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部编本背景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初探 |
范文 |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重要的能力来源,是一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2011年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其中对初中阶段的要求是“有目的性的自己进行阅读,广泛阅读,阅读总量不少于一百六十万字”。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3-0086-02 【本文著录格式】王小艳.基于部编本背景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初探[J].课外语文,2020,19(03):86-87. 众所周知,学习要一步步来,万物皆有本,学习的知识在课本上,只有立足于课本,才能逐渐成长,逐渐学到新的知识,本文就部编本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整部书阅读教学进行探讨。 一、阅读对初中语文作文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对于语文阅读而言,一旦学生丧失了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学将会很难继续进行下去。优秀的课外读物能够很好地创设情境,通过情境的构建,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和直观地融入进去,感受语文阅读的奥妙,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有益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生活的能力 语文学科的学习,最终是要服务于我们生活的,许多课外阅读喜欢从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入手,展开实验,这样才能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语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语文阅读尝试着用课本中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想不明白的事情,实现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符合语文作文规律和原则。 二、当前语文教学中所遇的问题 (一)不够重视学生在文本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当前,我国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还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在基本教学模式上,并没有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许多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师大多是满堂灌,而缺少引导学生去深入感悟和体会语文阅读的美妙,这样一来,即使教师使用再多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学生恐怕也很难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因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缺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鼓励和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自己的思考和想象。 (二)语文阅读教学过于形式化 许多教师过于注重对教学的形式和手段进行创新,而忘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和出发点。对语文教学来说,要生动,但是不能太过于生动。现在多媒体技术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许多学生在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下,也被激发出了一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但是,如果教师过于依赖通过多媒体进行文本阅读的教学,希望以此大大提升学生的兴趣,其结果往往不理想。因为语文教学不是简简单单通过几张图片,一段视频或是音频就可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的讲解和引导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必须要能够深刻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根本,不能过于偏向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形式。进而导致形式大于内容,喧宾夺主,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语文教学中,如果想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领会一篇文章,阅读方式的创新和丰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让学生自己在课下或课堂对文本进行默读或是朗读,这样的阅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文本阅读兴趣而言,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可以是默读,在脑海中对文本着力创造的画面进行想象,也可以是在课堂上朗读,通过一种声音上的抑扬顿挫来揣摩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总之,阅读方式万不可一概而论。 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一)培养兴趣 兴趣的培养对于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要结合这一阶段中学生的猎奇心理,涉及多种丰富的教学活动,实现对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提高。比如在进行课文《金色的鱼钩》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为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设计悬念和疑问的方式来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提升。例如从题目入手,教师可以问学生:你們见过的鱼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这里的鱼钩会是金色的呢?引起学生主动去阅读课文和探索答案的兴趣。接着,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或者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对这篇课文进行角色扮演,更好地体会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实现对课文的更深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思考,要引导学生不断去感悟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主旨。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革命火热斗争年代,一批批平凡的人投身革命,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样一种金子般的品质。总之,教师要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加强文本交流和互动 当前在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几乎是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在下边听,缺少机会去和老师进行探讨交流,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时期,教师应该充分抓住这一阶段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比如设置悬念、疑问,让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会这样”或是思考“究竟该怎么办”,激发起学生对文章进行探讨和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接着,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以问题为导向,进而对文章展开交流,鼓励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接着,教师可以走下讲台,到每一个小组前,充分听取每组中一些比较有创意的想法,教师要对其进行评价和指导。这样就可以实现较适合学生的双向互动。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小组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也极大地鼓舞了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总之,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一些平时在课堂上不太敢积极发言的学生也能够在小组交流中畅所欲言,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进而充分激发出学生的热情,提高他们进行阅读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水平。 四、激发初中生教学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探讨 情境教学法是近些年来被教育学界提及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对于语文,情境教学法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所谓情境教学法,首先是教师先通过各种方式展示文章,教师发表自己读后的感悟和想法。接着,教师要运用恰当的语言,向学生描绘一个文本所构造的意境。例如在进行初中课文《天净沙秋思》的讲解时,教师要注重对于文本所营造的情境的描述和创建,这篇文章中,遣词造句是非常优美的,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制作一张精美的PPT来展现一幅荒凉古道,枯藤老树,漫无边际的黄沙,几户人家扎根在那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接着,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可以请人或者亲自朗诵课文,而其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想象。最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把脑海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总之,在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这篇课文时,一定要注重构建一种情境和画面,才能更好地使学生领悟到这篇文章的意境美,培养和陶冶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情操。 五、结语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和进行初中年级的阅读能力教学工作,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关系。本文结合我国部编本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提出了以上几点建议,希望能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巩雪茹.浅谈新时代如何提升中学语文教学水平[J].西藏教育,2016(12). [2]侯志利.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战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