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由古及今,由人及己 |
范文 | 《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四篇文章或论述前代兴亡,或追溯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点拨学生仔细思考“古与今”、“人与己”这两组关系。说历史是在曲折地说现实,说别人是在曲折地说自己。这一观点在专题学习中务必牢记,贯穿全局,如此方能悟得作者为文的深刻用意,体会他们深沉悲慨的情怀。 一、古与今 教学《六国论》,笔者把“主问题”设置为“作者观点的确立”。战国七雄并起争夺天下如何演变为秦一枝独秀?对于六国灭亡,作者苏洵持何种观点?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然而,只是如此,观点还不够严密,因为六国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贿赂秦国的。于是,作者又设置了两个分论点,其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其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赂秦者,乃是饮鸩止渴;不赂者,乃是唇亡齿寒。针对两个分论点,作者选择了合适的论据,采用了合适的论证方法进行了严密而精彩的论证。总之,作者苏洵认为,六国灭亡,一言以蔽之,败在一个“赂”字。然而,历史上,对于六国缘何灭亡,可谓是众说纷纭。杜牧认为,六国灭亡是因为为国者“不爱其民”,的确,失民心者失天下;苏辙认为,六国灭亡是因为它们“虑患之疏,见利之浅,不知天下之势”且“背盟败约,自相屠灭”。的确,因为利益之争,六国从不曾真正团结,以至被秦各个击破;苏轼认为,“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的确,是否正确对待“士”,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李桢认为,“凡此者,皆天也”,的确,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江山一统,结束无休止的战争、杀戮,也是大势所趋,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凡此种种,皆有合理之处,为何苏洵坚持把观点设置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呢?这就要考虑作者为文的用意了,作者是在单纯咏史吗?当然不是,作者论“古”事,心中却始终未曾忘记一个“今”字,说历史其实是在曲折地说现实,是为了批评北宋朝廷以钱帛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六国国势弱于秦,而“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卒章显志,曲折委婉,沉痛激愤,实实在在地传达出“言当世之要”的创作思想。正是为了批评当世之自伤国体、动摇国本、只图苟安的“赂”,作者才搬出了六国赂秦的旧事。《六国论》通篇就是一个不战而败、自取其辱的沉郁悲愤的“赂”字。教师当使学生明白:无论古今,写真文章都不是坐在书斋里空发议论,无病呻吟,而是要透着关怀天下,针砭时弊的勇气。 《阿房宫赋》一文,以非凡的气势、华美的文辞铺叙了宫殿耗费之巨大、规模之壮观、构造之精巧、布局之繁复、陈设之华美,而其中的每一处描写无不折射出秦帝国的赫赫声威。如何把文章读薄?其实通篇读下来,就是三个字:奢、亡、鉴。其奢可谓极矣,其亡可谓速矣,若后世哀之而不鉴之,则可悲矣。阿房宫是杜牧精心构建的一个载体,就如同诗歌中的一个意象,它就是秦王朝的一个缩影。雍州之地,崤函之固的秦帝国不可谓不强大,然而奢靡至极,暴虐至极,天下苦秦久矣。于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于是,“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杜牧以如椽之笔极写阿房宫的富丽堂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让我们通过这个缩影透视秦朝,认识到秦亡的原因是“爱纷奢”,却不念百姓疾苦,不施仁义,残民自肥。逶迤三百里的雕梁画栋,正是劳苦大众的累累白骨;余音袅袅的朝歌夜弦,正是穷困百姓啼饥号寒的变奏;金碧辉煌的阿房宫,正是秦王自掘的坟墓。前车之鉴,留与后人,一篇《阿房宫赋》,既是挽歌,又是警策。杜牧所处的时代,正是唐帝国大厦将倾的前夕,统治者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不仅不思励精图治、富民强兵之策,反而沉迷声色、荒淫无度,这一点在当朝皇帝敬宗身上,表现得犹为明显,“大兴土木,好建宫室”,作者对此忧心忡忡,难道秦亡的悲剧还要重演吗?教师可随文点拨学生,为文的根本还是在于为人,苏洵也罢,杜牧也罢,他们关注“古今多少事”,都让我们坚信:好文章是情怀、风骨与见识的产物。 二、人与己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均为怀古词作,连题目的性质都是一样的:词牌名+地点+怀古。怀古之作一般内容大致如下: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怀。两位作家均在词中“想”起了古人。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思考这一问题: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可“想”之人太多了,为何苏轼偏偏想到了周瑜?待学生一番思量之后,引导他们由“人”及“己”,从词人自己的身世遭遇方面考虑,毕竟,一切的文学都带有自传的性质。周瑜与小乔英雄美人,相得益彰,生活幸福美满。可苏轼当时已与妻子王弗死别:“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年轻有为,潇洒倜傥,指挥若定,决胜千里,从容不迫中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可词人自己呢?四十七岁,华发早生,宦海浮沉,遭逢大难,谪居黄州,被艰辛苦涩的生活折磨得“尘满面、鬓如霜”。如此巨大的落差,即使潇洒多情如苏轼,也禁不住感伤起来,自嘲起来。然而,苏轼毕竟是善于开解自己的,忧伤过后,生活还是要继续,“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此番由“人”及“己”,展示了苏子真诚坦白、真实可亲,最终归于洒脱旷达的心路历程。只要不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就能够化苦酒为佳酿,就能够在寒冷中遇见温暖,在忧患中遇见喜乐。 思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怀。辛弃疾在词作中“想”到了五位历史人物: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笔者把教学主问题设置为“理解词人使用这些典故的用意”。“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词人站在北固亭上,极目远眺,百感茫茫,一时交集……曾在京口建功立业的英雄孙权和刘裕令人仰慕赞叹不已,可江山北望之余,反观时下,国势衰颓,山河破碎,满朝昏聩无能、心怀鬼胎之徒。“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怎能不令人悲从中来?言及刘义隆之好大喜功轻敌冒进,其实是词人对韩侂胄曲折含蓄、赤胆忠心的告诫:战争绝非儿戏,战机尚未成熟,切不可草率行事!拓跋焘之典更是作者的肺腑之言、忧思之语:若只图苟安,不思进取,不抓紧时间收复河山,北方的汉人人心将变,时间一久,他们就会习惯做少数民族统治者的臣民,忘记自己是汉人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廉颇不管怎样,还有人来问一问他,我呢?靠谁来问我這样一句话呢?连来问我这样一句话的人都没有了。这真是“忍叹息,更无语,血泪满眶。”以廉颇自喻,自己虽“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却英雄失路,壮志难酬。看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愿望终是无法实现了,终身志愿未得遂,抑郁而终遗恨天。如此用典,不正是由“人”及“己”吗?……梁衡先生说得好:“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惜哉!他最终还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满腔的悲愤只能尽数倾吐在诗词中,因而,还是如梁衡先生所说,“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概括起来说,辛词就是:“刀剑之气,血泪之痕”。 说历史是在曲折地说现实,说别人是在曲折地说自己。是的,不管古今中外,人心总是相通的。古人的不幸可以安慰今人的不幸,他人的酒杯可以浇自己的块垒。“历史的回声”这一专题,精义就是要我们指点学生读懂读活历史,进入文本,透过文字,立足当代,寻找历史在当今的意义。正如专题导语所说:“历史的回声,它从遥远的过去传来,又将裹挟着今天的声音向着未来绵延而去。” 参考文献: [1]刘洪雷.《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及反思[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9,(6). [2]梁衡.梁衡:把栏杆拍遍[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赵卉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2100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