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形声字之形体结构说略 |
范文 | 韩万仕 【摘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探究梳理中有“优美的汉字”教学内容,在谈到汉字形体结构构成时,我认为不详尽,就形声字结构而言讲得简略,对此内容应该专列章节,详尽例释。形声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并不固定,其结构有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下面就分谈两种结构,以便学生掌握。 【关键词】形声字;结构;教学 【中图分类号】H123 【文献标识码】A 一、一般结构有六种类型 (一)左形右声 河城松铜。又如:“江”,《说文解字》说:“,从水工声。”“梧”,《说文解字》说:“,从木吾声”,“慢”,《说文解字》说:“,惰也,从心曼声。” (二)右形左声 雄鸠攻郡。又如:“巧”,《说文解字》说:“,技也,从工丂声。”“嘏”,《说文解字》说:“,大远也,从古叚(xiá)声。”“放”,《说文解字》说:“,逐也,从攵(pú)方声。” (三)上形下声 藻露箕管。又如:菌,《说文解字》说:“,地蕈也,从艸囷声。”雹,《说文解字》说:“,雨冰也,从雨包声。”篆,《说文解字》说:“,引书也,从竹彖声。” (四)下形上声 娑案臂臀。又如:姜,《说文解字》说:“,神农居姜水以为姓,从女羊声。”棠,《说文解字》说:“,牧曰棠牝曰杜,从木尚声。”裘,《说文解字》说:“,皮衣也,从皮求声。” (五)外形内声 圃阁衮裹。又如:囿,《说文解字》说:“,苑有垣也,从口有声。”闽,《说文解字》说:“,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 (六)内形外声 闷辩凤风。又如:闸,是《说文解字》说:“,开闭门也,从门甲声。”雠(chou),《说文解字》说:“,从言仇声。”闻,《说文解字》说:“,知闻也,从耳门声。” 第一种是基本形式,第二、三、四中也很常见,第五、六中是少数。 二、特殊结构有三种类型 (一)形旁、声旁居于一隅的 形声属于一隅的,有形占一角,声占一角两种情况。 1.形占一角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形在右上角的 如“匙”,《说文解字》说:“,匕也,从匕,是声。” (2)形在右下角的 如“塍”,《说文解字》说:“”,稻中畦也,从土联声。”“赖”《说文解字》说:“”,赢也,从贝刺声。”“修”,《说文解字)说:“,饣也,从彡攸声。”“佞”,《说文解字》说:“,从女仁声”。 (3)形在左上角的 如:“荆”,《说文解字》说:“”,楚木也,从艸刑声。” (4)形符在左下角的 “颖”,《说文解字)说: “”,水出颖川阳城,乾山东入,从水,顷声。”“式”,《说文解字》说:“式,法也,从工弋声。” 2.声占一角有以下几种情况 (1)声旁在右上角的 如:“徒”,《说文解字)说:“,步行也,从辵(chuo),土声。”如:“爬”,《说文解字》说:“,从爪,巴声。” (2)声符在右下角的 如:“寐”,《说文解字》说:“,卧也,从寐省未声。” “旗”,《说文解字》说:“,从方人(yan)其声。周礼曰率都建旗。” (3)声符在左上角的 如“歸(归),《说文解字》说:“,女嫁也,从止,从婦省,追(dui)声。” (4)声符在左下角的 如“巍”,《说文解字)说:“,高也,从嵬,委声。”有的文字学家把“匙”“爬”,这种形占左上,声占右上称为左右结构。为“岭”“江”这种结构(左右)严格区分开来,更好利于中学语文教学,还是称之为特殊结构为好。 (二)亦声、省形、省声 因分析其结构,亦声可以不讲,但为了和“三说”不分开来,姑且说一下,也有助于分析字义的好处。 1.亦声 《说文解字》:“从某某,某亦声。”即所谓的“形声兼 ?会意”,就是有的形声字的声符兼有表意的作用。我们把这种形声字叫亦声字或右文说(声符表意说)。如: 娶:《说文解字》说:“,从女,从取,取亦声。” 婚:《说文解字》说:“,从女,从昏,昏亦声。” 禮:《说文解字》说:“,履也,所以事神致褔也。从示从豊,豊亦声” 由此可见,我们在教学形声字时要打破过去认为形声字只有形旁才表意的陈旧观念。 2.省形 《说文解字》:“从某省,某声。”就是为了保持字形简化和匀称。而省略形声字意符的笔画。如“考”,《说文解字》“ 老也,从老省丂(kao)声。”就是说,“考”字是以“老”为旁,以“丂”为声旁的形声字,但形旁“老”省去了下面的部分。 星:《说文解字》说:“,从晶省,生声。” 弑:《说文解字》说:“,从刹省,式声。” 省形的形声字少,多数是为了删繁就简。 3.省声 《说文解字》:“从某,某省声。”就是为了保持字形完整和匀称,将字的声旁部分省略了。省声的字较多,有以下三种情况: (1)把笔画繁多的声旁省去一部分 如“恬”,《说文解字》说:“,安也,从心,甛省声。 ? ? “鲜”,《说文解字》说:“,鱼名,出于貉国,从鱼羴省声。” “家”,《说文解字》说:“,居也,从宀豭省声。” (2)为了保持匀称的结构 如:“岛(島)”从鸟省声。 (3)声旁和形旁合用部分笔画或偏旁 如“疫”,《说文解字》说:“疫,民皆疾也,从疒役省声。“,《说文解字》说:“小腹病,从疒,肘省声。” 但是,《说文》中有些所謂“省声”“省形”字时要认真对待的,清人段玉裁曾指出“许书延言省声多有可疑者”,只要参照古文字的形体就能清楚地看出。例如: “龍”(龍),《说文》:“,从肉飞之形,童省声。”其实它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并非“童省声”。 形声字的偏旁的作用在于指示义类或标明读音,如果省去了一部分,它们作为偏旁的作用就值得怀疑。《说文》错误的原因,除了许慎对某些字的字体结构分析失误外,有些可能是后人由于不明古音或古义失传而妄加改易的。这是中学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掌握了这点还不够,有些形声字,如“唐”“责”“年”等可能难辨认它们是形声字,其结构就更难分析了。所以,要准确分析形声字的特殊结构还要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规律。 (三)汉字形体演变使形声字结构变化 汉字书写形体的变化,使本来是形声字的也变得与形声字面目全非。这里有几种情况: 1.因书写形体的演变,导致形声字结构特殊并且使形声字形两旁严重变体。 如:“年”,《说文解字》说:“,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季。”小篆写上部是禾形,下部为千声,现在的楷书已分不出上下结构的样子了。再如:“甫”,《说文解字》:“,原从用,父声。”现在已浑然一体。 2.有的形声字由于声旁和形旁搭配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异体字。 如“略”,还有上下搭配写成“”的。有时由于声旁和形旁搭配的位置而异,形成了不同的形声字。 如“吟()”与“含()” 、“怡()”与“怠()”、“叨()”与“召()”等。 3.汉字由繁体走向简化,现在通行的简化字,有的用简单的符号来代替原来的声旁。 如“漢”,《说文解字》说:“,漾也,东为沧浪水,从水漢省声。“僅”,《说文解字》说:“,材能也,从人堇声。”“難”,《说文解字》说:“,鸟也,从鸟堇声。”“漢”“僅”“難”现在简化为“汉”“仅”“难”,都是用简单的符号“又”代替原来的声旁作为偏旁。 (编辑:马梦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