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向文珊学习写新闻 |
范文 | 郝斌生 2006年年底,李文珊文集出版,在河北省内文化界引起不小反响,一方面是作者的身份与众不同,一方面是作品本身厚重有学术价值。我有幸在第一时间得到作者的赠书,爱不释手。缘于职业的关系,我格外对中卷(通讯部分)情有独钟,我觉得他的新闻作品至少有如下几个特点;巧用对比;注重数据;群众语言的活学活用。 巧用对比。比如写于1955年8月的《一个节约粮食的家庭主妇》,书中主人公张明霞对粮食问题认识不足时,在饮食上沿袭着老习惯:早上小米焖饭炒菜,再来锅拌汤;中午吃拉面、削面、烙饼或斜片子。就这样的吃法,孩子们还常常“肚饱眼睛饥”,明明他吃不下一个蒸馍了,却非要一个不可,大人们对这一点掌握不够,结果孩子们吃罢饭,地下总是一片白……张明霞提高了觉悟后,想尽办法节约粮食,比如她改变了吃饭的习惯:早上的小米焖饭改成了和子饭或小米稀饭配玉茭面窝窝;下午饭仍然是白面,但把削面、拉面、死面烙饼、斜片子等一类较费面的饭,改成了擀面条、蒸馍、拔鱼子、发面烙饼等一类较省面的饭;这个小小的改变,就节省了不少粮食,据张明霞具体体验,全家5口人要是吃拉面得3斤干面,自从改为擀面条,每顿饭有2斤半面就足够了。再比如她(张明霞)在生活安排方面加强了计划性,……她把这叫做先紧后松,她说,节约粮食要从缸口开始,到缸底再节约就迟了。 在《才多两次进古城》这篇作品中,作者选取了主人公1955年冬天被迫到拉萨去给领主盖房子、当牛做马和1960年作为人民代表,以当家做主人的姿态,列席自治区筹委会的全体会议两个历史的切片,再现了翻身农奴的新旧社会两重天。 用数据说话是文珊新闻作品的第二个鲜亮特色。其实,在《一个节约粮食的家庭主妇》这篇作品中,就十分明显地显示了数据的应用:每天早饭用粮食1斤4两,下午用粮食2斤半,一天共用粮食3斤12两,6月份以来,他们天天如此。这样,一个月有112斤半粮食就够吃了。在《草原好铁匠》这篇作品中,他写格桑多杰把应该分到的“28头牛和一匹马”让给牧民群众,自己专心致志当铁匠。为了让所有的贫苦牧民都买到工具,他又主动降了工价;打一柄斧头的工资由原来5元降为3元,打一把挖人参果用的镢头由4元5角降为2元,打一把镐头由2元降为1元。……从降价到现在,他一共为牧民修打了530多件大小工具,按降价前的标准计算,总共要减少300多元的收入。但是这300多元却换来了万金难买的群众拥护。用数据说话的代表作,我以为1954年写出的《武辛亥的三桶煤油》更具特色。作者的笔尖仿佛跟着主人公的小算盘跳动,在麦价和煤油价中间来回拨拉。实指望煤油涨价的武辛亥,从1951年冬天算到1952年冬天,3桶油共赔了32.4万元。作者还帮他演算出亏了多少利息;在短如现场见闻的1000多字的新闻作品中,信息是海量的:主人公家的人口数,土地数,车马、步犁数;有多少羊,多少斤豆饼;在面粉厂卖多少麦子,换回多少煤油,当时麦价是多少,油价是多少,为了储存煤油赚钱,主人公的60亩耕地中有20亩年年不上粪。买卖作成后,主人公所剩无几,只能到小饭店啃几个干烧饼。既有确切数字,又有大概数字,如此等等,简直就是数字砌成的新闻。 当我们把《草原好铁匠》归纳到以数据见优长的新闻作品时,其实又可以合并到以对比为特点的好新闻里,在此篇作品中,我们既看到了好铁匠夜以继日工作的一面,也看到翻身农奴用石头去砍柴,用木棍去挖人参果的场面;铁匠劳累“病倒了,可他心劲仍然没有下降”,类似这样的句子难道就不是对比吗? 第三个特色是汉藏民族语言的活学活用。“过去的苦是黄连苦,一年365天拿着眼泪当饭吃”“俺家好几辈都是马勺挂起来当锣打——穷得叮当响。”“为了这张嘴,扑死扑活地受一年,到头还是没饭吃”。“解放前粮食象珍珠,一颗一颗地用”;在写到布仁钦幼年的生活时,说他“和狗同时睡觉,和鸡一起起床。一百天要在一百个地方睡觉,还得准备一百个枕头”;在形容耕牛是农民的心爱家产时,他灵活应用农家谚语:“庄稼人没牛,人称叫花子头”;在写到天气旱象时,他说“平地起火井底干”,在描写灾民和党的感情时,他信手拈来一句“得病想亲人”。 文珊从1947年就开始当豫北前线的战地记者,解放后到山西日报,又获得报社“四大金刚”之一的雅号,此后挥笔西进,在西藏日报和西藏文化意识领域埋头耕耘27年,他的新闻笔法炉火纯青,收入通讯集的绝大数作品,都值得后来的记者学习研读。有一年,当我把自己的读后感反馈给文珊同志时,想不到却招来了麻烦。他大致列出了一个单子,像“巧媳妇”呀,像“猪先生”呀,五台山的造林模范呀,平顺西沟的申纪兰呀,提出要去回访通讯作品中的主人公。我说今夕是何年?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数早已作古,他说这是自然,但他要回访的是主人公的后代,让我做些前期工作。在这件事上,我始终没有给他配合,但后来听他说曾有周新民赵凤楼等秘书和官员陪他西行过,效果也不甚理想,主要干扰还是他在西藏期间留下的病根。他这种执著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是不是带着感情写新闻?可见文珊当年对笔下人物,不是应景,不是蜻蜓点水,而是一笔一划都刻画在心里的。 新闻是历史的记录,是时政的解读和回放。太原市职工家属张明霞节约粮食的新闻,贯彻了毛主席“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半干半稀”的理论。《三位活老君》是群众大炼钢铁的产物。《连续十年步步高》,又是给大寨吹喇叭,正如文珊一部书名《给火红年代留影》,从他的新闻作品中,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历史笑柄,比如平顺川底村的社员,在劳动歇息的时候,还要跳舞,表演节目;群众为了不耽误看街头说唱,都争相买了一次吃饱的“大海碗”;“阳泉市人民都懂得,先有小土群,而后才会有小洋群、大洋群;要想消灭原始的土法炼铁,必须大大地来一次土法炼铁。”“当初,资本家们用了整整十年才建起一座日产能力80吨的小高炉,而英雄的阳泉人民,去年只用了214天,便建起三座这样大的高炉,这个速度和过去比较,说一天等于20年,实在没有言过其实呀。”“太原市郊区新城村农民有个“一致的念头,盼望斯大林同志迅速恢复健康,5日一整天,有的农民在研究斯大林的病症,有的在考虑这种病症的治疗方法。” 在整理文集时,有人也考虑过这些不合事宜的东西,但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他不敢拿下。我们也不能把历史和伟人培育的畸形果实,强迫一个记录者咽下。曾有很多人给我谈论过文珊的作品,尤其是同行在一起的时候,谈着谈着,就游离了作品文本而谈到作者的文风和人格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珊的作品尤其是新闻部分,都是亲历亲为,与新闻事件零距离接触,是用脚板写出来的。他生前曾给我说过在西藏采访时有两次险些丧命的故事,一次是涉河,一次是让马镫子绊住了脚。 有人把新闻称为易碎品,我和文珊都不这样认为。你到现场采撷的花朵,你用心血写成的稿子,怎么就经不起摔打?我说好新闻就象老陈醋,文珊说更象老白汾,他还以在山西日报发表的杏花村酒厂的稿子加以佐证。那一年习近平来他家拜访,文珊嘱咐儿子专门准备一套文集相送。在文珊同志的心目中,那不是易碎品而是最珍贵的礼物。武安新华书店曾专门开辟了一个窗口,专售武安籍贯作家文人的作品。而文珊作品集的扉页上,也端庄认真地印着:献给故乡年轻的一代。可见他对家乡的热爱,对桑梓地后辈的期盼。有一次,有个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的乡党问我:从哪里能买到文珊的书。我说,北京新华书店肯定没有,但你到武安舍利塔下,任何一个书店报摊,都不成问题。 在李文珊的吊唁和告别会上,我两次见到了《李文珊文集》编纂委员会主任齐林顺,他邀请我闲瑕时到武安报社电视台讲讲课。我说没必要的,你办了一件大好事。你给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每人发一套《李文珊文集》,让家乡的子弟们向文珊学习做新闻,准能有进步,有提高。 (作者单位: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李文珊:原河北省政协主席,生前系《采写编》顾问,借本文发表之际,本刊全体编辑、记者以示悼念。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