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加强学生心理调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范文 | 徐 雷 韩广东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更显得尤其为重要。要使学生掌握并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我们就必须从课堂出发,从小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运用语言的潜在能力一般都很大,关键是如何有效地挖掘。为此,语文界近几年进行了许多这方面的改革,并取得了诸多成果。这里,我想从加强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内驱力,加强兴趣培养的角度,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期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内部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搞好语文教学。 一、加强情感教育,强化语文教与学 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带有很浓厚的情感因素。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古语说:“喜生于好,怒生于恶。”情感的这种两极性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注重以“情”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热情,“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感染力极强的佳作,要想使学生对教材饶有兴味,达到“我要学”的境地,教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教师要当好导演。教师要想当好导演,首先自己要进入角色。教师必须吃透课文,教师的情感受到了文章的感染,他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教师在授课时就能以饱满的情感去激发学生,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情感因素极丰富,进入角色的教师如能带领学生反复朗读,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那教学效果自然会好。 2.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人的情感活动总产生于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中,它是由于周围环境对人们发生信号刺激而引起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性的语言及扮演、演示等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或学习课文之中,处在被激“活”的氛围中,急于探奇揽胜。如教《雨中登泰山》,可以先饱含感情地描摹一下泰山的雄姿,登上泰山后“一览众山小”的感受,挠到学生的痒处,使他们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进入“乐读”的境界。 3.教师的语言要含情 白居易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语言不管是有声语言还是无声语言,都要努力做到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他们的每句话、每个动作、每个手势、每个表情,都要求有一定的情感意义,尽量做到能恰到好处地传情达意,唤起学生对教材的共鸣。有位教师精心设计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的范读,其中有这样一段感人的朗诵: (深情地、怀念的、用了表面平缓的语调和节奏)“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重读,下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收到了没有?……(稍顿、忽转急促,几乎是一口气念下去)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它二三十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低哑、愤恨之极就像用尽了气力,继续沙哑几不成声)他的身上中了十弹。(久久的停顿)(一字一顿,像凝集了悲愤与仇恨的重锤) 原来如此!……(又是久久的停顿) 学生听了这段朗诵,感情受到极大的震撼,教学效果极佳。 教师的情感感染了学生,学生的心神融入“乐境”中,那么教与学的效果一定会好起来。 二、善于诱导,激发学生内驱力 枯燥说教,学生是消极被动的,不愿动脑子,不愿刻苦钻研问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反之,如往重诱导,学生是积极进取的,肯动脑子,视钻研问题为一大乐事,教学效果一定很好。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相机诱导”四个字,道出了诱导教学的真谛。我们教师要抓住“诱导”的时机,要注意创设形成这种时机的情境条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解释说:“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必待其如此乃启发之。”教师要把握住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遵循思维活动规律,因势利导,运用灵活机动的方法,把知识讲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倍增,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起来。教师要抓住这样的成熟时机,巧于诱导,采取师问生、生问师、师生共答等多种形式拨动学生心弦,使学生久埋于心中的内驱力迸发出来。对于周朴园的“不忘旧情”,不少学生百思而不得其解,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了解周朴园现时的身份、地位及家庭生活情况,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他对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的?他怀旧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当他认出侍萍之后又一反常态?这样,通过讨论思考,就可以把问题探讨得深入、全面。 三、加强兴趣培养,训练课堂习惯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效率才会有较大的提高。因此,要求教师做到:首先,强化情感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前面已论述)。其次,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善于总结出便于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此种方法学习,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的“语文导读法”就得到了成功的演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要求学生精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教与学的方法得当,效果好,学生产生了主动学习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好。再次,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演讲、朗诵、开故事会、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心理特点,设计出好的课堂结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让每位同学都能得到能力的训练,让每位同学都能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同样,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过语文教学的总原则:“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要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 学生能力的培养最终落脚到语言的运用上。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教与学就会事半功倍。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逐渐养成。作为教师要恰当引导,注重学习目的教育;教育学生要重视语文这门基础学科,对学生要求要严格,在授课时要注意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耳、眼、手、脑、口并用的习惯;对于学生,首先要“取个正当适宜的开端,集中心力,勉强而行之, ……渐渐的习惯成自然”;再就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半途而废。这样,师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良好的习惯是一定会养成的。 加强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内驱力,加强兴趣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调控好学生的心理,学生也就备好了,这样还怕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徐雷山东省莒南县壮岗镇教委;韩广东山东省莒南县壮岗镇第一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