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妙笔生花 写出文采 |
范文 | 【摘 要】本文阐明文采的内涵、意义,分析写作缺乏文采的原因,提出作文要有文采就得锤炼词语使贴切生动、妙用句式使章法灵活、恰用修辞使用词灵动、丰富意蕴使思想深厚;以例讲解富有文采的作文方法,分析学生例文,总结文章的得失,并提出升格建议。 【关键词】高考作文 文采判断标准 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B-0097-03 在高考新课标卷语文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有文采”被明确为发展等级评分的四项标准之一。在此笔者试图解读高考作文“有文采”的判断标准,分析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缺少文采现象的具体原因,提出增加作文文采的方法,并通过对优秀例文的赏析和升格建议,使教师进一步掌握“文章有文采”的教学操作技能,使考生更加明了“有文采”的真谛。 一、文采的内涵、意义及写作缺乏文采的原因 (一)什么是文采 文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华丽的色彩”。现多用来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一篇文章的文采主要通过其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在新课标卷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发展等级列出四项评分特点: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其中,有文采又分有四条标准: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但文体不同,文采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记叙文侧重通过具有现场感的语言描写,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发人深思的生动画面中;散文侧重用清新流畅自然的语言描绘生动的形象,表达深远的意境;议论文侧重概括性的语言与具象性的语言相结合,体现语言的思辨力度。 (二)文采对一篇美文的意义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令人赏心悦目。在新课标卷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基础等级提出“语言流畅”标准,发展等级则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有文采”。对考场作文而言,语言有文采是获取高分的关键因素。如果缺少文采,那作文中无论多么精妙的构思、深邃的思想,读者也无法获得美的享受。在高考作文评卷实践中,在审题、结构、内容等方面不出现原则性错误的前提下,语言的文采往往能成为影响作文得分的最主要因素。当然,任何作文都应该是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统一体。如果只有语言形式美,而语言内容浮夸失真或支离破碎,那么,对作文其他要素的追求也就失去依托和意义,此时的“文采”也只是“徒有其表”,是一种“假文采”。 (三)写作缺乏文采的原因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从学生作文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他们在作文思想意蕴方面存在不足。学生作文缺乏文采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无视作文表达的具体需要,直接套用或完全照搬,导致词不达意,语言内容与题意脱离。二是欠缺锤炼语言的方法和技巧,通篇大白话,语言单调、不顺畅,句式单一,缺乏修辞手法。三是忽视对思想文化底蕴的挖掘和提炼,语句缺乏意蕴和哲思,导致语言欠缺表现力,作文欠缺气势和说服力。 二、如何做到有文采 (一)锤炼词语,力求贴切生动 首先,重点锤炼动词、形容词、修饰词、叠词、叠句,准确生动描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及人物性格特征;使用具有现场画面感的词语,再现当时的场景,使人如身临其境。此外,数词或虚词的恰当使用,也会对作文有画龙点睛之妙。其次,在使用排比句时,如能锤炼每个分句句尾的词语,使这些词语韵脚相连,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会更添文章典雅之美。 (二)妙用句式,力求章法灵活 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灵活选用句式。对称句,可以使文章结构工整美观,对比鲜明。复句,可以使文章逻辑严密,思辨性强。长句,表意严谨精确,节奏舒缓;短句,表意简洁明快,结构紧凑。整句,用于列举事例,句式整齐;散句,富于变化,比较灵活。文言句子,富有雅致音韵美;白话语句,通俗晓畅易懂。另外,还可适当变换陈述句为祈使句、反问句或感叹句,一改波澜不惊的表达,增强文章情感感染力。除灵活使用各种句式外,学生还可适当将各种句式有机结合,比如整散句结合、长短句结合、文白句结合、单复句结合、主动被动句结合等,使语言显得既洒脱又精致,既活泼又工整,使文章行文更显灵动多姿。 (三)恰用修辞,力求用词灵动 修辞的种类繁多,有排比、比喻、设问、反问、比拟、对举等。只要运用恰当,都可以使文章文采斐然,增强感染力和增添文化内涵。其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是排比和比喻。比如,排比有几种妙用:可以列举简单意象构成排比,在类比中得出自己的观点,常放于开篇引出话题,使入题自然,形象生动;可以用连续假设句构成排比,正例反说,层层深入,拓展观点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连续运用问句构成排比句,隐含观点,反复发问,增加文章气势和说服力;可以变换时空相互对照构成排比,既丰富文章内容,又在相互照应中突出自己感受;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切入事物不同角度构成排比,既对事物做全面分析,又再现事物具体可感的局部特征,增强文章的思辨性和说服力;可以从不同角度的不同侧面反复设喻,说明同一个事物来构成排比,既对概念进行了阐释说明,又丰富了概念的内涵,使概念的内涵具体可感,增强文段气势。 (四)丰富意蕴,力求思想深厚 文采讲究语言形式美,更强调语言内容深厚。富有思想性、充满个性、意蕴深厚的语言是一篇好文章的靈魂。要做到这一点,在文章中可以多运用体现国家民族文化因子的材料,比如,可以引用诗词曲赋名、名人名言、典故俗语,可以展现富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的民风民俗元素等。同时,学生还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人云亦云,力求有深度的思考、思辨性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以及个性化的表达,彰显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为文章增添文化的色彩与哲思的魅力。 三、富有文采作文的教学例解 (一)题目呈现 有位语文界的长者说:“作文与阅读与生活与生命三者息息相关,阅读是作文的基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命是作文的灵魂。三者的质量决定着作文的质量。”请结合你的实践与体悟,选其中的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主题,文体自选(诗词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二)作文境域 关注身边事、关注身边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生命,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写出真性情的作文,这是新高考改革后作文出题的一个新方向。作文和阅读,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学生来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容易理解。但将阅读与写作上升到生命的高度去理解,就不容易理解了。学生如果平时没有习惯做深刻的思考,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认识浅显化、思考表面化、见解雷同化的问题。创设看似普通的情境、列举寻常事物,考查学生对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最能考察他们真实的思维品质。独特的体验、深刻的思考、个性化的表达,是写好这类作文的法宝。 (三)个性体悟 〖体悟一〗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与写的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兼运用思考之事,皆有关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事。故而相通。”阅读与作文相通,阅读更是写作的基础。 〖体悟二〗生活无处不在,决定写作成败的,不是有没有生活,而是作者能不能彰显自己个性化的生命过程。写作,需要贴近个人的心灵世界,对生活要有一种独特的体察力、感悟力、创造力。 〖体悟三〗生命是作文的灵魂。生命需要相互的感召、激励和感动,哪怕有时生活不是很丰裕也不是很如意,但如果作者能时常情动于心,感发于笔,那么写作也会变得丰富、生动、鮮活起来。生命的真实就是作文真性情的灵魂。简而言之,阅读、生活、生命三者的质量决定作文的质量。 (四)思维轨迹 〖思路一〗选取“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角度构思作文。这是学生最容易想到也是最熟悉的角度。如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都揭示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中我们可以获得写作的灵感,通过阅读可以触发文思。读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读得多了,自然会明白文章如何构思、立意、选材、布局。基于此,选择阅读什么书就显得极为重要。选择经典,是阅读的最佳选择。经典是经过一代代人反复阅读、长期积淀的文化精华。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受益终身。 〖思路二〗选取“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角度构思作文。这个角度,比第一个角度提升一个层次。眼界更放开了,思维更宽广了。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但作文不能总是从书本上搬来素材。丰富多彩的生活,才应该是作文的源泉。对生活独特的感受与思考,必然影响到其作文风格与格局。如生活中的阳光,可以使文章熠熠生辉;生活中的挫折,可以进行反思、警醒以及重新燃起希望。 〖思路三〗选取“生命是作文的灵魂”角度构思作文。较前面两个角度,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构思角度。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就是体验生命的过程。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唯一的,尽管各不相同,但如果你能时常情动于心、感发于笔,那么你的写作也会变得丰富、生动、鲜活起来。生命的真实就是作文真性情的灵魂。 〖思路四〗以其中任一个角度为主,其他角度作为逻辑补充。不管选取哪一个角度为主,都可以兼用其他角度作为逻辑补充,相互印证,层层推进,以增强文章的思辨性和说服力。 四、例文展示 笔绘生活 “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无论是活灵活现的叙述抑或是逻辑严密的议论,都是作家对生活的个性化表达。古有李清照把酒黄昏闻暗香盈袖说愁苦,今有沈从文一隅边城质朴纯真绘爱情。《心灵外史》作者石一枫曾言:“一个作家如果对现实生活都失去兴趣,那便是失职。” 为什么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因为生活是作文丰富的素材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归隐山林的闲适自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后主李煜亡国之君的浓重哀思;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将王维行至边塞时所见壮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些名篇,无一不是取材于作家的真实生活。作文,是对现实生活的影射,总能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清初巨著《红楼梦》,其间对服饰、饮食、亭台楼阁细致入微的描写,给世人尽情展现了封建世家大族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而这却也是曹雪芹对家族没落前无限风光的最深切的祭奠。只有享受过钟鸣鼎食,才能写出《红楼梦》中关乎熠熠发光、纷繁迷人眼的金玉珠宝的故事;也只有经受过人生痛彻心扉的悲欢离合,才能写下贾府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悲剧故事。其实,生活正是我们手执墨笔、挥洒墨迹书写的文章。也许我们难以与才高八斗的大方之家比肩,但也能在作文这一方任由我们豪情高歌的天地,刻印上我们生活的痕迹。 而要笔绘生活,不可或缺的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仔细观察生活中点滴细节,便是一篇佳作的起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遇见的事、结识的人数不胜数。倘若只是走马观花般潦草略过,仅能算是按命定道途度过一生。然而“细微之处见真章”,对生活愈加透彻的感悟,往往要学会有感于尘间不易觉察的蜉蝣微小之事物,如风花雪月,如鸟兽虫鱼。柳宗元探见幽深篁竹之后传来的悦耳珮环音,才寻至清澈见底的小石潭。冷凄环境让他触景生情,临潭赋咏,创作了千古名章《小石潭记》。小石潭或许难遇,但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小景、小感,都值得我们去用心品味。哪怕是明媚晴空中投下的一缕阳光,或是秋风萧瑟中翻飞的一片落叶,都是可引人遐思,扣及心弦的风景。 人们常说:“生活即是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上尽力表演的演员。”而作文就是将名为生活的舞台搬入文字的剧场。生活的汩汩涓流,终会汇聚成巧思妙想汹涌澎湃的怒涛江水,在作文纸上奔腾、沉淀、流远。关注生活,细究一草一木,从中瞥见云间青松、耳闻月下蛙鸣,给作文融入生活之美,划上完美止音。 五、反思交流 (一)例文有文采的体现 这是一篇限时训练的优秀议论文。作者在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取“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一角度立意,虽立意中规中矩,但作者出色的语言功力,令文章文采斐然。 首先,文章采用“是—为—怎”论证模式,论证结构清晰,层层深入。思想的推进层次很明确,语言的逻辑思路很清晰,体现了作者缜密的思维品质,为文章语言的华美奠定了牢固的逻辑基础。 其次,作者善用各种修辞手法,用词生动贴切,句式灵动有意蕴,文字的代入感极强,具有浓郁的“文学气息”。如:“生活的汩汩涓流,终會汇聚成巧思妙想汹涌澎湃的怒涛江水,在作文纸上奔腾、沉淀、流远。”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巧用比喻“巧思妙想汹涌澎湃的怒涛江水”,动词的准确排比“奔腾、沉淀、流远”,文字强烈的现场画面感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跟随“巧思妙想的怒涛江水在作文纸上奔腾、沉淀、流远”。另外,诗词曲赋随手拈来,丰富而典型的事例简繁处理得当,如李清照、沈从文、陶渊明、李煜、王维的例子以排比句式一句带过,精炼简洁,如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柳宗元创作《小石潭记》进行高度概括、精准分析,为文章增添了浓浓的“文学色彩”。 最后,清丽流畅诗意隽永的语言风格为文章增添了文采。如第三段“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是可引人遐思,扣及心弦的风景”的文字,四字句、五字句、长短句、单复句交错变换,成语俯拾皆是。文质兼美、文白相间的语句,自有一种古典雅致之美。诗意化的表达,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和涵养。 (二)升格建议 其一,文章中心句还可以更灵动。例文采用“是—为—怎”论证结构,作者在每一段的首句都采用了指路标式的导引句。这些句子虽可使文章的逻辑轨迹清晰,但也易使文中布局不够灵动。故笔者建议:段落首句,可以换用文质兼美灵动贴切的诗句来代替。 其二,文章思辨性还可以加强。例文是议论文,除了语言形式的华美和语言内容的充实外,语言的哲思意蕴还可以再深化。笔者建议,在论述完“而要笔绘生活,不可或缺的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之后,还可以进一步论述:“生活无处不在,决定写作成败的,不是有没有生活,而是能不能感受到表现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生命过程。如果没有阅读的体验和参透,再怎么去贴近生活也是枉然。写作,需要贴近的是个人自我的心灵世界,对生活要有一种独特的体察力、感悟力、创造力,否则,生活再丰富,你也体验不到感受不深,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枯燥乏味、苍白无力。”这样,文章的思辨性就可以更突出了。 本文专门针对学生作文中“缺少文采”这一突出问题,采用了“剖原因、明方法、找途径、实操练、立修改、促升格、真提高”等具体细致、操作性极强的训练模式,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实操训练中,提供了切实的方法指南。 【作者简介】邓嘉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西特级教师,广西中学语文优秀教师。两次培养出广西高考语文科最高分。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十篇。 (责编 卢建龙)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