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
范文 | 侯建影 【摘要】当前时期,新课程改革稳步开展,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均呈现出显著的变化,为了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方式的革新也正如火如荼展开。对小学语文而言,小组合作是常用的教学方式,其效果也是相对较好的。为了能够使得小组合作阅读教学更具实效性,则要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探析,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一条重要的理念——合作学习,认为在语文学习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的作用已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如何与平常的课堂教学完美结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更加方便、高效地使用,如何解决在实践运用中产生的问题,这是我本人一直思考的问题。本人在大量阅读有关合作教学的理论书籍的基础上,结合课堂实践经验,就平时在课堂上运用合作学习时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与大家共勉,共同学习。 一、小组合作的内涵 小组合作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简单来说,就是让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各项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般由4人或6人组成一个小组。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是异质分组,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合理搭配,通过优等生带动后进生,达到优势互补。男女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组建小组时要考虑男女生的差异,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尽量每个小组都有女生。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有自己的分工,如“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合作讨论,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组员认真倾听组内发言,并分享自己的体会。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都充分认识到了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髙效性和优越性,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等诸多问题。 首先,从教师层面上看,教育部门并没有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培训,比如如何分组,如何评价学生,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些仅依靠几次讲座进行理论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一线教师更希望的是能从实际操作层面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如果没有,那么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迷茫,各种不确定,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就导致,有些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只是为了迎合评课标准,使之成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工具;也有不少老师“不放心”把课堂还给学生,仍处于犹豫排斥状态。因此,在课堂具体实施上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并不明显。 其次,从学生层面上来说,小组成员确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学习,慢慢会发现小组内部缺乏凝聚力,学生参与度不高。小组与小组之间力量悬殊,小组合作沦为少数人的舞台,大多数学生处于观望的状态。如何使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并有所贡献,这是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三、小学语文小组合作阅读教学策略 (一)精心筛选合作学习的内容 在语文学科中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如果课堂教学从头至尾均采用小组学习方式,那么教学时间十分紧张,课堂纪律也会变得涣散。因此,为了确保教学的实效性,作为教师要精心选择有针对性的、有思考价值、难度适中、与学生思维规律相吻合的学习内容。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花的勇气》一课时,小小的花儿居然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勇气,课文哪些句子、词语能体现花的勇气?这是一个直指全文重点的问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和思考价值,这类问题就适合小组合作全班讨论。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完全无从下手,懒于思考。这时候通过小组合作的办法,通过优生的带动,学生就能抓住“明亮夺目、傲然挺立”等关键词体会小花不畏冷风冷雨,依然绽放得如此灿烂、明艳,神气十足。经过几次合作学习,相信这些学生能够掌握思考的方向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组长要安排好讨论的进程,尽量让后进生参与,尽量多说。 (二)灵活采取多样的合作学习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单一的,要从具体的学习内容出发来确定最为适宜的合作学习方式,这样才可使得学习效果得到保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的做法之一是引入竞争机制,这里所说的竞争既包括小组间的竞争,同时也包括小组内的竞争。举例来说,课文某个段落描写十分精彩,此时可让学生以“竞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使得学习效果更为突出。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组织小组讨论:为什么“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每个小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分析得最精彩的小组,每个组员颁发一朵小红花。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时组织学生仿写诗歌。小组内先写,展示交流,再小组讨论,选出最好的一首全班交流,小组内获胜或全班交流获胜都可以奖励小红花。学习的方式不只这些,在课堂中切不可一成不变,或是随意使用,如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如此方可使得小组学习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 我的做法之二是灵活变化小组组合方式。异质分组实行一段时间之后其弊端就逐渐显现。优等生占据话语权,合作交流变成部分学生的一言堂,后进生就无法参与到合作之中,学生之间的地位就会不够平等,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无法达到预期。另外,小组合作实行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能力会产生变化。比如,有的学生能力提高了,有的学生开朗了,有的学生懈怠了,等等。所以说,展开合作学习之后,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这些变化,从具体的学习内容出发,對组合的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是常规的异质组合,也可是同质组合,全部优生组合,甚至是全部学困生的组合。当然,教师也可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对学生进行指定组合,或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自由组合。这样可使得每个学生均参与到学习之中,新鲜的“血液”能保持持久的活力。 (三)实施多元评价方式 对小组学习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对小组学习的具体过程进行动态评价,此种评价方式会让学生形成合力。我们主要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评时主要考虑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哪里做得好,哪些不足,以后怎么改进。学生互评时,主要从是否认真倾听、表达是否积极、是否积极参与等方面进行,组员互相评价,记录员汇合组员意见。教师评价,可以给小组和个人评分,表现突出的嘉奖小红花。最后根据小红花情况评选出学期优秀合作学习小组和优秀小组长,张贴在班级公告栏。 (四)定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指导 刚开始实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学会倾听 倾听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习惯,在小组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倾听,促进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能对发言的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例如“我同意他的观点,但我有一点补充……”“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我觉得他说得很全面,但有一个地方说得不对……”。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评价,激发学生认真倾听、乐于倾听。 2.乐于表达 特别要鼓励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引导他们表达,在他们说对的时候给予大力表扬,当他们说不出来时给予帮助和引导,鼓励学生慢慢克服胆怯,勇于表达、乐于表达。教学四年级上册《白鹅》一课,学习白鹅步态时,我先播放京剧净角出场的视频,请学生上台表演白鹅是如何走路的。没想到这个环节,平时在小组里不爱发言、不擅长讨论的学生热情十分高涨,纷纷举手要求表演。有些学生不善言辞,但却有表演的热情和勇气,教师应当给每一个孩子创造表达的机会。 3.学会合作 为了使小组高效合作,教师就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技能培训。包括详细指导组内该如何进行讨论,讨论后如何进行记录,最后如何进行汇报等。首先要让小组长树立责任意识,教会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有序地学习。比如让会说的先说,不会的先听后说,鼓励不爱说的大胆说,优秀生最后总结发言,保证全体成员均参与、有所收获。其次,教师可以培训一个小组作为示范,让学生感受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之间怎样配合,如何分工。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表现得都很积极,增加了学生的表现机会,课堂学习氛围更浓厚,增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凝聚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锻炼了学生的语文思维,合作意识逐步形成,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桂霞.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2]王利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 [3]张志军.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 [4]岳秀東.学生合作学习的重大意义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0). (编辑:马梦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