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探赜 |
范文 | 许松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小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但由小学过渡到初中的语文教学常常出现知识结构的脱节断层现象。有些学生的学习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处于一种模糊的认识状态。 正视语文教学的这种脱节现象和学习状态,认真反思和再认识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探究其形成的诸多原因,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有一个失误,即忽视中学阶段的起始课教学,中学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强调衔接而缺乏层次。一部分中学语文教师的起始课与小学课文教学是一个模式,没有把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教学看作一个整体。学生仍是孤立地接受课文和基础知识,并不清楚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的、要求、内容、任务。 我们应该怎样挖掘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在联系,寻求两者的衔接点呢? 一、起始“激趣法” 教师应通过初中起始课激发学生对新一阶段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目的,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审视和接受新的学习内容。 首先,起始课的内容要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七—九年级)的主旨和内容。如对语文课性质的认识,让学生明确“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但对学好其他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和继续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要将语文学习的内容(即语文教材)系统地介绍给学生,比如入选课文的标准、教材内容结构、编者的意图等,使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有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教师还要介绍学习中学语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便使学生尽快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早日适应初中新课程的学习,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预习“复读法” 在初中语文教材与小学语文教材中,相似、相关的课文不少,把具有相同特征的课文放在一起,初中语文教师要运用比较、勾联的方法把学习内容有机地衔接连贯起来,使学生在思维、认知及心理上得以尽快过渡。上新课前,布置学生重读与之有联系的小学课文,把它当作理解新课文的钥匙。这样不仅可以为领会新课文铺路搭桥,还达到了温故知新、加强衔接的目的。可谓“一箭双雕”。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上)玛丽·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先让学生重读迪克·格莱格利的《三克镭》(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前者是居里夫人写的自传体散文,后者是记述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艰辛,歌颂了她的科研精神和伟大人格。所不同的是《我的信念》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写法,《三克镭》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写法。又如人教版七(上)第26课《皇帝的新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都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话,通过重读比较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安徒生童话的特点: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反映社会制度造成的贫富悬殊,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和愚昧。又如人教版八(上)第2课孙犁的《芦花荡》和沈重的《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写的都是抗日战争中的英雄故事。人教版七(下)第22课《荒岛余生》和《鲁滨孙漂流记》(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都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作品,主人公是同一个人——鲁滨孙,两文都是讴歌鲁滨孙热爱生活、善待生命的可贵的人性精神。通过复习重读,学生首先对所上的新课文有一种亲切感,既回顾了旧知识,同时在愉悦中接受新知识。再比如在讲授人教版七(下)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安排学生复读《三味书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讲人教版八(下)第1课《藤野先生》时让学生复读《在仙台》(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讲人教版九(上)第9课《故乡》时让学生复读《少年闰土》(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讲人教版七(上)第22课《羚羊木雕》时让学生复读《小木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讲八(下)第12课吴刚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让学生复读冯君莉的《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都会取得同样好的效果。 每节课的导语对该节课的合理安排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重要。我常用“迁移法”导入新课,把小学教材中有关内容与新课内容巧妙衔接起来。我在教学人教版七(下)第30课《狼》(作者蒲松龄)时就先请一位学生复述小学课文《狼》的故事,在肯定这位学生的复述后,接着说:“我们今天要学习文言文《狼》,看看文中的屠户又是采取什么办法对付恶狼的呢?” 语文能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一条完整的链条,让我们从新的角度审视语文课,切实保证每一扣“链条”的紧密衔接,保持其整体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单位:内江市第一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