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心理健康课程活动编创切点筛选 |
范文 | 孙兰 [摘 要]活动教学模式与小学生心理认知特点相契合,是小学学科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编创课程活动要突出活动的多元性和灵活性,以故事、表演、竞赛、游戏为切点,丰富课程活动形式,提升心理健康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活动编创;切点筛选 [中图分类号] G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3-0090-02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组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性。教师立足心理健康教学的学科特点,根据班级学生心理指导诉求,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手段,通过编创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可以使课堂教学摆脱“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增强学生学习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品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目的。心理健康课程编创教学活动的形式有很多,教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一、编创故事活动,调动课堂热情 借助故事展开活动教学,能够将学生思维代入具体情景当中,为课堂内容呈现注入活力,提高课堂演绎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心理健康课堂的故事教学资源不仅是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实现课堂激趣的有效载体,还是触动学生内心情感,促进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教师对教材内容中呈现的各类故事资源加以整合,选择配图、音乐、视频等辅助形式进行呈现,使故事活动结构更加立体化,并在故事中穿插一些引导性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故事里蕴含的道理,使学生形成更鲜活、直观的学习印象。 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材《我坚持,我成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课堂导入环节设计了一个故事情境。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三贤之一,一生教导了很多学生。一次上课时,有位学生问苏格拉底,怎么做才能像苏格拉底一样知识渊博呢?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作答,而是为他的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每天做简单的拍手动作三百次。大家都觉得这个任务很简单,第二天、第三天,大家都能全部做到,但过了一个月后,苏格拉底询问学生是否还在坚持时,只有一名学生举起了手,他就是之后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学生都听得很入迷,教师适时导入课堂问题:为什么拍手这件小事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坚持下来?你对故事有什么感想?教师通过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结合学生课堂反馈信息,自然地将教材内容引入到课堂中。 二、编创表演活动,增强情感体验 表演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可以增强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认知感悟,促使学生产生更加真切的情感体验。表演活动可以是小集体表演,摘选出课堂内容的片段,以小品、特殊场景的形式组织学生表演;也可以采取集体表演方法,组织学生对同一行为、动作进行表演。但无论选择什么表演形式,教师都要认识到表演活动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表演活动,在把握教学本质要点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编创表演活动,才能帮助心理健康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教学《我爱爸爸妈妈》时,四年级学生大都对父母抱有一种朴素的感激之情,只是这种情感会被平凡的日常生活所掩盖,有些学生则是苦于无法言表,不懂得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谢。教师首先播放《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视频,展示有关母爱、父爱的图片,用视频和图片这种直观演示形式,增强对学生的直观刺激,唤醒学生记忆中爸爸妈妈照顾自己、疼爱自己的场景。然后组织课堂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自主选择一个体现爸爸妈妈的“爱”的生活片段,以三人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孩子。对这种主题的表演活动,学生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活动进程比教师预想更为顺利。活动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表达课堂学习感受,说一说“生活中你为父母做过哪些事”“学习了本节课后,你会如何对待父母”,使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所想所得,落实到生活当中,变为真真切切的行为表现。 三、编创竞赛活动,强化参与意识 教师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在课堂训练环节中编创恰当的竞赛活动,强化学生课堂参与意志,能够为原本枯燥、无趣的行为训练增添趣味元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竞赛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评价语言的准确运用,特别是对没有赢得比赛的学生,多采用鼓励、表扬的赞赏性语言,为学生树立学习成功的自信心,维持学生活动参与兴趣。竞赛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从输赢中走出来,启发学生反思竞赛时做得好或做得不好的地方,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如在设计《保护好自己》这一课时的课堂教学环节时,该课时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交通标志、交通规则、生活安全等各个方面。教师将教学重心置于这些知识的解读中,以圖片和故事为载体,推动教学内容展开,一一解释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和正确的处理方法。新知演绎结束后,为了巩固学生课堂学习印象,教师针对性编创了竞赛活动。通过展示“小明”日常场景的图片,要求学生快速指出“小明”做错的地方,并说明正确的做法。这些图片内容中有闯红灯的、随意给陌生人开门的、在马路上嬉戏打闹的……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中所有细节,寻找“小明”的错误,每当一位学生回答完,马上会有学生从不同角度给出新的回答。这种包含竞争意味的课堂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专注度,使巩固活动训练效果更为显著。 四、编创游戏活动,锻炼综合能力 游戏是小学各学科教学活动设计的常用手段,应用于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践行了“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理念,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决策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教师创设游戏活动时,首先要保证游戏的趣味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认知和兴趣爱好的差异,设计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游戏规则。游戏活动可投放于课堂导入环节,以便课堂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当中。也可投放于课堂知识演绎环节,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主动思考,促进学生相关知识的自然生长,实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道德教育。 如教学《快乐导航》相关知识时,培养学生寻找快乐、分享快乐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情绪调整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与“快乐”主题相匹配,教师用更具趣味性的游戏创设课堂活动。以“生活中,什么时候你觉得最快乐”为课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要求学生各自想出最让自己快乐的一件事写在教师下发的扇形纸上,制作自己的“快乐秘籍”。然后将学生写好的回答一一贴在圆形转盘中,做成一个“快乐大转盘”。每次转盘停下后,指针指向哪位学生写的扇形纸,就让哪位学生上到台前,为大家解释为什么自己最快乐的事是扇形纸上写的内容。无论是游戏内容还是游戏形式,都很好地适应了小学生的心理学习特点,既起到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强化学生课堂学习意志的活动教学作用,又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促进学生良好心态的养成。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不单单是为了讲授知识,还要深化教学层次,引发学生自我反思,对学习内容获得新的认识。教师积极创设和运用故事活动、表演活动、竞赛活动、游戏活动等多种活动类型,能够让心理健康课堂始终充满新鲜感,为学生知识建构和情感体验搭建平台,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 (责编 韦淑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