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音乐教学发声训练的创新设计 |
范文 | 韩玮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发声训练设计时,教师要从学生学力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发声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探究,以便给出科学的设计和调度。提升发声训练设计的趣味性、针对性、递进性、多元性,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选择,向学生传授丰富的学习技巧和方法,以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音乐;发声训练;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1-0077-02 小学音乐教学中,发声训练是重要教学内容,由于缺少正确的发声训练,很多学生唱歌会出现一些变腔走调的现象,甚至会损伤到自己的嗓子。特别是集体合唱时,学生个人嗓音条件不同,对发声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实际,为学生布设一定量的发声训练内容,势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一、发声训练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声训练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兴趣取向展开教学操作,为学生准备趣味性更强的发声训练活动,让学生顺利进入发声学习环节。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发达,教师不妨利用多种媒体手段,为学生引入音乐游戏、学习竞赛等活动内容,以快速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崭新学习成长动力。 如教学苏少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春天的小河》,教师先对歌曲进行发声训练设计:这首歌曲共有四个乐句,每一个乐句都体现渐强、渐弱特点,演唱时要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出来。先在小组内进行发声训练,反复多次唱一个乐句。表现良好有奖励,如果谁出现了跑调现象,或者咬字不准情况,要接受一定懲罚。学生听说要进行发声训练,而且引入了游戏形式,自然有浓厚的参与热情。发声训练顺利启动,教师跟进指导,对学生发声训练情况进行时时掌控,自然形成良好学习气氛。经过一番训练操作,学生发声训练顺利打开。 教师先对歌曲乐句进行分解,让学生一个乐句一个乐句地演唱,矫正其发音和吐字。因为引入游戏内容,给发声训练增加了一些趣味性,学生积极参与训练之中,课堂训练顺利推进,学生从发声训练中获得更多学科认知。教师从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角度展开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学习主观愿望和基本诉求,具有更强启迪性,能够赢得学生的普遍欢迎。 二、发声训练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呈现差异性,其音乐基础更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有学情调查意识,通过整合教材内容,为不同年龄学生提供不同训练方案。我们极力推崇因材施教原则,如何理解其中的“材”、如何展开合理的“教”,这是教师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分层教学是对因材施教的具体实践,教师需要有教学针对性,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声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无疑能够获得丰富学习认知。 如《小春笋》,这首歌曲欢快活泼,表达出旺盛的生命力。为提升学生乐感,教师为学生布设了音程训练。呈现歌曲乐谱,让学生反复训练重点乐句,特别是唱准四、五度音程,为识谱清除障碍。在歌曲演唱环节,当歌词“在春天姐姐的怀抱里,小春笋慢慢地长成一棵棵竹子”出现时,教师给出提示,要逐渐提高音高,与歌曲内容相一致。为让更多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同的发声训练感知,教师让学生用自己适合的速度唱歌谱,并要求学生展开倾听活动,找出音准问题,给出具体的纠偏意见。特别是对歌曲第九节到十二小节的衬词,利用连音和非连音的唱法进行训练,体现鲜明的发声训练意识。 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对此需要有充分认知,给学生提供更多训练契机,让学生自由选择训练形式,都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 三、发声训练设计要呈现递进性 发声训练设计要呈现递进性,教师不仅要有分层教学意识,还要建立渐进训练体系,遵循教学规律,从易到难。可以先安排一些闭口音训练,以轻声唱法为主,让学生细心体会,自然建立和谐、柔美的感觉。然后逐渐放宽音域,给出旋律变化,对学生发声的气息、口型、咬字等技能进行训练,而且要让开口音和闭口音交替进行,并在反复对比中形成发声技巧。 在教学《小花伞》这首歌曲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材料,学生被音乐画面所吸引,教师展开教学引导:三个小朋友,只有一把小花伞,送你回家,再送她回家,这雨中的美景真是醉人。先跟老师轻声用“la”哼唱歌谱,然后再跟琴声轻声唱词,特别要注意歌谱中有反复跳跃记号。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展开歌曲演唱学习,课堂学习气氛渐浓。为调动学生发声训练积极性,教师为学生布设了竞赛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准备合唱表演,深情演绎这首歌曲,看哪一个小组能够表现出这特有的音乐画面。学生听说有比赛活动,自然有参与的主动性,纷纷行动起来,学唱歌曲,同学之间互相纠正不正确的发音。教师深入到课堂之中,对学生歌唱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矫正,给学生传授一些歌唱方法。课堂比赛正式开始,学生快速就位,学习气氛浓重起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评价,确保竞赛活动顺利推进。 教师先让学生用“la”哼唱歌曲,这是难度系数最小的训练形式。在学生逐渐熟悉旋律之后,教师随即对学生展开深入引导,让学生展开歌唱竞赛活动,课堂训练渐入佳境。通过竞赛方式调动学生训练热情,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感知和体验。课堂训练形式众多,教师做出科学选择,可以获得丰富学习成效。 四、发声训练设计要追求多元性 学生大多没有学习能动性,教师要在发声训练中,从训练形式方面展开创新实践,增加其训练的多样化,以成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独唱、轮唱、齐唱等演唱形式,可以为其搭配一些有趣的歌词,培养学生咬字吐字的能力。学生对机械性训练会产生审美疲劳,教师不断变换训练形式,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训练新鲜感。 《对花》是黄梅戏选段,带有地域色彩,教师在发声训练操作过程中,先让学生哼唱歌曲,然后进行节奏训练:老师唱出上一句,大家要按照节奏对接下一句,看谁对得更为工整和合理。教师唱:什么开花像喇叭?学生快速给出回应:牵牛花花开像喇叭。教师唱出衬词:“呀根呀根哟。”学生则唱出自己创编的歌词。师生对唱,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兴趣。为巩固学生歌唱认知,教师再让学生分组演唱,其他学生则倾听,判断旋律是否正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发掘。学生根据教师布设,顺利进入课堂训练环节,很快形成学习认知基础。为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给歌曲替换上自己创编的歌词,并进行现场展示演唱。学生纷纷给出响应,课堂展示呈现不一样的情境。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呈现个性化特征,教师针对学生音乐认知特点,给学生准备不同训练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发声训练带有更强专业属性,教师要注意淡化发声训练专业特点,给学生布设丰富多元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学习活动中自然建立学习认知,形塑学科核心能力。 学生发声基础条件不同,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做出多种发声训练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动机。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方法和技巧,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发声训练环节,以提升学科能力的顺利成长。发声训练设计期待创新,教师要对学生学力基础有统筹把握,以提升教学契合性,形塑学生学习综合能力。 (责编 韦淑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