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重构讲评课堂 提高习作实效
范文

    林雅斌

    【摘要】长期以来,老师们基本把指导、批改、讲评作为习作课的三要素。有的老师在作前指导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学生写出来的习作却大同小异;批改习作时圈圈画画,眉批总批,认真阅读领会的学生却为数甚少;而作文讲评在他们看来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讲评时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如何讲评才能促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关键词】讲评;习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在实践中认识到,讲评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上好讲评课能切实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它能使习作指导有宽度,得以扩展延伸;使批改工作有温度,学生容易触摸;使习作教学有厚度,为学生今后的作文搭桥设架。本文以《特别的? ? ? 》和《难忘的同学》为例,提出习作讲评课中的几个转变,力求通过讲评课堂的重建,给学生带来真切获益。

    一、变“浮光掠影”为“有的放矢”

    有的老师上习作讲评课时,对学生习作未能深入研读、缺乏精心备课,讲评时没有章法,敷衍了事。课堂上往往用“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不够具体、描写不够生动……”这样笼统抽象的评价,不能指明具体的修改方向,小学生囿于认知水平的限制,理解未必到位,也就不能激发他们的修改欲望及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因此,作文讲评要做到有的放矢。老师批改时要吃透教材和学情,寻找学生的共性问题,确定一两个较为突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

    在批改习作《特别的? ? ? ? 》时,经过反复细读,笔者发现虽然大部分同学能准确无误地抓住题眼“特别”来选材,但部分同学的习作出现选材雷同的现象。全班52位同学,有20位的选材和生日、礼物有关。这样的选材虽然有些大众化,可也说明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笔者没有一味地否定他们的选材,而是通过讲评让学生领会如果选材无法脱离俗套,那就要有崭新的构思吸引读者眼球,要争取做到去俗出新,这就是这堂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点。所以,笔者努力让学生发现雷同中的新颖:

    师:很多同学的选材都是过生日、收礼物……这样的生日让我想起一句话——“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同样是写过生日的题材,有的同学巧妙构思,给读者带来不一般的感受。(出示文章脉络)

    《特别的礼物》

    第一段:母亲节快到了,我想送礼物给妈妈。第二段:我把礼物塞进信封,送给妈妈,妈妈说很喜欢。第三段:揭秘我送给妈妈的是什么礼物——兑换券。第四段:爸爸也想要这样的礼物。

    师生点评:多数同学写生日收到礼物,但赵汉钦同学逆向思维,给妈妈送礼物,这就是同中求异了。

    《特别的生日礼物》

    第一段:我满怀期待地等着爸爸送我的生日礼物。第二段:我的生日礼物是四轴飞行器。第三段:爸爸教我玩飞行器,突然发生了事故,是爸爸的双手保护了我。 第四段:爸爸的手流血了,他却说不要紧。第五段:我体会到:这个特别的生日礼物是父爱。

    师生点评:这篇文章让人有峰回路转的感觉。写完第二段,作者笔锋一转,接下去发生的事情让人意想不到。第五段和第一段相呼应,作者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师小结:所以,选材很重要,好的选材是文章的基石;如果选材一般,但有巧妙的构思,同样能吸引人的眼球。

    二、变“吹毛求疵”为“惺惺相惜”

    有的老师讲评时为了省事,会选择一篇问题较多的文章,请学生谈一谈这篇文章的不足之处。于是,学生便会侃侃而谈,甚至是“鸡蛋里挑骨头”,这些写作能力有待提高的同学可能自尊心受到伤害,从此对习作敬而远之。

    因此,讲评课中,老师们立足于“面向全体,鼓励为主”的原则,在认真研读学生习作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力争每一位学生习作中的闪光之处都得以展现,达到以点带面,引发触动和改进的效果。如在《特别的? ? ? ?》习作讲评课中,笔者设计了“最美题目”“美句赏读”“佳段赏析”“最佳构思”“美文鉴赏”等环节,大量地展现学生习作中的精妙点滴,笔者和同学一起品味美读,让每位作者的闪光点都得到赏识。有的同学谋篇布局方面有独特之处;有的文章题目取得好;有的某句话描写非常生动某个词语用得非常传神;有的同学有让人为之一亮的精彩片断描写……学生在相互赏识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对写作的热爱之情被激发出来,为习作修改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三、变“纸上谈兵”为 “实战演练”

    只评不改假把式,又评又改真提高。只有让学生在习得方法后动笔修改习作,学生才会有深体会,真进步。虽然讲评课以“正面鼓励”为原则,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以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指出并指导修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同学》习作中,对人物的描写不够传神、不够具体是学生的突出问题。出示了一位同学描写的班级辩论赛的片段后,笔者没有直截了当地请学生来评议这段话的不足,而是请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上去思考:“作为读者,看了这段话,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吗,你还想看到怎样的情景?”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想看到这位同学当时说了什么,有的说想看到他的神态、动作,有的说想看到反方辩手的反应……这样委婉的方式保护了作者的自尊,吸引作者愉快地加入到讨论中来,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接收了同学们提供的信息,明确了修改的方向,从而达到愿改会改乐改的效果。

    接着,笔者请全班学生当场练笔,把例段加以修改和完善。在巡视中,笔者发现多数同学掌握了修改的方法,能独立修改片段,补充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旁觀者的反应……大部分同学的描述生动形象,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一些习作困难生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最后笔者要求每一位同学结合课堂上的收获,全面修改自己的习作。在这样的一次次螺旋式上升的训练中,学生的修改能力和习作水平切实提高了。

    四、变“教师本位”为“顺学而导”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习作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因此,讲评课不应由老师“一枝独秀”,应该让学生“百花齐放”,要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让同学们自己发现优点,评点不足,提出建议,做讲评课的主人。但是,让学生掌握评改的话语权,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应积极参与并高屋建瓴,为学生指点迷津,传授方法,使学生习得写作的方法技巧。如《难忘的同学》讲评课中,笔者出示了一位同学的开篇与结尾:

    (开篇)在小学六年的朝夕相处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班的活宝——陈哲延,他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不少的麻烦,不信你往下看。

    (结尾)这个活宝陈哲延可以用一首歌的歌名来形容,那就是——“让我欢喜让我忧”,他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学生对这个片段进行了评议,认识到好的开头结尾要做到点明中心,前后呼应……乍看之下,这个环节已经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了。但笔者并不满足于此,又出示了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从网上摘录而来,有多位学生使用)。笔者再一次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这段话做文章的开头好不好呢?在一次次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习作的认识上了一层楼:虽然网上摘录的段落在语言上更加优美,但千篇一律,没有个性,不能体现出所描写同学的特点。由此,学生知道了别人的作品可以借鉴,但不能一味照搬,一定要在借鉴中有创新,体现自己的特色。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笔者认为,讲评课中的这些转变就如春风般悄悄地拂进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在习作修改时有“法”可依,有“路”可循,写作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静.习作指导要在“评”上下功夫[J].新课程(小学),2018(11).

    [2]沈立文.小学习作指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