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古诗文教学与家国情怀熏陶 |
范文 | 我国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在祖国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更需要传承与发展。在初中,做为传统文化表证最突出的古诗文,教学中我们教师除教授基本知识外,更要融入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怀,让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人。 一、古诗文中的爱国情怀 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为了国家的安定与统一,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维护,对初中生有必要从小灌输热爱祖国的思想,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尽自己之力。可以说爱国主义是一个人的最伟大情怀,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国家与文化都不爱,那么这个人就不会做出一番大事业。初中语文中的很多古诗文,都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比如说《过零丁洋》,诗歌体现出的爱国热情、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正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所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给学生传达出一种强烈而积极向上的爱国情怀。在教学中给予适当开掘与引领,就会深深影响每一个学生。 二、古诗文中的人间真情 在文学作品中,亲情、友情、爱情是一个个永恒的母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是很多初中古诗文中最为突出的一个主题。比如说《秋思》,这首诗马志远从简单的景物入手,通过白描式的景物叠加,给人们传达出一种十分凄凉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强烈的思乡之苦。所以说这首诗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同样需要为学生讲述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特点,在此基础之上,对诗词体现出的凄凉之情,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当时马致远凄凉的心情与思乡之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在学习过程中,诗人对于自己的知己依依不舍,这份纯正的友谊感動天地,他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肯定这份友谊,虽然和好友相隔千里,但是只要心中有彼此,也就“若比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设身处地去感受到这种纯真的友谊,让学生领悟友情的重要与伟大。《明月几时有》这首古诗文是十分优美的,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有情感的进行朗读,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带着这样凄凉的心情来感受这种思念亲人的强烈之感。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唤起学生对人间真情的深切呼唤,让学生做一个有爱的人。 三、古诗文中的忧思精神 我国历代文人,他们都是关注社会的,与当时的社会休戚与共,把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的发展融合到一起,对人生与社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伴随着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比如说,诗人陶渊明,面对官场的黑暗,与自己的理想相违背,他能够遵循自己的内心挂冠而去,去享受自己理想的生活,它描绘了一个人人都羡慕的世外桃源,退居南山之下过隐居生活。陶渊明能够始终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对于阶级社会不公平制度的厌恶和反思,通过隐居的方式来表现对生活美好的憧憬。比如说《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诗反了当时社会的兴衰,通过这首诗能够强烈感受到老百姓的痛苦,阅读这首诗会促使我们深刻反思。 四、做到诗文教学与文化相融合 初中语文教学,想要更好发挥出语文教学的优势,能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那么一定要把古诗文的学习高度重视起来,强化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让他们能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情操,真正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去。 古诗文和我们现在的语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在理解方面就会有障碍,所以说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语文老师能够帮助初中生掌握字词的意思,能够理顺全文,这一环节对于古诗文的理解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这个工作做好之后,那么接下来就需要根据每一篇古诗文的特点以及教学要求,能够有意识地和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比如说《过零丁洋》,这首古诗在学习过程中重点突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领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天祥为何对于死亡如此藐视,能够面对国家利益和自身生死,能够坦然的接受死亡,在祖国和个人利益上能够果断的放下自己的利益。通过这样的古诗文学习,并相机列举一些我们以前学过的历史人物,可以更加强化学生积极的家国情怀。 五、通过古诗文学习实现家国文化教育 在古诗文和传统文化教育融合过程中,我们最需要关注到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强烈,能够真正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怀。所以说在古诗文教学工作中,老师必须要结合每一篇古诗文的情感色彩,教学时进行情境的巧妙设置,让学生能够融入到每首诗作的生活中去,在思想意识上达到共识,重新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习《渡荆门送别》这首古诗时,就需要老师把学生引领到当时的社会环境,真正体会到李白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离开家乡的那种难舍之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有一天离开家乡,去外地进行打拼或者求学,最后可能是什么样的结果,那么如果学有所成对社会和家乡的回报会有哪些。所以说,通过真实的情境来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怀,从而更好地让学生身体力行,去践行积极向上的家国情怀与理想。 古诗文的学习,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适当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初中生能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强大魅力,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对待亲情友情都能够付出自己的真心。另外,在未来的人生追求方面,通过古诗文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祖国建设的洪流中去,对自身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郝佳彤,崔月英,朱红.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5(1):107-109. [2]王定华.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5(9):59-61. [3]秦和.加强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5(1):7. [4]陈家球.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5(23):80-81. [5]郝佳彤,崔月英,朱红.对于古诗文的课程教学落实好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任务[J].教育探索,2015(1):237-249. [6]王定华.整体上分析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5(9):59-61. [7]秦和.语文古诗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注意问题及事项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5(1):72-80. [8]陈家球.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体现[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5(23):820-831. 罗德媚,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教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