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开放存取环境下对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思考
范文 关键词:开放存取;图书馆;信息服务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开放存的含义及特点,分析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为图书馆工作带来的影响,着重阐述了图书馆在开放存取环境下所面临的服务瓶颈,并对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1-0076-02
收稿日期:2014-08-13
作者简介:曹淑霞(1964-),河南省委党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1开放存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1.1开放存取的含义
开放存取来自于Open Access(简称OA)。常被译作开放存取、开放获取、开放共享等。2001年12月,开放协会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召集了有关开放访问的国际研讨会,会上起草和发表了“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BOAI),把开放存取定义为:开放存取文献是指Internet上公开出版的,允许任何用户对其全文进行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检索或链接,允许爬行器对其编制索引,将其用作软件数据或用于其他任何合法目的,除网络自身的访问限制外不存在任何经济、法律或技术方面障碍的全文文献,而只需在获取时需要保持文献的完整性。
2开放获取运动对图书馆业务工作产生的影响
2.1网络资源丰富,传统意义上读者“流失”
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各类强大的搜索引擎,比如以中国百度、国外Google为代表的全文索引;以雅虎、新浪为代表的目录索引;著名InfoSpace、Dogpile、Vivisimo元搜索引擎,还有不计基数的垂直搜索引擎、集合式搜索引擎、门户搜索引擎与免费链接列表等都能以快捷、准确地获得所需信息。开放仓储的出现,信息资源的多样化、获取的便捷化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围墙”,足不出户便可获取海量信息。对图书馆网页来增加的访问量,替代了到馆人次,传统意义上的读者“流失”严重。但是,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内容,对传统资源的短缺与采购局限做了很大的弥补。
现阶段,图书馆仍是数字资源的强大购买者、特色数据仓储的建设者。在开放存取还未普及的情况下,信息用户还必须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从图书馆获得信息。图书馆所肩负的使命仍然不可低估。因此,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平台与其他信息组织积极加入开放存取,建设独具特色的数据库,从根本上加快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步伐,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及信息保障能力。
2.2冲击图书馆资源建设理念,采访政策有待调整
传统图书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纸质为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与传递。近几年来,书报价格连年上涨,三年内上涨幅度达30%以上。图书馆经费实质性萎缩,只能减少数量,严重伤害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学术追求商业化,使信息传播与交流受到阻碍。但是,学术信息的开放存取、OA资源的不断涌现,极大地丰富了用户获取信息的内容与途径。这种以因特网为媒介,无障碍、免费自由的信息交流方式与传递模式,可以使图书馆在有选择、有目的、重特色的基础上复制、长期保存免费的数字资源,极大地降低了典藏成本与原材料消耗。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信息资源的采访提出新课题。
2.3尊重、保护知识产权,保证信息资源建设良性发展
“藏”与“管”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开放存取意义的真实体现在于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无障碍获取。图书馆在实现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处理好知识产权与开放获取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众所周知,知识产权是强调保护知识创造者的利益与权力,而开放存取则强调人们对信息资源无偿、自由利用。因此,图书馆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与开放获取的关系及其二者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把握开放存取资源并不是绝对的自由获取,而是在知识创造者授权的前提下无偿、自由、平等地使用或获取信息资源。只有这样,更多、更广泛的信息才能通过图书馆的服务与科学界定被社会广泛利用。
2.4打破有限服务,开展平等服务
所谓平等服务就意味着不管年龄、职业、民族、教育、收入、地域、身体条件等方面的人都能够获取馆藏的信息。图书馆加入开放存取,也意味着从文献信息物理管理与服务到知识管理与服务的转变,而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重点在于促进知识与信息资源的共享。从服务方式与服务手段来看,开放存取也是实现从馆员中介到用户自助服务的一个转变。读者利用通讯技术直接从自助服务系统、网络客户端、手机等途径获取图书馆的资源。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说明读者不需要馆员,馆藏资源的利用与共享,还需馆员的介入方能实现,其重要体现在娴熟的信息技术、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宣传与推广等。
3开放存取环境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对策
3.1建立自己的仓储系统,积极加入开放存取联盟
3.1.1提高开放存取意识
开放存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简称OA期刊,被称为开放存取的金色之路。它是国际社会为推动科研成果自由传播而发起,目标是通过网络技术,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地获得各类文献资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0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标注的学科类别对OA期刊进行分类,得到具有各项评价指标数据的OA期刊797种。我国的OA期刊近几年也得到迅速发展,据“中国社会科学在线”2012年6月1日发布的统计,中国大陆有50种OA期刊。从整体来看,基础科学类、医药卫生类和工业技术类三个学科领域的OA期刊数较多,合计占到了总数的82.69%。
曹淑霞:开放存取环境下对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思考曹淑霞:开放存取环境下对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思考开放存取仓储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又称机构知识库、机构仓储、机构藏库存等,简称OA仓储,是开放存取的绿色之路。OA仓储是通过作者自存档 (Self—Archiving)方式实现, 即研究机构或作者,将未曾发表或已经在发表的论文作为开放式的电子档案存储在学科知识库(Disciplinary archive)或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中。OA仓储可以存放各个学科的研究资料、学术论文、技术报告、实验数据等,一般不实行内容方面的评审,只要求作者提交的资料基于某一种特定格式或标准并附合一定的学术规范,其目的在于研究资料的共享与长期保存。其实质是一个数字化档案库。所以,参与度比较容易,可以独立创建,也可以独自进行一些常规性的限制。
3.1.2积极加入开放获取运动
建立机构数据仓储系统并对外开放是图书馆加入开放存取的具体体现。如今,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都在借助现代化的知识管理技术与先进的信息组织收集相关的学术信息,建立独具特色的信息数据库,并以网络的形式进行发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图书馆以此为基础,联合起来,建立开放存取联盟,以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做辅助工具揭示服务内涵,实行联邦检索等,广泛迅速地推动学术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3.2培养创新意识,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发表《图书馆服务宣言》:把图书馆服务放在首位,“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与信息中心,图书馆以公益性服务为基本原则,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为天职,以读者需求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由此可见服务是图书馆的价值体现,传统服务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开放存取环境,改变服务理念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
3.2.1服务手段智能化
自从人们利用网络以来,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开放存取运动兴起后,整个互联网成为一个通用的信息交换媒介。以印刷文献为主导的传统服务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图书馆要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进行文献信息开发与整合,加强计算机技术在服务中的应用。首先建立起自动采访系统,用户通过客户机、手机登录图书馆,进行图书文献的推荐、评价及建议;利用智能系统,与用户进行互动,使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使用者,又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通过动态的、广泛参与的技术使图书馆信息资源有序化、有效化。
3.2.2服务范围扩大化
在传统观念上讲,每个图书馆都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服务群。但是,在网络时代信息获得的多渠道,要求图书馆拆除“围墙”,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扩大服务范围,开展特色服务、定制服务、跟踪服务等。以此来突显图书馆的针对性、特殊性、专业性。
3.2.3服务方式知识化
知识服务是基于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具体要求而开展的服务,开放存取要求馆员既是读者服务员、信息处理员,又是学科信息员、知识导航员。形式上为用户检索、传递文献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内容上以馆藏资源、网络为基础建立高效的知识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专业的、方便快捷的个性化服务。
4了解国内开放获取的发展,向读者及时推荐OA资源
随着人们对开放存取认识的逐渐加深,不少信息机构、图书馆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加入开放存取,探索和研究开放存取在信息传播、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15%的学术成果在互联网上开放存取。但是,在学术研究比较集中的高校至少有70.08%的读者没有听说过OA资源。图书馆及其馆员要积极向用户宣传和推荐OA资源,鼓励应用OA资源。在图书馆网页建立OA资源链接,对用户开展利用OA资源的培训活动、举办讲座,编发宣传资料等。让读者拥有开放存取理念,并积极加入。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快图书馆信息资源开放获取的速度,另一方面也能激发科研工作者加入开放获取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雷.我国开放存取资源研究状况分析[J].国医信息,2012(8):44-45.
[2]黄原原.开放存取学术资源分布及利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0(5).
[3]徐珂玮.平等服务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2):49-51.
[4]初景利,吴冬曼.图书馆发展趋势报告(三):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3):3-9.
[5]金鑫,李雪娇,吴靖.中文OA期刊影响力调查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2(11):74-78.
[6]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6).
(编校:严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