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贴近生活,培养应用意识
范文

    徐兴明

    摘 要: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应用生活化教学手段渗透核心素养已成为新的教学发展趋势。本文简单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渗透原则,重点从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数学能力四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应用生活化手段渗透核心素养,以供诸位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核心素养 策略

    新课标强调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明确指出要推进课堂教学生活化,拉近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距离。那么,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如何应用生活化手段渗透数学核心素养呢?以下就是笔者对此的分析与论述。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渗透原则

    1.真实性

    遵循真实性原则,就是借助生活中的常见场景或物品,为学生营造真实或者是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或者应用,从而建立学生的数学意识。比如说,在角的认识教学中,给出一些常见的校园生活图片,圖中包括跳绳的学生、做伸展运动的看门老大爷、疾步前行的教师,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然后用色线标示出图中的角,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角,让学生了解角在生活中的体现,由此引入角的认识教学[1]。

    2.全面性

    遵循全面性原则,就是从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渗透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数学能力等数学素养。例如,在图形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画图、折叠等过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渗透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形象与抽象思维、数形结合方法、解决问题意识。

    3.层次性

    遵循层次性原则,就是按照“意识——思维——方法——能力”的顺序,根据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与经验,逐层递进地渗透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认识多边形教学中,先回顾整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分类,建立学生的分类意识;再向学生展示各种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从这些图片中抽象出图形,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然后出示图形模型,进一步熟悉图形各部分知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最后给出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升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准确性

    遵循准确性原则,就是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如删去过于繁琐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间、优化教学方法,着重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凸显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例如,在三位数与两位数乘法教学中,适当减少运算法则讲解时间,增加运算训练时间,强调学生对运算法则的掌握,并采用小组竞赛游戏的方法开展运算训练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化归方法进行计算,凸显学生对化归方法的理解学习,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与合作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

    1.挖掘生活化素材,建立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是天然的教学素材库,其中存在可用于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素材。为了拉近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建立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教师需要挖掘生活化素材,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例如,在方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生活中的路线图为教学素材,让学生观察路边或者地铁上的交通路线图,仿照其绘制出自己上学的路线图,并说一说自己上学的方向是怎样的。又如,在小数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超市货架上货物的价格标示,以此为教学素材,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小数,让学生感受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2.创设生活化情境,发展数学思维

    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会对周围熟悉的事物保持较高的兴趣,也会对不熟悉的事物产生较强的好奇心。为了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需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对生活的感性认识中产生理性认识。例如,在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如下生活化情境:“(出示某市某个月的天气情况图)天气是阴晴不定的,有时候第一天是高达三十多度的晴天,第二天就变成了阴天。你能说一说这个城市这个月晴天、阴天、雾霾天、雨天等天气各有多少天?你怎么才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现出来?”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3.开展生活化活动,掌握数学方法

    生活化教学的视角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通过开展生活化的活动,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例如,在小数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如下生活化活动:以讲桌作为“超市”,以教室中的水桶、粉笔、黑板擦、桌子、椅子、课本、文具盒、笔等作为商品,给出商品价格,与学生共同扮演超市售货员、收银员、客户等角色,让学生自由发挥,完成购买、计算、付款、找零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小数的运算方法。

    4.解决生活化问题,提升应用能力

    数学能力,尤其是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也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为了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达到数学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强化问题训练,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化问题。至于问题训练方式的选择,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而定。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手段渗透核心素养,教师应当在遵循真实性、全面性、层次性及准确性原则的基础上,挖掘生活化素材,建立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设生活化情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展生活化活动,促进学生掌握数学方法,强化问题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从而逐步实现核心素养的渗透,推进课堂教学生活化。

参考文献

    [1]郭财红.“生活即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J].江西教育,2018(06):71.

    [2]袁利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1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