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心稳定性训练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应用 |
范文 | 赵杰
摘? 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早期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规律,抓住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开展科学、系统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及与专项技术相结合的训练,将显著提高运动员5×25米折返跑、掷界外球成绩,从而在逐步提高机体运动能力、加强技术训练的同时,为后期专项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提高运动成绩创造条件。 关键词:核心稳定性;足球训练;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633.9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11-0068-02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而现代足球向着熟练、简练、准确完成技术的方向发展,这就对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运动员只有具备非常好的核心稳定性才能适应比赛的需要。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或叫比赛能力),是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有机结合。因此,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足球训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中采取减少传统专项训练次数的同时,注入系统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并与专项技术训练相结合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 一、研究对象 四川省南充市青少年儿童业余体校足球队,共24人,均为男生,年龄11~12岁,平均11.5岁,身高162±3cm。隨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人,两组队员在身高、年龄方面无差异,进行为期一年的训练。 二、研究方法 1. 对照组训练方法:采取传统的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即注重专项力量、速度能力等专项练习,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循序进行练习。 2. 实验组训练方法:在减少传统专项训练次数的同时注入系统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并与专项技术训练相结合。在发展速度能力、协调能力等练习的同时,充分将核心稳定性训练与专项技术训练相结合,在分析影响足球运动的技术和速度的基础上将核心稳定性训练注入到日常训练中,提升躯干对机体的综合控制能力,增强运动员对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理解、掌握与控制,形成良好的核心稳定性体系。在试验期内每周的课时训练中有计划的进行核心稳定性与专项技术相结合的训练,同时定期对运动指标进行监控,具体实验方法: 2.1 不借助任何器械的练习:目的在于使运动员深刻体会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的控制身体,这种类型的练习是最基础的核心稳定性练习的手段。俯桥练习,双脚、双臂伸直成俯桥的身体姿势,躯干呈直线。练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身体的姿态,臀部不能上下移动;保持均匀的呼吸并不能憋气。通常练习时间为30s×4组,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动作难度可提升为双手单脚支撑、双肘单脚支撑、单手单脚支撑、侧桥肘撑、抬直腿侧桥肘撑、仰桥、仰桥抬直腿、仰卧屈膝静力顶髋、侧卧抬腿等。 2.2 单一器械的练习:如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弹力绳、儿童跷跷板等。使用这一类型的器械进行练习,可以有效动员躯干深层肌肉参与运动,并在动作过程中控制躯体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从而摒弃了传统力量练习中借助外力来支撑身体的弊端。通过自身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一种练习方式。如,瑞士球静止仰卧抬臀撑、俯卧抬腿一上腿垫球等,保持匀速的练习速度和均匀的呼吸,通常练习手段为(15次-20次) ×4~5组。 2.3 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如单、双足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各种上肢持轻器械举、推、拉、下蹲、躯干扭转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坐于瑞士球上做各种形式的练习等。核心稳定性力量训练很关键的一点在于训练时练习者是在躯体处于一种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的,或者运用的器械不固定,必须要使用者自行进行控制的器械(图1)。 2.4 超等长力量练习(图2):收腹跳、负重单足跳、克服自身体重的跳深、跳箱练习等。按照克服自身体重、轻负重、少个数、多组数的训练原则,通过多次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空间体位感和技术动作的空间准确性。同时可以提高运动员肌肉力量的爆发力。 3.评价方法 比较实验前、实验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运动员5×25米折返跑、掷界外球成绩。 4. 数据处理 采取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5×25米折返跑、掷界外球成绩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数据用X±S表示。 三、研究结果 1.两组队员实验前后5×25米折返跑成绩比较 实验前两组队员5×25米折返跑成绩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实验组5×25米折返跑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实验前后两组队员掷界外球成绩比较 实验前两组队员掷界外球成绩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实验组掷界外球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四、分析与讨论 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练习增强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近端稳定、远端活动的能力,从而提高了5×25米折返跑及掷界外球的成绩 “核心稳定性”被定义为以骨盆区域为作用中心,在整个运动活动过程中控制躯干姿势和活动以达到使发力、传递以及控制力和运动最佳化的能力[1]。核心力量训练不同于传统的腰腹力量训练,它使核心区域的整体原动肌和局部稳定肌均能通过训练得到发展和提高[2]。核心稳定性训练是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它主要用于稳定运动员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有效地改善了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因身体稳定性差而左右摇晃出现的错误动作。本研究中,实验组采取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核心稳定性训练,实现身体在折返跑的过程中、掷界外球时以躯干为中心,生物力学效能最大化的近端稳定远端活动,从而最大发力并最小化关节负荷[3]。在训练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实验组5×25米折返跑、掷界外球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2.采用单一器械和综合器械进行练习提高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对躯干的控制能力,从而为5×25米折返跑及掷界外球提供了有效的力量传输 利用不稳定训练的运动员其神经-肌肉系统的增强远远高于稳定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所训练肌群的力量水平和本体感受能力,还可以激活核心肌群的参与。核心肌肉的主要作用是起到稳定肢体的作用,从而使得大肌群能更高效地做功并使肌肉整体发挥较好的耐力素质。Cosio-Lima等通过研究发现,使用瑞士球进行核心训练的肌电水平要高于其在平地上进行,该结果证实了核心肌肉的作用更倾向于维持稳定。本研究中,实验组采取单一器械和综合器械非稳定性练习以改善核心肌群的协调用力,提高了身体在不平衡状态下的动态稳定性,达到折返跑转身快、转身后加速快和掷界外球时依靠脚蹬地发力将球前抛得更远更准的目的,保证了5×25米折返跑及掷界外球时力量的有效传输。 3.核心稳定性训练能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后期核心力量训练和专项核心爆发力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稳定性不仅能促进综合运动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提高核心肌群力量的主要手段之一。核心肌肉对稳定脊柱和骨盆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不仅提高了躯干的稳定性能力,而且提高了躯干在此过程中的控制能力,这就为后期核心力量训练和专项核心爆发力训练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五、研究结论 1.核心稳定性训练是一种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训练方式,主要以提高运动员的核心协调、核心耐力、核心柔韧、核心灵敏为训练目标,让运动员学会在运动过程中有效地控制身体姿态和动作姿势,从而更好地发挥运动技术。 2.本研究采取以不借助任何器械、采用单一器械和综合器械为主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教会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正确的发力方式,即形成一种由近端至远端的发力模式[4],增强其核心部位肌肉的感知能力及对躯干的控制力,达到了有效力的传输以及减少机体在运动过程中不必要的身体摇晃而导致体力流失,从而提高了运动员5×25米折返跑及掷界外球的运动成绩。 3.核心稳定性训练是一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以核心协调训练、核心耐力训练、核心柔韧训练、核心灵敏训练为训练重点,这能为后期核心力量训练和专项核心爆发力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利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最大化发挥身体潜能,保持最佳的运动状态,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Kibler WB,Press J.Sciascia A.The rale of care stability inathletic function.Sparts Med,2006,36(3):189-198. [2]王衛星,廖小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2):12-15. [3]朱传芳,黄强民,彭金凤.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近况[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11):1787-1792. [4] Ben Kibler W, Sciascia A. Kinetic chain contributions to elbowfunction and dysfunction in sports.Clin Sports Med,2004,23(4):545-55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