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将学困生的转化进行到底
范文

    【摘要】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转化是管理中的难点,也是决定班级兴衰的重要一环。文章结合自身多年班级管理的经验,就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教育不仅是一项艺术,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一语道破作为教师的职责及作为学生的任务。然而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当中,有时老师使出浑身解数,费尽心思,苦口婆心,却出现“千教万教人不求真,千学万学就不学习”的尴尬局面,让人哭笑不得。这些学生正可谓“千磨万击还堅劲”,“立根原在破岩中”,任凭春风化雨就是顽固不化。面对此类学生真让老师心忧,让家长头疼。因此,学困生的分解、转化就成为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当中的首要任务。我从教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多年来学困生转化的摸索、实践,让我不仅有收获与启示,也有失落与遗憾。但我始终认为学困生的转化非常重要,作为班主任要能视班如家,爱生如子,同时必不可少一颗爱心、恒心、责任心和宽容心。这样学困生的转化才会取得成功,班级管理才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用爱心,唤醒沉睡的心

    爱心如三月春风,吹绿大江南北;爱心如夏日凉风,送人阵阵凉意;爱心如秋日夕阳,装点美丽金秋;爱心如冬日阳光,给人温暖惬意。让学困生四季都能感受到真诚的爱心,真切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关爱与关心。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善意的微笑……都会让学困生心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光明。一个老师不嫌弃的学困生,一个老师能用爱心温暖、帮助他的学困生,他那沉睡已久的心也该苏醒了吧!这样就为转化学困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二、用恒心,打动坚硬之磐石

    学困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他们可能今天头脑发热,刚刚有所转变,明日又“旧病复发”。因而,需要老师俯下身子,真诚相待,教育引导,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在转化学困生的时候,要具有一种锲而不舍、永不言弃的精神。同时也要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结合学困生实际可采用多种教育方法:

    (一)“爱心教育,以生为友法”

    也就是老师要倾注爱心,呵护关爱他们,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真诚待友。这样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对学困生的转化。

    (二)采用“委以重任法”

    即交给他适当的任务,如负责收拾讲桌、提醒老师考勤签字、关窗锁门、给花浇水、保管粉笔……或安排他为班上的小组长之类的班干部,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与关爱,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与作用,因而他们就会尽其力努力工作,不断改进自己,完善自我。

    (三)采用“同学互助法”

    即有选择安排较好的同学对他们的学习、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各方面进行帮助与引导,让他们与学习互助小组或帮扶小组融为一体,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定会有所改变、有所收效。

    (四)采用“课堂鼓励法”

    班主任老师与任课教师携手共抓,共同教育,课堂上应当关注他们,想办法进行转化。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可适当降低门槛,让他们多发言、多板演,多创造机会给他们,用心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就有利于他们的转变。

    (五)采用“家校配合法”

    即与家长沟通,与家长达成共识,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有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也可化解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心结,但是不要变成向家长的告状、打小报告,而要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和自己的父母一样爱自己、关心自己。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多种方法并用,最终不达目的不罢休。我想这样的教育感化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坚冰,也能融化;即使是磐石,也能敲碎,一定会取得良好转化的效果。

    三、用责任心,让他们步入正轨

    教育是一门艺术,有责任心的老师更会使用这门艺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不错的,老师要以一种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以一种为学生终生学习服务的思想,帮扶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一步步走向正轨。教师责任心的作用是巨大的,没有责任心,学困生的转化只能是一句空话,也有可能半途而废,自然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老师要耗得起时间、精力,付得起心血,经受得起委屈,这样才能将学困生的转化落到实处。

    四、用宽容心,缩小其缺点,放大其优点

    学困生自身毛病较多,学习习惯、综合素质可能都差。当他已经有改变自我之心,有步入正轨前进之举,可能仍然还会犯一些这错那错。如果此时此刻我们放弃他,任凭其自由发展,那将会前功尽弃,十分可怕。这时老师应当用一颗宽容的心,适当地缩小其缺点,淡化其缺点;同时放大其优点,发现其闪光点。让他们不断增强自信,不断努力,超越自我,最终能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学习进步,素质提高,或成为班级当中的优秀学生。那将是多么令人欣喜呀!但是,我所认为的缩小缺点、放大优点应当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并非无原则、无尺度,同时也不是一味忍让、迁就,而是作为一种策略、一种手段,从而达到教育、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于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春风化雨,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老师的一颗爱心、恒心、责任心和宽容心,这样学困生的转化才能落到实处,才能迎来属于学困生的明媚春天。

    作者简介:赵航标,1976年生,中学一级职称,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

    (编辑:张晓婧)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9: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