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由“似乎”所想到的 |
范文 | 在《阿Q正传》第八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赵……赵家遭抢了!小D气喘吁吁的说。 阿Q的心怦怦的跳了。小D说了便走;阿Q却逃而又停的两三回。但他究竟是做过这路生意的人,格外胆大,于是蹩出路角,仔细的听,似乎有些嚷嚷,又仔细的看,似乎许多白盔白甲的人,络绎的将箱子抬出了,器具抬出了,秀才娘子的宁式床也抬出了,但是不分明,他还想上前,两只脚却没有动。” 上段文字中两次出现了“似乎”一词,我在上课时就两个“似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阿Q听到‘似乎有些嚷嚷,看到‘似乎许多白盔白甲的人,那么阿Q究竟有没有听见‘嚷嚷,有没有看见‘白盔白甲的人呢?”问题一提出,许多同学都开动了脑筋,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对于同学们的不同意见,我没有正面回答。我先问:“‘似乎一词是什么意思?”同学说是“好像”的意思。我又问:“既然‘似乎是‘好像的意思,那么阿Q到底是听清还是没听清?看清还是没看清?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听清,没看清。”我接着引导说:“阿Q为什么没听清,没看清呢?”“阿Q当时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有同学说:“阿Q的心怦怦的跳,这说明他心里很害怕。”我接着问:“除了害怕有没有激动?”有位同学思考了一会儿,主动站起来说:“阿Q当时的心情是激动的,因为他认为赵家遭抢是穿白盔白甲的人干的,革命党既然来了,他就有机会投革命党,实现自己的梦想了,所以他很激动。”我又问:“有同学说阿Q心里害怕,大家能不能说说阿Q害怕的根据?”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遭抢的是赵家,赵家是阿Q一向惧怕的,从“他(阿Q)还想上前,两只脚却没有动”可以看出阿Q对参与抢赵家还是有顾虑的,因为赵家毕竟是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而阿Q 在本能上是惧怕大户人家的。 经过以上引导、讨论后,我作出如下总结:“鲁迅先生两次用‘似乎一词,意在表现阿Q在遇到赵家遭抢这件事时害怕、紧张、激动的心情,且在这种心情支配下,阿Q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出现了问题,以至听不清楚,看不真切。鲁迅先生是遣词的高手,只用‘似乎一词就把阿Q遇到赵家遭抢时的微妙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真可谓一词而境界全出。 从以上问题的提出到解决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哲学思维的运用:人的行为表现来源于人的心理,人的心理来源于客观实际。阿Q的“似乎”,说明他头脑中出现了混乱(表现),这种混乱来源于他害怕、激动的紧张心理,这种紧张心理又来源于阿Q生活的客观实际——长期受有权势的人欺压,因而惧怕赵家;长期不满而容易迸发革命念头,因此看到赵家遭抢心里很激动,以为革命党要来叫他参加革命了。 由人的行为表现进而探究人的心理,进而探究心理形成的客观实际,这种哲学思维方法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很通用。因为一般来说文学作品都要描写人的行为表现,我们由人的行为表现进而探究人的心理和形成心理的客观实际,就可以解决文学作品阅读中的许多问题。如体察人物心灵、体会人物情感,推知社会环境,领悟作品主题等等。比如,《药》中描写了夏四奶奶为儿子上坟时的表情:“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如果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夏四奶奶为什么脸色惨白,还出现些羞愧的颜色?鲁迅先生这样写夏四奶奶有什么作用?”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上述方法分析解答: 夏四奶奶脸色惨白,是因为她儿子死了,心里很悲伤,而这种悲伤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屠杀带来的。夏四奶奶现出些羞愧的颜色,是因为她认为儿子是因造反而被杀头的,造反是大逆不道的行为。那么夏四奶奶为什么从心理上认为自己的儿子是大逆不道的呢?这又源于封建统治阶级长期宣传的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可见,鲁迅先生写夏四奶奶脸色惨白,现出些羞愧的颜色,意在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及其对劳动人民的精神毒害。 上述例子在文学作品中可信手拈来,无须多举。这里我想要说明的是,对于类似的问题,,不少同学不知从何处着眼来分析解决,这实际上是缺乏哲学思维习惯的表现。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比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支配行动,偶然之中有必然,联系的观点,矛盾运动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等来分析问题,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同时这样还会提高学生的认识理解水平。比如,对《祝福》的主题,我们只要用哲学的观点来分析就可以大大拓宽我们的视野,加深我们的理解。一般说来,大家都认为《祝福》的主题是反封建礼教的,可是祥林嫂的悲剧仅仅是封建礼教造成的吗?如果是,那么我们如何理解祥林嫂的婆婆把自己的儿媳卖给别的男人为妻这一举动呢?难道那婆婆头脑中就没有一女不事二夫的封建观念吗?当然有,但农村的极端贫困使得这位婆婆不得不出此下策。可见贫困也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之一。祥林嫂的悲剧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有经济的,有精神的,有物质的,有必然的,有偶然的。总之,如果我们用哲学的观点来看一篇文章的主题,我们的理解就会丰富得多,深刻得多。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教给学生一些哲学知识,培养其运用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刘有斌 安徽省广德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