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教育时间着手,解决语文教学有效性问题
范文

    林丽幼

    福建省罗源县鉴江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被提升到了新的重视程度。但是对于教育的重视很多情况下会将农村课堂变成盲点,这也是产生当前城乡教学差距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任务。提升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不仅与学生的健康成长相关,更是对未来国家的发展负责。笔者根据对多方面资料的分析,现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相关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对于老师来说,上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这样就达不到应有的课堂效果

    农村的学校对老师以及其他方面监管力度很小,这就使得老师的工作做不到位,盲目注重形式上的课堂教学。但凡是公开课,教师都会想尽各种办法将课堂搞得轰轰烈烈,课上说的每一个字都会认真打好腹稿,甚至精确到每一个问题的问法以及每一个学生应该回答的题目。而真正平时的语文课就多是老师在照本宣科,按照小学语文的课文内容进行自我陈述,随便看一眼教学参考就可以上一天的课,这样的教学效率怎么会提升?教学成果怎么会让人满意?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农村教师由于其工资水平以及其他待遇远不及城镇学校教师的水平,这就直接导致了学校所聘请的部分教师根本没有执教资格,而且语文是一门极具深意的学科,教师的知识水平对课文的正确清晰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的知识水平又是影响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方面。

    (二)教师对上课时间的掌握存在一些问题

    其实很多农村教师缺乏教学时间的正确分配意识,教学节奏比较慢,进度当然与教学参考中的进度有着很大的差距,影响其进度缓慢的原因可能有下面几种:一是很多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在本应该上课的时间去安排班务或者其他的杂项,这样就使得课堂的讲授时间减少,导致最终教学过于仓促,教学质量也肯定跟不上。另外一点可能就是教师不会正确安排板书的书写,尤其是语文教学,文字在教学中是使用量最大的科目,但是老师不能够正确理解详略得当、重心突出的含义,即大部分的时间全都浪费在学生看老师书写板书的过程中了。与这种现象对应的,在上语文公开课的时候,老师便开始惜时如金,往往造成课堂内容过于丰富,节奏太快,这样一来,教学效果不可能得到提升。

    (三)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由于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及教学观念的影响,尽管课程改革进行很多年,但是对于语文教学的方法依旧不变,落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够正确领悟老师所讲语文知识的精华,如此乏味的教学方式怎么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跟不上步伐,这种情况的存在也是影响当今农村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问题所在。

    二、提高农村语文课堂教育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将学生是否学到知识作为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衡量标准

    我们所提到的关于有效的概念,就是最终结果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能够有所收获。关于如何才能提高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堂教学有效性关注学生全方位的素质的发展。我们要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方面上来,而不是片面强调某一科的成绩。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灵魂,全面贯彻培养全能人才的思想,才能使课堂教学有好的教学成果。对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贯彻德才兼备的观念。在语文教学中让充满道德光辉的人物,带给学生们好的榜样作用。

    (2)课堂教学有效性必定要关注师生双方的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此,教师不仅仅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更应该注重对于学生们的启发引导。教学相长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这种理念可以贯彻在各个年级。小学生可能在知识方面不能够给予教师很大的帮助,然而在想象力和独特视角方面能够给教师带来新的体验。

    (二)加强教学过程的重视程度,优化教学过程,这是达到高效有效性的另一种方法

    只有在教学过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教学过程入手解决根本问题,才能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好。

    (1)改变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新型学习方式成为很多教学研究者的研究对象。而就现在的研究结果表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合作式的共同学习来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对于重点知识要有正确的学习引导,将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方法相整合,这是取得成绩,思维发散与知识积累的重要手段。

    (2)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得学生有对于语文的学习动力。关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课前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简述课文内容的由来,运用幻灯片等方式给同学们一个精彩的开始。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精神上的鼓励来解决,比如说当学生做错问题或者是回答错问题,老师不要用粗暴的语气去批评,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想到正确的答案。这种引导式的教学不仅仅可以让学生产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更能够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是中国式传统教育中所欠缺的。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地避免扼杀学生想象力的事情发生。例如,某个学生突然想到了某个与课文中类似的事物,这个时候老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从而避免对于学生思考的扼杀,因为有时候你一个严厉的眼神往往不经意间就会让一个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农村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者。

    (3)增加课堂建设的民主性,给孩子们更多的说话的机会。尽管在很多城市的学校在课堂民主建设方面已经实现了相对的民主化。然而在农村信息相对落后的地区,却没有实行课堂的民主化建设。实行民主化建设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放下架子,和学生融为一体,不再是权威者,而是和学生一样的学习者,探求者,这样的融入方式才真正地在课堂建设方面实现民主化。实现民主化后,学生们就能够大大方方不怕出错地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学生们的看法也许有些片面,也许和课堂的主旨无关,但是只要学生有勇气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想法,那就应该得到尊重。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的时候对于灯丝的材质还进行了无数次尝试呢,更何况对于一些普通的孩子呢?多给孩子们自己尝试的机会,他们自然可以找到让自己心服口服的观点。

    三、总结

    农村是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但是这种城乡差距不应该表现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教育是平等的,不应该有地区差异,发展地区教育也是为祖国未来负责的表现。语文课是关系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的科目,重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对未来的中国文化负责。相信随着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峦.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时效性[J].小学语文教学,2006(10) .

    [2]崔峦.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上)——在2006年春季人教版教材培训会上的讲话[J]. 小学语文教学,2006(06).

    [3]王轶群.斯霞识字教学艺术赏析[J].小学教学设计,2006(04) .

    [4]沈小李.课堂评价的艺术与功能[J].小学语文教学,2005(11).

    (编辑:毕力中)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