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天然 考古?那不是文科生的事吗?您说的也对,考古与历史息息相关,文科生的确占了很大优势。但也不全对,考古从理科的角度去看,就会有另一番天地。我做为理科生一枚,超级热爱考古,所以对考古的思考总是从理科生特有的思维角度出发,当然,以下只是我个人的浅见,如有不妥还请斧正喔。 一是考古工具。用传统工具比如洛阳铲、罗盘、比例尺等等考古有时非常费时费事费力,如果在一个高危的环境,还有可能对考古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如果使用高科技手段:无员检测、遥感、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手持PAD等一些先进仪器数字技术则可以避开这些传统工具的弊端,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田野、水下等恶劣环境考古的发掘、整理、资料管理以及成果展示等工作中,可以全面、准确、及时地进行田野、水下等恶劣环境考古的信息采集;可以高效、便捷、规范地进行田野、水下等恶劣环境考古信息资料的保存、管理与应用。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在应用这些高科技手段来考古,缺乏一些相应的软件上支撑。我们需要在后续工作中不停的完善,建立考古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共享平台,在大数据时代中以期达到一种更理想状态。 二是考古延续性。考古不仅仅是挖掘出古物就算万事大吉了,重要的是挖掘后续工作。文科生对挖掘出的古物有可能就要去研究历史,纠正过去错误的推论,产生新的思路;也有可能是对过去的推论得到更好的佐证。而理科生则要通过化学、物理等手段去清理、保护好古物,用DNA、同位素分析技术检测,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模拟出生动的使用场景、多维空间展示让人身临其境;还原现实场景、展示历史文化,以及后期文物的修复工作和场景复原工,让它们更好的为人们所研究。 三是考古的未来。理科生的加入让考古的未来更加的具有多样性。比如,对待古建筑,文科生就有可能会着眼于其美观或實用性,而理科生则会对其的构建原理大感兴趣,角度的不同造就考古的多样性。另外,很多目前不适合挖掘的古物,都可以通过高科技来模拟,为人类带来更多可支撑依据。文科考古注重的是历史,而理科生则会更加注重未来及发展,会想着如何通过科技手段让古物“活”起来,想着如何破解古物,让古人技术延续下去,而不是让古物冷冰冰的躺在博物馆诉说着历史。 用科技引领考古,科技介入考古,会成为考古学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