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范文

    高娟

    【摘要】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散文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创新散文阅读教学方法,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才能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审美能力。通过对散文阅读审美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究了散文阅读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散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字词理解的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审美与鉴赏能力,而且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散文阅读的教学目标设计比较模糊,使得学生不能对散文的整体内涵进行把握,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注意字面意思的理解,难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审美能力,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片面地将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的标准,也造成学生在散文阅读的过程中,只是追求对正确答案的选择,致使学生的阅读水平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进而能达到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目标。

    一、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目的的针对性

    在阅读教学中,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散文阅读审美能力的重要前提,只有阅读教学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与设计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也十分有效。因此,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散文作品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学生能力基础的教学目标,并要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针对性。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教师要针对高一学生的特点,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散文的内涵与情感,同时要将作者写这篇散文的背景、时代等因素进行讲解,便于学生在阅读散文时能更深一步地理解散文的内在含义。如果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性的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就不能够深入地理解散文的内涵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也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再例如,在学习《蜀道难》这篇古诗散文时,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散文中的字词意思,同时还要能够掌握散文的雄浑风格基调,理解古人对自然环境描述的句子,在让学生领略到蜀道之高峻、艰险的同时,还要能够理解文中作者间接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险恶的情境,从而才能够更加理解散文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散文审美与鉴赏能力。

    二、重视学生在散文阅读的审美过程

    学生在散文阅读的过程中,对于散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内涵的理解,都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有学生能理解散文阅读的基本内容之后,才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方法,将散文阅读中的单一重视审美能力的结果培养,转变为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审美体验,便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大对学生审美经验、审美技巧、审美方法的传授,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的散文阅读过程中充分地运用这些方法,从而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水平,达到提升学生散文阅读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散文《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学生初步对课文进行阅读之后,要求学生将难以理解的内容提出来,交给小组进行交流与讨论。如果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可以向教师请教,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性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厘清思路,感悟散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能够帮助学生感悟到作者蕴含在散文中字里行间的情感,让学生体验到作者热爱北平秋天的情感与思想,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提高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审美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故都的秋》中关于描写景物的句子标注出来,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景物来感知作者情绪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有效掌握散文的阅读技巧。

    三、转变散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

    新课改要求转变课程教学评价的方式,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求能够针对学生散文阅读过程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加强对学生散文阅读过程的评价,重点对学生在散文阅读中存在的优点与缺点进行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便于对学生散文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散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具体意思、表达的方法与结果,帮助学生掌握作者思维变化的情况,从而能够在最大限度内理解作者思想以及想要表達的内容,这样不仅使得教师可更为明确地了解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供个别化指导。在散文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阅读与鉴赏方法存在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散文中“人的思想”真正作用,引导学生找到散文阅读的关键点与切入点,进而能慢慢理解与体会散文中的内涵;如果学生的阅读鉴赏视角很合理、很独特的时候,提出非常有独到的见解时,教师应该给予激励性的夸奖,并将学生的学习心得分享给其他同学,通过转变散文阅读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一步步修正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也有利于优化散文阅读的教学过程。

    四、丰富散文阅读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散文阅读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种散文阅读相关的资源,进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学生在散文阅读中审美能力的提升,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散文理解中,教学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散文阅读过程中的融入感,进而提升学生散文阅读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朗读比赛、名句赏析等活动来增加学生对散文阅读的鉴赏能力,并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采用图文并茂、音频和视频相结合的特点,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从而达到对散文阅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蜀道难》这篇古诗散文时,可以通过采用引导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教师提问:在“噫吁嚱,危乎高哉”中,几个惊叹词的连用,是诗人在感情的驱使中喷发的,通过这句话,不仅让人能够领略到蜀道之高峻、艰险,那么还展示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散文中间接体现了社会的险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困难,提高对散文阅读审美鉴赏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要求能够采用合理的策略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进行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对促进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阅读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彬.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再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2).

    [2]李华富.异中求同 同中见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比照阅读的一点体会[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9).

    3]刘玲燕.“发现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