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建模在实际教学中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
范文 | 武天明 摘 要: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数学的分值在高考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学好数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逻辑性,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建模,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变成实践能力。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建模在实际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几点相关性浅见。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学;数学建模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给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目标,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同时,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数学能力。数学建模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文对此进行简要阐述。 一、高中数学建模在實际教学中的现状 1.老师对数学建模没有足够重视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老师还没有对落后的教学理念进行及时的革新。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没有充分的领悟,同时,对数学建模的重要程度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许多老师还在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没有体现出数学模型的建立,这样落后的理念会影响学生的能力发挥,阻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对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 2.高中数学建模能力不足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的建立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教学方法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能力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许多老师都认识到了数学模型建立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不具备相应的建模能力。许多老师的知识储量非常丰富,但是不能把这些知识通过模型进行有效的表达。虽然我国的教育部门在教师的培训工作上不遗余力,但是许多地方的教学培训工作都是以高考为标尺的,没有数学模型构建方面的培训。老师建模能力的缺失,导致他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有效构建数学模型,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也会限制。 3.学生自主空间不足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中,许多老师留给学生的自主时间非常少,学生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需要大量的自主空间才能实现,学生只有在自主活动中,才能实现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换。这种自主空间不足的情况会严重削弱高中数学建模的效果。老师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思。 二、提升高中数学建模效果的建议 基于数学建模的重要性和对高中学生的重要意义,老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对数学模型的建立有一个高度的重视,采用合理的措施,来提升建模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建模意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提升数学建模的效果,通过生活情境的导入,把抽象数学知识变得相对具体,然后,老师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把学生引入到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发挥自己的思维,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整个建模过程,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建模意识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数列知识的时候,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数列的含义,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带入到问题情境中。老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将整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可以由大到小,也可以由小到大;同时老师也可以把国际象棋棋盘传说的故事引入到课堂中。通过这两个问题,会得出两组数据,分别为:1、2、3、4、5、6、7…和1、2、22…老师让学生对这两组数据进行观察,让他们观察这两组数据中有什么样的规律,把这些规律用语言进行描述,然后,老师再把数列的知识导入到课堂中,实现数学模型的构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学生的建模思维可以被激活,这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2.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建模思维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利用这些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老师在高中数学建模中,要融入生活元素,结合生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建模思维,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相关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元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只羊有四条腿,两只羊有八条腿,三只羊有十二条腿。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动物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然后老师把这些数据记录在黑板上,形成一个表格,让学生通过数据的观察,找出其中存在的规律,实现数学模型的建设。在数学模型的建设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发挥空间,逐渐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的建设对于高中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模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数学建模的效果。老师要认识到数学建模的重要性,给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发挥空间,利用数学建模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涵.数学建模思想在数学学习中应用价值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9):234-235. [2]陈炳泉.“建模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130.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规划课题《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号GS[2019]GHB0562。 编辑 高 琼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