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创新探究 |
范文 | 【摘 要】本文阐述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创新的必要性,认为音乐欣赏教育可以培养中职学生的音乐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丰富文化底蕴,提出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树立正确教学理念,展示课程主体优势;建轻松课堂环境,拓展学生想象空间;融入多元教学内容,呈现音乐教学特色;推出新颖音乐活动,激励学生艺术创造;展示多媒体新技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关键词】中职学校 音乐欣赏课 教学创新 音乐素养 【中圖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B-0167-02 音乐欣赏课是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加强课程教学的创新,增强教学实践的效果,是中职音乐教师的工作目标与要求。多年来,中职学校相继开设音乐欣赏、鉴赏类课程,基本实现以课程教学为载体的音乐艺术教育,积极推动了院校课程体系的健全,帮助学生在接受音乐艺术的熏陶中提升审美能力、塑造品格、提高素质。然而,中职音乐欣赏课现阶段的教学仍存在很多不足,从学校实际出发,加强教学创新实践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需要。随着国家教育部门相关教育政策和工作指导文件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及教育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音乐欣赏课程成为中职学校强化学生综合素养培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上的艺术体验,不仅能够感受音乐语言的魅力,而且可以持续提升音乐艺术审美能力,有效发挥音乐对个体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最终提高学生个体素质、提升人格及思想道德境界。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应该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与时俱进掌握教学规律,在教学实践中加强教学创新。 (二)提高教师音乐教学效果的需要。从现阶段中职学校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来看,不少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尚不清晰,简单地将学生的音乐素质看作学生的天赋本能,而不重视在后天教育中加以引导和开发。教师自身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并不一定突出,对音乐艺术的综合理解也并不一定深厚,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无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学习兴趣,很多教学并没有围绕应有的主题进行必要的活动组织,降低了教学效率。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应加强教学创新实践。 二、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 (一)树立正确教学理念,展示课程主体优势。中职学校音乐教师一是要正确认识开设音乐欣赏课的目的,理解和贯彻好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到音乐作为人文精神沟通交流载体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接触音乐艺术,发现音乐美,发挥音乐欣赏课的应有优势与价值;二是要清楚音乐欣赏课的开设并不是为了让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成为专业音乐人士,而是要让学生在较为紧张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可以找到转换思想、扭转心态、调整情绪的路径,让学生不断积累艺术修养,凝聚艺术气息。 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方面:第一,在音乐欣赏课上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的音乐所特有的调式调性,让学生带着情感去欣赏音乐,用不同的音乐要素来表达情感。第二,有意识地利用不同课时,逐步让学生体会到在音乐调性所奠定的风格基调上,节奏、旋律、节拍、音响、音高、音量、音色等要素相互融合所展现的独特魅力。第三,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在教学中灵活地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来举例交流,积极地引导学生在思想、情感等方面与音乐建立更多的交流通道,努力让学生在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中受到熏陶,获得新的感悟。 (二)建设轻松课堂情境,拓展学生想象空间。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应基于“欣赏”之上,教学环境氛围应该是轻松自由的。教师不应该一味传授艺术鉴赏经验与心得,而是要融入音乐美妙动人的旋律中,再次获得更多的感悟。学生要有良好的心态,随着音乐的旋律而放飞心灵,在音乐的意境中寻找自己感知到的情感元素,描绘自己能想象的场景与画面。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欣赏音乐中获得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也应鼓励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建立自己的独特想象空间。 例如,欣赏经典曲目《野蜂飞舞》时,教师可在课前开始播放曲目,不急于向学生说明这首曲子的标题、作者、创作背景等,而且整个教学可以创新性地设计“无语”教学方式,即教师尽可能在欣赏音乐过程中不说话。首先,教师播放完曲目后,先板书出几个问题:你听完这首曲子有什么感受?在欣赏曲目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你认为曲目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其次,引导学生回想曲目的节奏与旋律,回味欣赏过程中的情绪与思想波动,每人对问题有了自己的回答。再次,播放备好的视频文件,展示著名钢琴家马克西姆对曲目作品的演绎,视频中钢琴家的忘我演出、乐曲飞快极速的旋律,再一次让学生聚精会神进行欣赏。最后,在结束音乐欣赏后,教师随即向学生说明曲目名称和相关背景知识,并组织学生讨论板书中的几个问题。在两次欣赏中,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讨论的气氛也十分活跃,既有对作品节奏之快的感叹,也有对音乐意境中的活泼、欢快、兴奋、疯狂等不同情感的感悟,还有是对钢琴家忘情投入的表演表示折服。带着佳作欣赏后的美感,学生的想象空间在讨论中将进一步拓展,艺术情感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融入多元教学内容,呈现音乐教学特色。音乐欣赏课的创新教学实践中,应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编排确定教学内容。不仅要沉淀并应用传统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教学内容,更要把握时代特征引入创新性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充分利用当前所用教材、教学辅助资料和教学道具,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和激发。 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方面:第一,丰富音乐欣赏课的备课内容,如穿插播放和展示现代音乐与国内民族音乐,让学生不断增长见识,叩开音乐世界的大门。例如,在欣赏音频文件的过程中,讲一讲我国各地的民族音乐特点,梳理艺术文化的渊源与传承,或点评现代音乐不同流派,让学生对不同的音乐分支有一定的轮廓印象,不断增强从地缘性、历史性、传承性等诸多角度品鉴、欣赏音乐,增强自身的审美力。第二,关注符合中职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要通过调研掌握院校所在地区流传的音乐类型,特别是当地的戏曲、民俗歌谣更要作为校本教材的重要章节内容。第三,在使用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开展音乐剧表演、音乐曲目乐器演奏等活动,让学生在音乐欣赏的同时,亲身参与音乐表演,增强对音乐的感悟与体验,实现富有中职学校鲜明特色的音乐教育升级。第四,设计好音乐欣赏选修课的教学课时,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性质、特点,考虑不同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习惯,在音乐欣赏课上统筹编排声乐、器乐的课时结构占比,合理融入流行、古典、通俗、美声等不同音乐风格。特别要关注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一,对于乐感较差的学生要降低教学要求,讲求循序渐进,讲求点滴积累。 (四)推出新颖音乐活动,激励学生艺术创造。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要在持续的创新探索中开展好学生的音乐活动实践,教师一是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可以借助通用音乐素材激发自身艺术创造力;二是要有意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空白乏味的课堂模式,思考多元化的音乐活动;三是要在活动中找准某个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的关键点,以小见大促进学生认知力、欣赏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欣赏日本音乐曲目的教学中,教师可选择一节课教学日本本土的民歌,如找富有代表性的作品《樱花》,这是一首极具风格的作品,教师在与学生一道欣赏的过程中共同整理出歌曲中特色鲜明的“都节”调式“3467i3”。在归纳总结这一调式的过程中,有学生会想到将调式中的各音符作为基础来编写旋律,是否就能够得到具有相似韵味的日本民歌?教师可以借此机会继续与学生展开交流,告诉大家“音乐无国界”,只要掌握一定的乐理规律,是有可能创作出带有其他国家和民族风格的作品的。教师可鼓励学生都来当一回作曲家,用现有的调式音符进行旋律创作,让大家去感受自己的创作成果,对相关的质疑进行解答。利用这样较为新颖的音乐教学活动,学生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投入音乐创作中。需要说明的是,很多学生没有较好的音乐基础,教师要及时调整创作难度,与学生一道完成浅层次的旋律编排,从而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创造力。对于在课堂上完成的部分学生作品,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乐器当堂验证,当学生听到自己创作出接近日本民歌味道的乐曲后,将会大大增加对艺术再创造的兴趣,更喜欢音乐欣赏课程。 (五)展示多媒体新技术,提升学生音乐素養。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成就高效率教学课堂的关键。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创新,一是要增强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践研究,积极将这种视听兼容的教学辅助手段全过程、零盲区地引入教学中;二是要在备课阶段,针对教学大纲与目标,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展现多媒体课件中的图、文、影、音等元素,让音乐教学更显生动直观性;三是要引导学生在视听感官的刺激下,跟随音乐节奏和旋律大胆展开联想,大大提升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欣赏音乐曲目《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教师可直接在网络中找到相关的图文影音资料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平台向学生展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景。在悠扬的音乐背景音下,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草原,看天蓝草绿,看野马奔腾,看牛羊成群,看草长莺飞。渐渐地,大家的情绪感触都将得到感染,成为踏马驰骋的草原人,在吆喝呐喊中直抒胸臆,畅快感尽显。教师还可在这样的氛围中,进一步提出更多教学内容,如让学生直接通过多媒体的可触屏幕来重新编写歌词,并通过网络在线生成新的歌曲,当堂演唱出来,让词和曲的结合更显贴切。通过多媒体的课件制作和音乐曲目的循环播放,学生最终将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心理情感,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风光,领悟到音乐是可以直通心灵的艺术语言,能够打动人心,从而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对中职音乐欣赏课进行创新教学的实践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6(9) [2]孙可亮.中职生音乐欣赏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艺术,2015(11) [3]郭育宁.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9) [4]鲍 群.优化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4(30) [5]李燕萍.角色扮演法在中职声乐教学中的实践[J].广西教育,2017(42) 【作者简介】白春梅,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市卫生学校助理讲师。 (责编 李 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