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不离三尺讲台,铸就纯粹人生
范文

    王子文 王谊通

    吉鸿忠,现年59岁,中共党员。是恢复高考后第二批大学生,曾先后担任海南省陵水县椰林中学教师,群英中学副校长、本号中学老师,提蒙初级中学副教导主任,兼班主任。从一所九年一贯制薄弱学校出发,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于陵水教育这块热土,36个春秋默默无闻,淡泊名利,专注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实践与培训,甘愿不离三尺讲台,用勤奋和汗水谱写着基础教育乐章,用真心和热情铸就最纯粹的教育人生,吉鸿忠老师仍在授课。

    艰难困苦,提升人生价值

    1983年吉鸿忠大学毕业,就直接被分配到陵水县职业学校任教,教过从初中到高中的语文课,当班主任。刚走上讲臺的他,虚心好学,敢于探索,积极进取,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被评为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学校先进班主任和学校先进教师。1988年9月,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他要求调到乡下提蒙中学。在这里他任了两个初三班的语文课,当班主任,又兼语文教研组长,工作虽然比以前艰苦,但他很乐意。在1989年中考中,他带的班就有三名学生考上了中专录取分数线,摘掉了提蒙中学三年来中招光头的“帽子”。1991年10月,我不顾亲人、朋友的反对,志愿申请调到被称为陵水县“西藏”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群英中学。当时兼管教育的胡春梅副县长知道后,很受感动,并委托人派车帮我把行李送到学校。他到校的第二天就上了讲台,担任初三、初二跨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老师,还当班主任。为了学生能按时回校,有时要爬山越岭,甚至要走几里山路,几年来,他安下心,扎下根,即使是春节也以校为家,工作任劳任怨,从不随便缺过学生的一节课。1992年10月1日,我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5月被评聘为中学一级教师,1993年9月被任命为群英中学副校长、群英中学教导主任。他说过:当校领导要坐好校,当班主任要坐好班,深入教学第一线,一心扑在教学上,既当教育教学的领导者,又当实践者,什么酸甜苦辣自己亲自去尝一尝。只有这样,才能懂得当一个合格教师的艰辛,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和关心教师,才能运用各种手段去调动和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才能齐心合力把教育教学抓上去。

    走上三尺讲台,就不想离开

    1996年,由于人事调整,吉鸿忠老师原先被安排到祖关中学任校长,但在谈话时,却对管人事的副局长说:“校长的事就免谈了,目前哪所学校最缺语文老师,调我去就行了”。结果,吉鸿忠被免职调到本号中学任教,在这里他服从分工,为人师表,工作更加积极。当时,有不少他的同学都劝他转行,因为像他这批大学中文毕业出来的同学,几乎都转了行,有一位和他要好的同学,已经给他联系好单位,只要他一答应,事情就搞定,可最后还是被他婉言拒绝了。他想:“我这辈子可能就适合当一个教书匠,一路走来,舍不得离开‘老本行,更离不开那一个个活泼、好学的孩子”。自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就不想离开。不论到哪所学校任教,他都深入了解学生,关爱学生,甚至在生活、经济上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深受学生的好评和爱戴。“不想当官,不转行,尤其是自愿申请调到最落后学校任教”,听起来好像很遥远,但吉老师已经做到了,这体现出来的不正是一位共产党员纯粹的人生吗!

    立德树人,营造文明班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感就干不好教育”。2003年 9月,他调入提蒙中学,2011年担任副教导主任,又当班主任,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静心思考着学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提蒙中学治学严谨,但是德育工作不够系统,德育活动少,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学生的日常文明习惯亟待养成。他积极查阅资料,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引、爱、细、勤、带”五字德育工作新方法。他决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常规为抓手,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机制,将班级德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会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学生自治管理显出成效,学生行为习惯逐步养成,他设计的“关爱”体系活动,“竹竿舞”集体舞比赛,“经典”美文诵读比赛,“书法兴趣小组”,“班级男女篮球赛”等等一系列活动,均体现了扎实肯干,富有创意的工作作风。通过创新一系列素质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了,能力增强了,组织纪律变好了,读书学习的风气更浓了。2013年至2016年,他带的七年级(1)班,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一直都被评为“文明班级”,全校唯一最好的班级;2017至2018年带的七(3)班,也是全年度被评为“文明班级”,并在2018年黎族节日“三月三”全县竹竿大赛中荣获特奖;今年带的七(1)班已成为全校“文明班级”的标兵班级。

    学习探索,深厚专业素养

    语文教学是高难度教学,它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弱,文化素质的好坏,而且影响到其他学科学习水平的进展,影响学生日后自学能力的高低。因此,他非常重视自身的学习与提升。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1992年至1993年参加通什教育学院主办的校长培训班学习,2002年参加陵水县骨干教师考试,被选拔为县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县、省培训学习,2017年12月参加国培——“海南省乡镇校长培训”学习;2018年3月在四川成都培训学习,继续充电。他不但善于学习,而且更乐于探索。每到一所学校他都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敢于改革不适合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例如:在陵水县职业学校任教时,我根据自己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撰写一篇题为《班主任应跟上时代步伐,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的论文;在群英中学时,我留心观察黎族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特征,并结合自己教学的经验写了《浅谈怎样用心理学指导黎族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教学论文;2013年我撰写题为《如何帮乡村学困生走出困境》的论文,被海南省新教育(总第265期)登载;2014年撰写题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乡村中学的班主任工作》的论文,又被中国小康网2014年7月7日头条登载。

    因人施教,引领课堂改革

    目前,乡村初中学生厌学、不学、逃学现象严重,部分学生上课玩手机、不听课、不做作业、不写作文,经常与老师做对,逆反心理严重,考试考几分、十几分。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做?埋怨、发牢骚、得过而过,照本宣科,都没有用。因为社会的发展,形势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严,当老师难啊,如果不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革,将会被社会而淘汰。解决学生厌学,是当今教师的首要问题。如何面对?他做了以下教研尝试:

    (一)因人施教,打好基础。老师是教人而不是教书,什么样的人要用什么样的书去教,比如刚进来七年级的学生,他们连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都没有,你却照本宣科地教七年级的课程,学生如何学得了,不厌学才怪呢。所以一定要因人施教,打好基础。从字、音、词、句段入手,训练书写,朗诵美文,写日记,写片段作文等。

    (二)推行“真学”课堂教学模式。第一,看学生是否自主“真”的学习;第二,课堂展示学生是否“真”的交流;第三,小组合作是否“真”的互动;第四,质疑问题是否是“真”问题;第五,教师讲授学生是否“真”的需要;第六,当堂反馈是否“真”的训练。这就是“真”课堂的教学模式。

    (三)引导与强化训练。乡下的学生一般都不知道如何学习,十多年来吉老师都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此外,每篇课文还设计达标训练题,每个单元进行单元检测,作文以当堂训练为主,复习时必将对各个知识点做专题训练。只要辛勤的付出,就会有可喜的收获。2012年他的学生陈朝女同学荣获了海南省第五届中学生阅读大赛初中组一等奖;2013年黄小莉同学获得全校作文竞赛第一名,黄玲同学获得第二名;2013年黄小莉同学荣获了海南省第六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二等奖;2014年吴娇婧同学获得全国征文比赛初中组一等奖。2016年陈晨同学又获全国征文(“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比赛二等奖。尤其是2016年中考的成绩,他从七年级带到九年级的这个班,有两名同学语文考优秀,18名获得良好;陈晨同学总分为714分,全县排在11名,全校的成绩提升了两个档次并达标,获得了县政府6万多元的奖励。2017年冯向玲中考语文成绩108分,去年他带的七(3)班从61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的平均分)提高到67分(第二学期期末检测的平均分)。乡下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成绩,让他更明白了一个道理:班主任最大的成就,那就是把学生带好,让学生把精力投放在学习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虽不成才,但能成人,只要辛勤的付出就会有收获。

    淡泊名利,静以修心做教育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教育。几十年风雨沧桑,他始终站在乡村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默默耕耘着,2011年9月,他被任命为提蒙初级中学副教导主任,又兼九年级的年级长,工作繁多,按理只上一个班的语文课,可他还是任两个班的语文课。一方面主动协助教导主任做好教导处工作,一方面又着力于九年级应考的教学工作,此外还积极推行课堂改革,实施真课堂教学模式,几乎每次公开课或优质课,他都以身作则,先带一个好头。为了更好把握学生各年級段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情况,2013年9月他又下来七年级跟班,并兼任七(1)班的班主任,这个班在我的带领下,当时可以说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也是唯一荣获2013年—2014年全学年度“文明班”的班级。论资格,他已具备中学高级教师的能力,但他从没有因这个高级去争夺名额。2013年在老师们的催促下,他参加了海南省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教育教学能力(高级)考试,并考得全校最高分,其他硬件也已经准备就绪,但下达本校高级的名额只一个,他工作成绩突出,又是学校中层领导,年纪较大,照理名额应归他,可他自愿放弃了竞选,把名额让给年轻的教师。至今,由于高级名额的限制,他还是没有机会评聘,但他从不因此而影响工作,虽然家庭经济不好,可他觉得国家给他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每年选县或省的先进教师,他同样不和老师们争,他说过:学校的工作是靠大家做的,荣誉也应该属于大家。有的老师为了高级争得你死我活,因先进名额竟闹得鸡犬不宁,有的评不到高级无心工作,有的取得了高级工作却比不上一般的老师,这跟吉老师相比难道不觉得逊色吗!吉鸿忠老师不愧是共产党员的楷模!

    他将继续将唯真、唯善、唯美作为工作信条,用全部努力投入党的教育事业,为陵水的教育事业贡献出绵薄之力!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这是一个纯粹教育人最好的生命礼赞!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