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继承而不守旧 创新而不忘本 |
范文 | 摘要:2017年高考全国2卷语文试题,高举立德树人的大旗,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关注时政热点,全方位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变化点,这些特点必将对中小学语文教育与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重视传统文化,引导中小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帮助中小学生构建均衡合理的能力结构和素养体系。 关键词: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中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赢得了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一片赞誉声,大家一致认为,这套试题是近几年来最为成功的一套试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传统文化,大放异彩。传统文化一直是高考语文试题关注的热点,往年的第一大题,尽管也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但像今年这把傳统文化提升到如此的高度,还是前所未有的。试题伊始,就以《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一文拉开了2017年高考试题的大幕。中国以瓷器闻名于世界,甚至中国的英文名字也与瓷器有关,这样的选材,引导考生了解古代的丝绸之路,明晓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这折射出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初衷。另外,如文言文、古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成语辨析等,都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据不完全统计,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分值高达113分,占75.33%。 二、时政热点,毫不隐晦。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功底,而且要有关注当下的情怀,如果只“仰望星空”(传统文化)而不“脚踏实地”(关注现实),缺少了新鲜的血液,浑身难免散发故纸堆的霉味。第一大题的阅读材料《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中出现的郑和下西洋,就和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思想相关联,引导考生深入了解党中央的“一带一路”的战略决策。 对于时政热点,命题人是“爱之切恨之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另一方面又要反猜题反押题,生怕让部分考生占便宜。今年的试题,不得不让人钦佩命题人的胆识,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胆亮相”。在考前的各种“密卷”“押题卷”中出现的热门话题“一带一路”,试题没有回避。这样的处理让考生对试题有一种熟悉感,消除考生的紧张情绪,也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另外,如“垃圾分类”“诗词大会”等,都是考生非常熟悉的。总之,今年试题对时政热点的处理方式,会引导来年的考生抬起苦读的头颅,放眼窗外,关注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三、立德树人,贯穿始末。“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都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栋梁。今年的试题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考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无论是赵熹的耿直磊落,忠于职守,光明正大,还是苏轼的乐观旷达,热爱生活,都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 值得一说的还有作文试题,试题选取了跨越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六句中华名句,要求考生选取其中的两句或者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这六个句子,分别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敢于正视、勇于担当等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是每一位合格的中学生不可或缺的。 四、稳中求变,大胆创新。高考试题的考查模式和考查内容长时间不加以改变,难免给人死气沉沉的感觉,容易为大家诟病。今年的试题可用“继承而不守旧,创新而不忘本”来评价。在2016年12月份,教育部考试中心就对今年的考纲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比如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由选考变为必考等等。但让大家没有预料到的是,今年的试题出现了如此多的变化,除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由选考变为必考外,这套试题还有诸多的变化。 一是文学类文本变小说为散文。小说考查了很多年,如果从宁海卷算起的话,小说已经考了将近20个年头,为数不少的教师和考生天真地认为,今年的试题,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由选考变为必考,阅读材料的选择性质不会再有变动了,但命题人偏偏“剑走偏锋”,选择了林徽因的散文《窗子以外》,考查考生阅读散文的能力。这样的变化,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那就是要引导考生全面备考,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二是实用类文本由传记变为新闻。传记和新闻虽同属于实用类文本,基本的阅读思路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毕竟二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这样的变化,要求考生全方位备考,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是语言运用稳中有变。今年的语言运用题除了成语、病句和补写题没有变化以外,图文转换等试题“下架”,出现了表达得体、逻辑推理等试题,尤其是第19题语言表达得体题,更是得到了大家的好评。现在成人说话,表达不得体的情况比比皆是,何况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如“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中的“千金”,就是大家的口头禅,谁料竟然用错了。 四是客观试题扩容。客观试题的某些先天性不足使得这种题型所占高考试题的比重逐年减少,但由于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由选考变为必考,考生的阅读量和书写量大大增加,面临着答不完试题的风险。于是,好几道主观题变成了客观题。我们也坚信,只要在命题的时候能考虑全面,尽最大限度地规避一些争议点,客观题也能出色地完成选拔人才的任务。 其它如作文由任务驱动型作文变为新材料作文等,兹不赘述。 五、多点开花,全面考查。试题的变化部分已经体现了“多点开花,全面考查”的特点,尤其是加强对信息筛选、逻辑推断、审美鉴赏等诸项能力的重点考查,全方位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实现高考评价体系在“必备知识”基础上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全面覆盖。 可以预期,2017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会对中小学语文教育与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重视传统文化,引导中小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帮助中小学生构建均衡而合理的能力结构和素养体系,为国家培养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优秀人才。 【基金项目:“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成果】 作者简介:桑进林(1969— ),男,甘肃省张掖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骨干教师,主研方向为作文教学、高考备考、中小学教师培训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