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研究
范文

    毛琴霞

    摘? 要:随着近年来对中职语文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出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新面貌,本文中,笔者以所在学校——常州交通技师学院为例,阐述本校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的编研之路。

    关键词:中职语文? 校本教材?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1-0073-01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在整个中职课程体系中地位举足轻重。中职语文既承担着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肩负着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任。近年来,随着大家对中职语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改革出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新面貌,不少学校立足本校实际纷纷开始研发校本教材。笔者以所在学校——常州交通技师学院为例,阐述本校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的编研之路。

    1? ?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编写的必然性

    从人才培养目标看,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社会人。对于地域不同、资源不同、专业不同的中职生而言,一刀切的语文教材显然不能满足其个性化差异和发展。在教材编写之前,笔者对本校中职生的学情状况和需求状况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发现他们的学业水平、就职需求、生活需求和心理发展状况等与普高生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另外他们阅读量很少,而在阅读书籍中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流行网络文学,如玄幻、修真、武侠等。如何让语文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生活,引导他们正确阅读,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一道绕不过的坎。对此,根据本校学生学习能力和关注焦点研发一套校本教材势在必行。

    2? ?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的编写定位

    教材编写从语文学科性质出发,遵循“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教学方针,重基础、分层次、接高职、讲实用。因此,在教材编写上要对学生基础进行准确定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发挥其主体作用;对课程准确定位:突出专业学习要求、职业发展要求、数字化生存要求,充分发挥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学生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中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材,而非学科型、研究型,突出学院特点,直接为地方和社会一线经济服务。

    3? ?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的编写策略

    3.1 确立编写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培养语文应用能力

    本套语文校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精神和“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从本校教学实际出发,以单元为载体,科学组合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实用写作能力、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突出培养学生语文实际应用能力,为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技能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3.2 选文既重经典性,又具时代性

    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经典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东西,代表人类和民族文化的精粹和高峰,因此无论什么版本的教材都注重经典作品占据的比例,它们往往文质兼美且便于教学,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有很强的训练价值。在把经典性纳入教材选文范围的同时也一样不可忽视选文的时代性,对于中职生而言,难度高、篇幅长的经典作品可适当减少,贴近生活,紧跟时代脉搏的时文比例则可适当提高。在教材编选时我们既注重经典作品的入选,如《春江花月夜》《燕歌行》《祝福》《十八岁出门远行》等,同时也注重反映时代风貌、短小精悍的时文,如《做个唐朝少年郎》《职场菜鸟升职记》《潘石屹:少年贫贱是好事》等。

    3.3 選文凸显鲜明职教特色

    职教特色,即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技能培养。中职语文教材除了在编写体例上应突显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外,选文也应与职业标准对接,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重视教材内容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性。因此教材选文尽可能贴合中职生水平和心理特点,选取《擦鞋合同》《第六枚戒指》等文提高职业认同感;结合本校交通专业的特点,挖掘古诗和现代文中的“交通”元素,增强专业自豪感,如现代文《佛祖在一号线》涉及地铁、《旅人的心》涉及船运、《火车上的相遇》涉及火车等,另外文后所设计的思考与练习普遍注重联系中等职业学生的经验与生活进行延伸拓展,同时考虑专业进行教学设计,如在古诗《李白诗二首》《送别诗》时就从古代驿站码头入手进行教学思考,;实践活动则紧紧围绕职教内容进行设计:即席发言、演讲、辩论、职场人生初体验等都体现鲜明的职教特色。

    3.4 突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应用性

    对毕业后即将踏上社会的中职生而言,语文既有人文性,更有工具性,语文学习的核心任务是满足他们在生活中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工具性、基础性和应用性方面的要求要更高一些,着力奠定学生的语文基本功,简言之,就是训练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本套教材编写中每篇文章后都安排“课文赏析”和“思考题”,渗透学习方法指导,注重语文知识应用训练。同时在每单元后面附“语文实践场”,包含名著阅读自查表、成语大比拼、专业小调查等,注重真刀真枪的实战训练,加强口语交际教学。

    4? ?结语

    总之,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的编写不必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讲授,避免孤立机械的识记背诵等,它要与学生的语文基础相适应,尽量“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与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符合职教要求,适应语文特点,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或技能型人才”过程中真正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先锋.中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刍议[J].文学教育(下), 2014(6)

    [2] 韦红立.中职语文教学与汽车维修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探索[J].才智,2019(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