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项目式”阅读品味传统节日的魅力 |
范文 | 中学语文的很多课文都涉及了我国传统的节日,大家也知道民族魂的锻造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不可或缺的。每每看到商场中对万圣节、情人节的大力宣传,笔者总希望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再无人关注,静悄悄地过去。笔者期望通过传统节日文化的挖掘,让学生感受、体验传统节日自身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涵和人们寄托的美好情感,并让学生在与时俱进的改良中自觉传承并发扬传统节日文化。为此,笔者运用“项目式”主题阅读,引发学生关注和思考。 一、“项目式”阅读的预设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要遗产。为了保证传承了数千年之久的节日文化继续源远流长,笔者更希望通过学习传统节日的文章,让学生能白其中寓意,并喜爱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本专题阅读教学将以几首古诗入手,引出传统节日,从诗文中找出这些节日的特征;然后引入其他相关文章为范例,让学生自主学习,以体会节日中人们寄托的美好愿望为任务引领,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入探究中华民族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寄托并传递着这些节日的寓意,进而品味传统节日中“贵和尚美,凝聚人心”的文化内涵。 二、“项目式”阅读的实施 (一)阅读的导入 阅读教学从古诗入手,展示王安石《元日》、苏轼《水调歌头》、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古诗,提问学生这些诗提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人们在诗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在与学生的问答中,逐步提炼出春节的喜庆吉祥、中秋的团圆亲情、重阳的健康祈愿等情感。 (二)阅读的分享 人们善良美好的祝愿在诗词中得到了很好地表达,但是人们表达愿望的方式是不一而同的,引导学生进入项目任务——传统节日的内涵与传承。阅读现代的文章,寻找文中节日里人们的活动和表现。为了能够深入探讨和有效交流,笔者把学生们分为三大组,每大组再分为三小组,每大组随机提供一篇范文,让学生根据项目任务充分自由地阅读。 在阅读交流活动中,学生们在文本的阅读中读出了人们通过选用吉祥喜庆的色彩、创设热闹的场面、举办各种活动等途径,寄托团圆亲情、喜庆吉祥、祈盼平安、强健体魄、憧憬未来、渴求幸福等种种美好的情感。并引导学生回忆过年收红包、挂春联和放鞭炮等经历,根据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和知识储备,深入理解其中的美好情感。 (三)阅读的深化 如此美好的传统节日现状如何呢?引出新项目阅读任务——传统节日的现状与成因。通过设计探讨交流环节,师生可以清晰地分析出传统节日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是传统节日自身繁琐的礼仪、过时的举动、守旧的观念等都不适应年轻人的口味;外因是改革开放后,西方一些更容易为年轻人接受节日的巨大冲击。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而要正视它,也要让学生明白传统节日必须适应现代生活的发展,才能够得到延续和发展。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只有摒弃传统节日中已经不能和人们的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习俗和功能,才能使传统节日与时俱进,让人喜闻乐见。其实传统节日本身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四)阅读的拓展 了解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明白了它的现状与成因后,引出项目阅读新任务——传统节日的创新与发展,首先欣赏传统文化创新成功的典范歌曲《说唱脸谱》,引导学生听歌词、辨节奏,分析这首歌能够广受欢迎的原因,并让学生设计某一个节日活动计划,要求以创新的眼光让传统节日焕然一新。 三、“项目式”阅读的反思 项目引领下的节日文化专题阅读,能够更全面细致地展现我国的传统节日所表现的节庆文化“普天同庆,共享吉祥”的乐感。它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实在在的生活神奇地合为一体,把理想和现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生活有滋有味,可爱而多彩。项目引领下的节日文化专题阅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搜集、选择、阅读、比较、分析整理和感悟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因为它有体验传统节日自身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涵和人们寄托的美好情感任务的驱动,这样项目引领下的专题阅读可以把阅读延伸到生活,引领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学习。 (一)阅读主题宜小不宜大 本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在项目引领下把“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寻找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文化问题,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服饰等文化问题。因此阅读主题宜小不宜大。 文章选择可在对学生兴趣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学生最喜欢的节日,而不只是笔者喜欢的节日,这样就便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节庆文化“普天同庆,共享吉祥”的乐感生活情感体验。然后在选定的节日里选定文章,要做得更细和实。其次主题的选择要再缩小,可以从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服饰等传统文化等方面切入,这样更有针对性,能就一个节日探讨得深入透彻,如过年选用红色以及放鞭炮、挂红灯笼等的原因学生都有话可说,便于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使学生真正做到有话可说,有文章可写。 (二)阅读范围宜广不宜窄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情感,留存着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是精神文明的积淀。共同的文化传统,在祥和的气氛中分享共同的文化认知,会产生巨大的亲和力和认同感。因此相关的课外文章可以再多印一些,扩大学生阅读量,这样会有更多的阅读体验,占有材料,便于学生上课时总结阅读经验。培养学生的搜集、选择、阅读、比较、分析整理和感悟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阅读交流宜疏不宜堵 阅读交流宜疏不宜堵,对学生的阅读评价应该多元化。因此设计和西方节日的比较,在比较中弘扬传统文化,并在创新中发展。 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让我们意外和惊叹,笔者认为学生们只会在心里想不喜欢传统节日,而不敢说出来,因为文章中都是传统节日的喜庆热闹。没想到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喜恶,并且会结合《阿长与〈山海经〉》中的语言来表明自己对传统节日的态度,这是难得的。学生思维的大门被打开,学生活跃起来,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去讨论理解。与其抵制拦截“圣诞老人”不如创新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内容是沉重的,但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也应该更有意思更吸引人,以此引导学生在创新中继承并发扬光大传统节日。 通过反思,笔者更加明白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备好每一节课,要精心选材、提问要擅长设疑,既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拓展,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发散思维能力,从文本走向文本、走向生活。 (陈翠萍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21522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