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研究初探 |
范文 | 李丽香 【摘要】教育部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新教材,古诗文等传统文化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选择多元化学习方法,本文在小学语文实践中抛砖引玉概括出:领悟诗词意境,感受诗人情怀;了解诗词修辞,深化理解古诗;引导反复朗读,体会诗文情感;拓展延伸,提高教学效率等四种有效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83-02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炼,想象丰富,真挚的情愫传唱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2018年央视春晚冯巩携贾旭明、曹随风、侯林林带来相声《我爱诗词》被称作“相声版《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反映了当前全社会兴起国学热、学习传统文化蔚然成风的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学习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让小学生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增长学识,陶冶性情,还可以培养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感染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有益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下面抛砖引玉概括四种有效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方法。 一、领悟诗词意境,感受诗人情怀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小学生由于年龄情况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应该以帮助小学生理解内容为主。就拿诗意来说,我认为只要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因为诗人要表达的情怀深藏于字里行间,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 例如:执教《江雪》这首诗,如果仅仅让学生理解渔翁孤独寂寞,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不到位的,所以,引导学生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体会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愤世恨时且又不愿同流合污、孤独、高傲的感情,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这样把握本课教学的内容。然而,由于写作背景复杂,又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阅历、个性等方面的不足,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无疑于“推波助澜”,能激起学生的心灵震荡。这种感情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是有所体会诗人的情怀,教师就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二、了解诗词修辞,深化理解古诗 古诗语言凝练,蕴含丰富,用词精妙。修辞手法是修辞语言的技巧,运用它能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古代诗人在写诗时,也注意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了解古诗修辞手法不仅能深化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增长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在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时,更有必要把常见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的妙用讲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使学生在美妙的意境中受到熏陶。例如:教学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一诗。就含有比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的前两句,巧用了比喻,一个“妆”字,把柳树比作美女,一个“高”字衬托美人亭亭玉立的姿态。“绿丝绦”也成了她的裙带,这样的比喻把柳树写活了。后两句把“春风”比作“剪刀”这一比喻鲜明而形象,深化了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又如李白的《山寺》一诗,第一句“危楼高百尺”突出了山寺的高,第二句“手可摘星辰”说明山寺隔天之近,更显其高,这种奇景是诗人巧妙的夸张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来。诗人运用这此修辞手法,看似简单,却难挖掘,如果小学生能掌握古诗中修辞的内涵,那对古诗的理解可见是事半功倍,从而教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引导反复朗读,体会诗文情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情自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是小学生理解古诗词与记忆古诗词的重要方式,也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讲解一首古诗词时应该先从朗读入手,通过示范朗读或指导学生朗读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感受古诗词营造的意境美,从直观感受上加深对古诗词内容的印象,强化记忆。当然教师在示范朗读的过程中需要把握情感,并指导学生将容易读错的字、词标注出来,指导学生在掌握生词、生字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掌握正确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小学生经常念书歌形式朗读。为了调动小学生朗读的兴趣,活跃古诗词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引导朗读。 1.有奖朗读、激发热情。多奖励发音准确,积极表现的学生。这样可以激发小学生踊跃朗读的热情,并使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区分“通读”与“朗读”的区别,由机械、毫无感情的读变为停顿准确,富有感情的朗读。当然,教师开展朗读活动需要有针对性。一个班级中学生学习程度总有差异,一些小学生的发音不准,停顿不加和一些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强的同学。当这些学生同时举手尝试朗读时,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选择那些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多给他们锻炼实践的机会,给他们适当的奖励,激发他们的热情,让他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进步,在进步中树立自信。 2.互相对读,初步理解。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多时候诗文的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的理解也不一样,我们无法代替孩子的理解,繁琐的分析,不能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于是,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行互相对读。学生读诗句,老师读相应的诗意。然后再换过来,老师读诗句,学生读诗意。或者让学生之间互相对读。孩子们在游戏般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初步理解了诗文的意思,为学习诗文的意思打下了基础。 3.拍唱朗读,快速记忆。古诗文的字词句与学生和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较大,学生学习记忆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引发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小手拍起来,既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又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师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念字,按语义合理断句,加入重音、语气等。用手轻拍桌子,打节奏这种拍唱朗读法有利快速记忆,孩子们边动边读,趣味盎然,在读熟的基础上逐惭形成记忆。 四、拓展延伸,提高教学效率 語文教学包含内容繁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的拓展延伸。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小学生感悟古诗词描绘的意境是现阶段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宗旨。教师只有指导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才能调动小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因此,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侧重拓展延伸,借助古诗词进行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古诗词的题材广泛,但是一些作者由于生活的年代较为相近,所表达的思想大体相同。所以,教师可以对相同题材或者相同感情的古诗词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整合资源,凝聚主题等方式进行对比教学。 1.抓住“同类型”作品拓展延伸。例如:教学《忆江南》让孩子们理解一首赞美江南的诗词。教师相继出示杜牧的《江南春》,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轼的《饮湖上出晴后雨》三首赞美江南的诗句。这运用一篇带多篇的迁移法进行延伸性阅读。 2、抓住“同诗人”作品拓展延伸。如上述《忆江南》中“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学生体会到诗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教师相继出示“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出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这两首《江南忆》。引导学生从描写的时间,地点、心情把这三首进行对比阅读,这样拓展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这样不但能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还能让学生了解不同诗人的作诗风格,对诗的内容有更加完整的理解。 学习古诗文,是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重视古诗文教学,对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对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之,要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重视古诗文的教学,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