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重塑“思考”的含义 |
范文 | 丁爱平
【编者按】2019年6月1日—3日,本刊编辑部主办的“求真悟道”2019全国小学数学教育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成功举办。论坛期间,张齐华、朱国荣、罗鸣亮、吴贤、贲友林等名师,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及其三个维度“倾听”“表达”“思考”执教了研讨课。上一期,我们约请了其中几位作课教师对教学思路展开深度解读。本期《专题研究》栏目,我们呈现几位听课教师对研讨课以及研讨主题的感悟与研究。 摘要:在“求真悟道”2019全国小学数学教育论坛上,贲友林老师执教了《找规律》一课。走进贲老师的这节课,用心探寻“思考”的含义:独立思考——求“真”;多种思考——求“增”;关联思考——求“深”;拓展思考——求“根”。 关键词:找规律独立思考多种思考关联思考拓展思考 2019年6月3日,在“求真悟道”2019全国小学数学教育论坛上,贲友林老师执教了研讨课《找规律》,研讨的主题是“思考”。 贲老师提出,学生的学习应该经历四个阶段:个别想法阶段、多种想法阶段、关联想法阶段、拓展想法阶段。仔细揣摩这四个阶段,我衍生出一些具体的认识:思考,是有方法的,教师如何适时引导?思考,是有品质的,学生应该怎样进阶?思考,是有灵魂的,教师如何发现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带着这些原初的认识,我走进贲老师的这节课,用心探寻“思考”的含义。 一、独立思考——求“真” 真正的学习者面对新的问题时,首先不是做一块“海绵”,吸取现成的套装知识,而是留下自己真实的思考。这是个体对新知的第一感,很珍贵。 贲老师精心设计了如下课前学习单,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独立思考: 1.如下页图1,像这样摆1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我的发现: 我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编一道类似的题目。 我编的题目: 我的解答: 师(出示课前学习单的第1题)同桌交流一下,我是怎么想的。 (学生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师愿意带着材料到前面来,展示给全班看,和全班交流的举手。 (很多学生举手。) 师请谁来呢?我也不认识你们,不知道请谁。(对现场听课教师)请现场不是南京的老师来抽学号。 (一位女教师大声喊:5号!) 师好的,掌声有请5号同学! (5号学生上台。教师投影展示他的课前学习单。) 师(看材料,报出5号学生姓名:张睿嘉。然后简单地鼓励他大胆讲)我想给张睿嘉一个挑战,到黑板前来讲,这样大家看得见。 (师生来到黑板前。) 师我们先要把这个图画出来,对吧?我来画。(对张睿嘉)你把手臂伸直了,看看有多高。 (张睿嘉伸直手臂。) 师哦,到这儿。好,我就在这里画图。 这个细节打动了我。我们很少想过板书的高度,只记着自己精心预设的结构精巧的板书。而贲老师心里装的始终是学生,黑板是学生的,板书也是学生的。这个细节是“学为中心”课堂理念的自然流露,发乎本心,行于关心。 师我们来画三角形。(画了4个三角形后停下)第10个三角形向上还是向下? 生向上。 生向下。 生向下,因为奇数的向上,偶数的向下。 师梳理一下:3个同学想法不一样,第三个同学是怎么说的? 生他不仅说了向下,而且说了为什么向下。 师我特别欣赏第三个同学的发言,他说出了为什么向下的道理。掌声! …… 个体的思考带有各自的习惯。这里,贲老师引导全班学生聚焦第三个学生的发言,关注表达思考的基本方式,即不仅表达思考的结论,还要说明思考的过程——“是什么”和“为什么”同样重要。这是教师智慧的“导”。 师张睿嘉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给你一个建议:最好圈圈画画,然后再讲。 生(张睿嘉读他的课前学习单)10-1=9(根),9×2=18(根),18+3=21(根)。大家有疑问或补充吗? (台下立刻小手如林。) 师不急不急!给你一个建议:图在这儿,最好对着图讲。 生(张睿嘉又快速读他的课前学习单)10-1=9(根),9×2=18(根),18+3=21(根)。大家有疑问或补充吗? (台下又是小手如林。) 师(笑眯眯地)你这次更快了。别急!10表示什么? 生(张睿嘉)10表示向下。 (听课教师顿时骚动起来。贲老师依然笑眯眯地站在张睿嘉身边,安心等待。) 生(张睿嘉)嗯……10表示10个三角形。 师10表示10个三角形,怎么样? (全班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生(张睿嘉)10-1=9,9×2…… 师慢一点儿。怎么减1?1是什么? 生(张睿嘉)1是1个三角形。 师哪一个三角形? 生(张睿嘉在图中圈出第一个三角形)10-1=9,9×2=18…… 师暂停。减掉这个三角形得到9个三角形,对不对? 生(齐)对。 师很好!继续,到9×2。9是9个三角形,没问题。2呢? 生(张睿嘉迟疑一会儿后指图)2是这儿1个三角形,这儿1个三角形。 师那么,9×2—— (张睿嘉迟疑。) 师你可以继續思考,也可以请教别人。 (张睿嘉请第一排的一位男生。) 师换一个人,他刚刚发言过了。 (张睿嘉请后排的一位学生。该生重点解释除去第一个三角形外其他的三角形只用了2根小棒。) 师张睿嘉,你听懂了吗? (张睿嘉讲得很含糊、混乱。) 师看来刚才同学讲的,你还没有听懂。没关系,继续请教别人。 (在贲老师和其他几位学生的不断引导和帮助下,张睿嘉终于结合图形完整地讲出了算式背后的道理。) 思考的真谛是什么?求真。一个随机报出的5号,引出了一位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在后续研讨中得知,他课前学习单上的算式是家长辅导的。而贲老师不惜耗费近20分钟的时间,等他独立思考、同伴互助、自我调节,帮他找到算式背后的道理。此时,在贲老师的眼里,他是重要的“这一个”。 台下,有听课教师嘀咕:“家常课肯定不能这么上,不能让那么多学生陪练。”其实,贲老师在自己班上也经常随机抽学号请学生展示。如果抽到学力最弱的学生,他会因为没人听课就另换他人吗?当然不会。求真,是个性化思考的行动准则。求真,是“学为中心”课堂的核心要义。不真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课堂的毒药。 二、多种思考——求“增” 师听了张睿嘉的讲解,你看看你和他做的一样吗? 生一样。 生不一样。 师一样的怎么办?不说了。不一样的怎么办?赶紧举手。 生(上台指图)这边有10个三角形,第一个三角形是由3根小棒组成的,其他9个都是由2根小棒组成的。我现在把第一个三角形也看成由2根小棒组成的,那就是2×10=20,再加上刚才去掉的第一个三角形的1根小棒,20+1=21。 (教师引导该生列出综合算式,然后一边在图上圈圈画画,一边讲解。) 生(上台指图)刚才这种方法相当于不看第一根小棒。(同步圈画)我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给这张图再补上1根小棒,和原来的第一根小棒再拼成一组“2”,然后把其他小棒2根一组圈起来,这样相当于一共有11个2根小棒,11×2=22;但是补上的这1根小棒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再把它减去,就是21了。 师这个方法和前面的一样不一样? 生(齐)不一样。 师听了他这个方法,我想到两个字。他先添上1根小棒。假—— 生(齐)假设。 师假设再来1根小棒,是吗?这时候就有什么? 生(台上的学生)就有11个2了。我认为前一个同学也运用了假设法:假设这1根小棒不存在。 师太厉害了!既然可以假设增加1根,也可以假设减少1根。听这样的发言太享受了! …… 张睿嘉讲完第一种方法之后,其他学生跃跃欲试,各种方法鱼贯而出。显然,一上来这两种解法来自学生课前深入的思考。因此,贲老师没有过多介入,只是引导讲台上的学生注意讲解的方法,关注座位上的学生有没有投入倾听,并“煽动”他们及时补充、强调。在这个交流多种想法的阶段,每一个学生的认知仓库中都在不断增加着一些东西。 首先是增量。由个别想法增加到多种想法,打开思路。在生生互动中,学生对规律的认识更加具体、全面。正如贲老师经常说的:课堂,不是一枝独秀,要由一个人的思考变成全班的思考,由一个人的精彩变成全班的精彩。 其次是增值。学习多种解法的目的难道仅仅是尽可能多地占有思考的结果吗?当然不止于此!在这个过程中,贲老师侧重让学生关注表达自己思考的方法、触发他人思考的方式,以及对多种解法的审视和概括。这是超越这节课本身所承载的知识和技能目标的,是一种重要的思考力、表達力、合作力的培养,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增值。 三、关联思考——求“深” (还有学生举手。) 师还有第四种方法,是吧? 生(上台)我没有写下来,但是我想到了一种方法。(指图)刚才两个同学都是假设2根小棒为一组,那我可以假设3根小棒为一组。(在黑板上相邻的三角形之间补充一些小棒)这是一个,这也是一个…… 师这样,10个三角形都是—— 生(台上的学生)独立的。 师(哈哈一笑)本来想让大家说的,结果被你抢到了。独立的三角形,就是说每一个三角形几根小棒? 生(齐)3根。 师(对台下的学生)马上有一个算式。他不说,我们说。 生(齐)3×10-9。 师(对台上的学生)他们说,你赶快写。 (该生板书算式。) 师(对台下一位学生)怎么减9了? 生除了第一个三角形原来就是由3根小棒组成的,后面每一个由2根小棒组成的三角形都加了1根小棒,变成独立的三角形。 师(对台下另一位学生)就加了几根小棒? (台上的学生指图提示。) 生9根。 师(对台上的学生)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 生我是看了前面两个同学的想法想到的。 师学习就是这样,看到别人的想法就有更多的想法了。 (该生回到座位。其他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这道题有人做不出来,怎么帮助他呢? 生可以发明一个公式。我就写了一个:设有n个三角形,(n-1)×2+3。 师有了公式就简单了,可是那公式谁发明呢?他发明不了啊! 生我们还可以列表格,找规律。 师好的,我们来列表格。 (教师在实物展台上铺开一张白纸,画出1个、2个、3个、4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说出三角形的个数和小棒的根数,同步记录。) 师我如果就这样画下去。你说,我把10个三角形画出来,能不能数出来? 生(齐)能。 师你说,这画、数是不是一种方法? 生(齐)是。 师看着这个表格、这些数据,你有发现吗? 生我发现,小棒的根数依次往上长2根。 师根据他说的,我们把这些数依次读一遍。 生(齐)3、5、7、9。 师小棒的根数依次加—— 生2。 生我还发现,小棒的根数总是等于三角形的个数乘2加1。 生也就是上面第二种方法。 …… 关联思考就是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从事物之间的关联中寻求事物的发展趋势,从而解决问题、发明创造的思考方法。经历关联思考,学生的思维才能走向深刻、走向批判、走向创新。 小学生进行关联思考,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求同关联,同质叠加:运用求同思维,把所有感知到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聚合起来,显示它们的共性和本质。二是求异关联,异质互补:运用求异思维,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知对象,对具有对立统一特点的地方进行关联。 上述教学片段中,提出第四种方法的学生课前没有想到这种方法,贲老师便追问他是怎么想到的。他说:“我是看了前面两个同学的想法想到的。”贲老师便有意凸显、褒扬:“学习就是这样,看到别人的想法就有更多的想法了!”之后,学生主动关联:“(小棒的根数总是等于三角形的个数乘2加1)也就是上面第二种方法!”着实令人欣喜。 为什么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不善于关联思考?原因还是在于“教为中心”的陈旧观念。教师精心编排教学环节,象征性地提问:××和××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接着请几个“学霸”和自己对话,很快就过去了。长此以往,关联思考的阶段便成为课堂中最冷清的环节,很多学生的关联思维逐渐萎缩。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提供思考的广阔空间,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并及时回顾、反思,形成习惯,促进学生关联思维的生长,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四、拓展思考——求“根” (課尾,教师展示两个没有来上课的学生的课前学习单上的第2题:①摆100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②用41根小棒可以摆几个三角形?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是顺着想的,一个是逆着想的;只要找到规律,都能顺利地解决。) 师很多同学都编了类似摆三角形的问题,老师课前都看了。9号同学的问题很有意思!掌声有请! (9号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图,如图2。) 师她的想法不一样在哪儿? 生摞起来了。 师你感觉这里面有没有规律? 生也有一定的规律。 师究竟有什么规律,下课以后研究。(稍停)好了,现在回到第1题。今天上课,你发现,就这个问题,大家的想法怎么样? 生(齐)很多! 师有了不同的想法之后,就要去找它们之间的—— 生(齐)联系! 师(指着整个板书,如图3)那你们有没有想过①②③④四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如果有规律,是什么规律?同学们感兴趣的话,课后继续研究吧!下课! 虽然最后的拓展思考因为时间关系未能充分展开,但是我们鲜明地感受到贲老师独具匠心的教学思想,那就是求“根”: 其一,求知识之“根脉”。这节课研究了“用小棒摆三角形”问题,它的知识根脉是什么?是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感悟模型思想。如果看不到这条根脉,课堂很容易变得松散凌乱,变成多种算法的交流会,拘泥于每一个算式,看不到①②③④四种方法背后的过程与思想。 其二,求学习之“根性”。这节课与贲老师其他经典课例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学为中心。“学为中心”的课堂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更多地展现学生学的行为,而非教师教的表现;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观念作为新的教学起点,给学生更多的探究和建构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相应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更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还关注学生学的态度如何。 其三,求发展之“根本”。课堂是生命成长的地方,要努力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获得最好的发展。“立德树人”是我们全部思考的终极意义。爱与智慧、大胆独创与合作共赢是学生走向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要着力于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潜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自由、民主、合作、愉悦的良好氛围中获得预期的探究发现、意义建构、能力提升,以及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课已毕,人已散。我久久凝视这一节课的板书(如图3),发现没有一个字是老师写的,连课题都没有。这里,尽情地、自由地舒展着的,是儿童的思考过程,是师生共同走过的学习足迹,是一个大高个和一群小朋友情智相融的美好瞬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