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作文教学点滴谈
范文

    王玉莹

    摘 要:作文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工程,特别是小学作文为基础的教学工程。如果学生在小学教学中作文的兴趣,作文技巧,乃至遗遣词造句、知识积累等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挖掘和发挥,将涉及以后各学科的正常发展,涉及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笔者就以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班级教学中开展和实施作文教学新举措。

    关键词:作文教学积累情趣

    一、以“读”促积累

    我认为,一个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不是天生所有。當我的每个人最初在张口说话时,不是脱口而出,而是咿咿呀呀!大人们说什么,我们学什么,多少次反复训练,我们终于学会了“爸爸、妈妈……”写作也不例外,起初,我们要学着别人的语言、文笔,写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只有这样循序渐进,达到熟能生巧之后,我们才会放弃拐杖,独立创新自己的思路、方法和文笔。基于以上原因,我把课外阅读知识当作学生写作时的拐杖,让学生借助这根拐杖,猎取阅读中的大量辞藻,语言之精华,锻炼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判断力。人常说,拾到篮里都是菜,当学生把大量的课外知识深放自己的大脑之后,进行酝酿与加工,再创造出自己的作品。如学了《海伦·凯勒》就应走进她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就应该涉入《水浒传》;认识了冰心老人,就应阅读她的《再寄小读者》《繁星·春水》。认识了司马迁,就应走进其巨著《史记》……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和认识课内知识,并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在名家的精神熏陶下健康成长。

    二、以“导”促激情

    有了丰富的语言积淀,进一步加强作文技巧,方法的指导和渗透。这需要教师在“导”上下功夫。如何实施和体现“导向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我的语文课堂,另一方面体现在作文课。前者显然比后者更重要,在学习课文时,针对课文所具有的写作特点,教师应给予点拨、渗透,甚至随机动笔训练。久而久之,学生无形中掌握一些方法,点滴积累起来的写作知识要比刻意灌输这类知识要奏效多啦!人常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不流,无以成江河。不管是写作知识,还是语文知识,都应体现在每一节课堂,每个年级段,只有从小处着手,趁早着手,才能做到闲时收拾,忙时用。

    针对作文课,我又是怎样“导”,“导”什么,我觉得现在学生口才都不错,再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所以言语表达对小学生来说不是作文中的阻力,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写作中写出心声,写出真情。此时,教师犹如乐器手,用自己的智慧弹奏学生情感之心弦。让学生的喜怒哀乐随着文章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更真实、更生动、更充实。

    1.谈话激发情趣

    如:我在指导《我长大了》这篇文章时,没有急于讲怎么写,写什么,而是讲《童年的馒头》这样的故事,由于故事主人公年龄、思想、行为和在座的学生一般大小。听着听着,学生似乎感觉讲自己的故事,都显得很入神。讲完后,再剖析人物形象一环节,在交流和表达中,再次留给学生自由思索和遐想的空间,由此及彼,由他人想自己,这是故事促发的效应,当学生情感闸门慢慢开启时,当学生的思绪驰骋在昔日的生活时,教师顺势引导,鼓励学生讲自己的故事,当时,学生在交流中有的讲在广场走失,有的讲欺骗家长讨要钱……真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

    2.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创设情境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司空见惯,而且很奏效。作文教学更应该发挥其效应作用,如《礼物》,一次作文指导中,我课前为学生特意准备一份礼物,但神秘地装在包里。走在教室,我启发学生猜礼物、找礼物,经历了一番争论之后,我拿出礼物,一层又一层的打开礼物,在看礼物过程中,学生充满了好奇和激动,最后品尝礼物中,再次使学生激情亢奋,激动不已。当时那篇文章效果很好。

    3.亲身实践激发情趣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更好地用自己的笔墨抒写生活。为此,我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在校内外多参加生活实践。而且在这方面,多次布置最贴近学生生活、最容易操作的作文内容,如《包饺子》《大扫除》《乒乓球大赛》《养花》等。

    我们教学中经常叹息学生提笔难或笔下内容空洞,有骨无肉。但我认为,学生的生活如此多彩,其情感世界又很丰富。看来不是写不好,而是没引导好。要写得好,教师应导得好,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作文内容,学生兴趣,生活环境和条件等因素的整合,找激发情趣的切入点,一旦方法奏效,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是积极乐观的,作文自然不愁没有真情实感。

    三、以“练”促效果

    当然,开展课外阅读,积累丰富知识,采用多种渠道引领学生情趣。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但怎样才能把吸收到的知识与方法转化为自己写作的技能呢。这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有长期的教学中,我深深感受好作文是练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在“练”上下功夫,结合自身教学我浅谈以下几点:

    1.练写日记。最初练笔,结合学生的实际,无论从篇幅长短,还是素材取向,教师都应放宽尺度,先让学生动起来,如动手写,动眼观,动脑想,甚至动手做。写日记是练写文笔的最佳途径,每天收集资料,每天整理资料,每天积累与提高。只要坚持做,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不是最关键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年龄认识水平的提高,学生会更好地把握写日记这一训练。当升入高年级日记被小练笔所代替,如果学文中有感受,学文后有想法,都随机让学生提笔抒写,当然课外的丰富活动,迷人风景,更应该把参与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的体验与抒写。

    2.练写情感。我们时常在教学中有这样的感受看似一般的学生,有时作文本上会出现令人感动的文章,当冷静下来反思,才知道,学生之所以这样成功是因为他写的是自己,写的是真情实感,写的是活生生的事实。这也是因为学生是单纯的,是真实的。抓住这一契机,我们教师应引导写情感,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只有这样,真挚的情感,亲身的体验,才能酣畅淋漓地表达给读者。

    3.练写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节假庆日场面欢乐,繁华闹市富饶田园,还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等等都蕴含着无限的情感,教师应教给学生写作内容,提供写生活的素材,让学生在有的放的引导中,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并因此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以上是我实施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独到的见解,只是平日教学的拾零,点点滴滴,真真切切。不足之处,希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