排可以有效增加师生的交流强度,增加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密度。还可以利用井田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的创新能力。圆桌模式则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小班化教育有利于教师多接触学生家长

    由于传统班级人数较多,因此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次数较少,沟通的程度也较浅,教师无法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启蒙教师也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学校内的变化。小班化的教学则可以有效解决这种问题。小班化教学的人数较少,家长和教师就可以默契配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

    三、提高农村小学“小班化”班级管理的科学策略

    (一)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合理布置教室环境

    只有在班集体内培养和建立良好健康的班级环境才能更好地在培养过程中引导学生共同健康发展。小班化教学的学生人数相对来说少了,教室相对空旷起来,这样在教室的布置上能充分发挥作用,在布置教室环境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建设,并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每个人自己建设和营造一个自我感到舒适和健康向上的班级人文环境,让有限的教育环境发挥无尽的魅力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

    (二)加强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督促养成良好习惯

    “小班化教育”的课堂由于少数的减少、环境的优化、设施的增多,教学的多变,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教学活动的多样化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这就需要学生有更好自我约束的机制。除了系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之外,还需要根据班级的主体情况和特点,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和惩奖制度,并且还可以确立整个班集体共同发展和奋斗的班集体目标,将这个目标作为班级学习、活动以及同学师生相互交流的准则,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三)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关注每一位学生

    小班化的学生只有二十多人,相比于普通的人数较多的班级,小班化班级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个人的成长档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成长。比如笔者所在的班级就建立了“破茧成蝶,健康成长”的学生档案,这个档案中包含了学生的个人信息,短期的学习目标和长期的学习目标,并且记录学生近期达成目标的情况,各方面的表现情况,还有一部分是家长记录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变化。最终由学生、家长、教师三者对每个阶段进行表现評定,表现进步则给予一定的奖励,表现退步则指出需要整改的地方,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系统性发展和规范化发展。

    (四)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生喜欢互相交流和讨论,喜欢从同一个角度观察,喜欢用共同的方式认知,因此采用合作学习正好符合学情要求。一般小班化教学可以将学生分为结对小组,或者是5~6人的讨论组。每个组都要注意学习基础和表现力较为均衡,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每个小组都可以采用分组自治的方式进行监督,由小组长作为总负责,小组内还可以有记录员、监督员等角色维持本组的纪律,促进本组的学习进度。其中也可以设置卫生员负责小组卫生的管理,记录员负责记录本小组的情况,同时记录另一组的得分情况。在学校综合考试、大型文艺活动、卫生评比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为其所在的小组加分。如果有违反校纪班规、作业未完成或未能按时完成、卫生检查中被批评的小组给予扣分。同时,还将每堂课的评价累积起来,每周评选一个“尚学小组”周冠军,由班级给予适当奖励。一个月后,评选出一个“尚学小组”月冠军,由学校出面表彰,学生可以获得诱人的奖品,如:“美好时光观影券”“美食券”“作业免检券”,或者到“奖品超市”凭积分兑换奖品……“尚学小组”评比机制的引入将为中高年级的合作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感和兴趣,小组内的各项分工可轮流负责。总体上确保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职责,使组员有集体荣誉感,在班级中形成竞争,从而促进整个班级的发展。

    小班化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小班化的班级管理需要教师和家长在详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有创造性和督促性的学习与生活管理,从而真正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使班级管理的技术与艺术合二为一,成为一体化教学,最终达到让每一个学生独一无二,成为优秀的人的培养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宏博.关于小班化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管理,2000(1):19-20.

    [2]费建新,沈玉民,虞菲艳.农村小学小班化的教学与管理方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1(6).

    [3]陈晓玮.小学小班化转型的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0(2).

    作者简介:魏登仪,1978.10,男,甘肃省皋兰县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小班化班级管理。

    编辑 高 琼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