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正误辨析
范文

    编者按:“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2017年9月,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新教材。该教材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担任总主编,前后参加编写的有60多名专家、学者、教师及编辑。新版教材的编写,在编写理念、框架设计、知识体系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现了新時代的新风貌。但在目前“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使用的过程中,一些错误逐渐“浮出水面”。本期“特别关注”栏目邀请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韩宝江副研究员,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共5册,分别是一年级上、下册,二年级上、下册,三年级上册)存在的错误之处进行了考证。作者从拼音、标点符号、语病、古诗文、体例格式、童谣儿歌、拓展探究七个方面,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和其他文献资料,详细考证了教材中的误用情况,并列举了正确的用法。这对提升“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

    摘 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跟以前的语文教材相比,具有明显的顶层编排设计优势和创新风格。研究发现,教材本身还存在一些细节问题甚至是错误,亟待修正与整体质量的完善提升。文章从拼音、标点符号、语病、古诗文等方面入手,分别结合典型实例进行了细致的解析和文献资料的举证,希望引起教材编写者的重视,从而加强教材本身质量建设,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小学生的正确认知和健康成长,培养一线教师的独立研究意识。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质量提升

    作者简介:韩宝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北京 ?100036)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4-0003-07

    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先生任总主编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教育部2016年审定),二年级上、下册(教育部2017年审定)及三年级上册(教育部2018年审定)教材,出版发行单位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首次出版时间依次为一年级上册2016年7月,一年级下册2016年11月,二年级上册2017年7月,二年级下册2017年12月,三年级上册2018年6月。这套教材跟以往的多个版本的教材相比,有很多亮点,也体现了新时代的诸多特征,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一线师生的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了教材中有待商榷的若干细节之处,下文将举例予以说明,希望引起教材编写者、教材研究者特别是一线师生的注意。毕竟,教材问题事关全国数千万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未来发展,不能不慎重对待。一、拼音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学好汉语拼音,用好汉语拼音,对于刚入学的儿童非常重要。因此,语文教材提供规范性拼音示例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综观5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探讨。

    1. 准确性。教材中的生字词注音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内容存在明显差异(见表1)。这里需要注意,有些汉字作为单独个体是有读音调号的,但是组成词语、位于词尾时,读音调号就消失了,成为轻声。表1列举的多是此类情况。

    

    2. 儿化音与后缀。我国方言中有许多词汇的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现象,即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跟前边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这种现象叫作“儿化”。儿化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其标志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儿化后的字音仍是一个音节,但带儿化韵的音一般由两个汉字来书写,如芋儿(yùr)、老头儿(lǎo tóur)等。儿化常见的种类有:以ɑ、o、e、u(包括ɑo、iɑo中的o)作韵尾的韵母,韵尾音素以i、ü为主要元音的韵母,韵尾音素为i的韵母,韵尾音素为n的韵母,以舌尖前元音-i或舌尖后元音-i作韵尾的韵母,以ng为韵尾音素的韵母。

    “儿”,单独作音节ér,作为实词的含义是小孩子,年轻人,儿子,雄性的。另有“兒”,ní,周朝国名,姓同“倪”。“儿”还有一种重要功能是作为词语的后缀,名词居多,动词较少,注音时形式上作“r”,少数特殊情况下,前边的韵母还需要作细节的调整变化。就一年级上册教材来说,不合规范的书写列举如下:

    一年级上册43页:热情的话儿(huà ér)说不完;

    一年级上册45页:月儿(yuè ér)弯弯;

    一年级上册48页:小河是鱼儿(yú ér)的家;

    一年级上册56页:弯弯的月儿(yuè ér),小小的船儿(chuán ér)。

    “儿”并不作为实词,是以后缀形式出现的,不应作为独立的音节存在,语文教材中的这些用法的呈现形式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其实教材中同时出现了一些规范性的用法,如一年级上册54页:一会儿(yí huìr)。这是“儿”作为后缀的拼音形式,一般而言,“儿”字作为词语后缀时,字号要相应缩小,作“一会儿”,但教材并未作此呈现。又如,有些词语由于生活表达习惯,需要“儿”作后缀才能够表意准确,如三年级上册9页:我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儿);三年级上册55页:我压根(儿)就没想抓你。《现代汉语词典》1502页书写为:压根儿。

    3. 注音重复出现。笔者认为,教材中注音的生字词应有以下考虑:注音首先是为了帮助学生识字,排除生字造成的阅读、理解的困难和障碍;需要注音的字往往是有难度的字,应在教材中首次出现时注音。作为一套完整的语文教材,原则上同一册教材中,同一个生字注音只出现一次,而非重复出现注音,前册教材中已经出现同一注音(多音字除外)形式的汉字,后续教材中原则上不再重复注音。否则,除了类似“帮助学生巩固识记生字”这样的“客观理由”外,笔者认为可以视作语文教材编写方的工作失误,至少是没有做好前后分册生字注音的统筹衔接工作。综观这5册语文教材,同一册、不同册之间,同一生字、同一注音重复出现的现象较为突出,有些生字注音在同一册教材中的出现位置仅隔几页。例如:

    一年级上册108页,“颗kē”,在107页前一课文中已有注音;

    二年级下册45页,“绿荫yīn”,41页中有“树荫yīn”;

    二年级下册46页,“山冈gāng”,14页中已出现;

    二年级下册109页,“乱窜cuàn”,二年级上册97页已有注音;

    三年级上册88页,“淙淙cóng cóng”,在81页已有注音;“叽叽喳喳zhā”,在一年级上册53页已有注音。

    如果对于重复注音的现象强行用“帮助学生巩固识记生字”的理由予以辩解,那么后册教材中要重复注音的字词量就非常大了。

    4. 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汉语的多音字本身量比较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随时会遇到多音字,无法回避且学生掌握起来困难不少。一年级语文教材已经出现了许多多音字,对小学生而言,这些多音字教学的进度、速度、深度与难度究竟该如何掌握?

    一年级上册115页,识字表的页底注说“蓝色的字是多音字”,其实表中还有多个多音字并未标蓝色,如115页“识、石、乐”,116页“台、车、片、会、看、说、正、色、少、只、作、校、中”,117页“好、长、把、要、当、没、更、什、得、参、几、处、发”等。

    一年级下册118页,识字表中也有多个多音字并未标蓝色,如118页“落、降、相、令、观、种、行”,119页“单、都、散、间、分、挑、兴、藏、朝、场、教、泡、炮、荷、露、角”, 120页“闷、汤、斗、查、背、结、扛、胖、燕、吐、吓、转”等。

    对于多音字的教学来说,学生学得晚、学得少,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学得早、学得多,容易混淆不清,变成负担。但这又是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无法回避的知识点,如二年级下册63页《小马过河》,“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中的多音字“没”,这里应该读作“mò”,然而课文中并未给出注音,必然会给学生造成混乱;老马高兴地说:“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mò fáng)去吧”中的多音字“兴”还读作“xīng”,课文中未注音;“磨”还读作“mó”,教材65页生字表中该字并未标蓝色,这两个字在教材末尾的识字表(包括前3册教材的识字表)中也没有标蓝色,教师在教学时应额外进行补充说明。二、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书面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语文教材应该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和模仿的标准,然而课文中的多处标点符号使用细节尚待进一步斟酌与完善(见表2,P6)。

    

三、语病

    语病是指语文中措辞失当或不合逻辑的毛病,包括词(成)语、语序、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表意不明确等多种情况。学生要学会诊断病因,在不改变原句表达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修改语病是一项基本功,在语文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也是中、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1. 错别字。学生手写汉字时,经常产生错字;电脑录入汉字时,基本上不存在错字,而多是别字。

    汉语中的“的、地、得”被误用的频率较高,如果了解它们作为句子成分的标志性作用,如“地”可以当作副词作状语的标志经常用在谓语前,就会提高正确使用率。“真的”一词用作形容词时,写作“真的”没有问题;该词用作副词时,应该写作“真地”,然而其误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纠正。汉语的词性有时不易识别,改作英语单词形式差异就明显了:同样语义,其形容词(adj.)是real,例句:It wasn't a dream. It was real.(它不是梦,它是真的。)副词(adv.)是really,例句:I really regret it.(我真的非常后悔。)同样被长期误用的还有“总的”一词,“总的观点”中用作形容词,英文译作general view;“总的来说”中用作副词,英文译作generally speaking,应写作“总地来说”。下述例句中,“真的”一词在句子中都充当副词、状语,应作“真地”。

    一年级上册93页,真的像老师说的;

    一年级上册94页,真的像同学说的;

    一年级下册75页,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二年级上册107页,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二年级下册87页,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三年级上册5页,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三年级上册55页,狐狸真的去了;

    三年级上册71页,它不是真的变黑;

    三年级上册92页,鸟真的唱了起来。

    “画出”还是“划出”?《说文解字》:“畫,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在这个意义上,“划”也有这个义项。“画”作动词时,指用笔类描绘出图案、图形。《释名·释书契》:“画,绘也。以五色绘物象也。”笔者从汉字表意差别的角度理解,“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应该是“划huá”的含义,如常说的“下划线”一词,如今在《现代汉语词典》1411页“下”的词汇中不见了。而在《现代汉语词典》563页,这个恰恰是“画”的义项,如“画线”。再看563页,“划huà”同“画”。

    二年级上册10页的“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在课文中画出来”和30页的“画出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这两个句子中,在理解上容易产生歧义,画出植物的图形?画出称象的示意图?类似的例子还有:

    二年级下册88页,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

    三年级上册7页,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三年级上册80页,在课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三年级上册99页,我会画出写得好的语句;

    三年级上册105页,你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英子心情的变化?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三年级上册112页,会随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现代汉语词典》中“画”同“划”的阐释,一时让笔者接受起来有些不情愿,可是教材中的这些写法已是事实。如二年级上册29页,“在船舷上画一条线”“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上述例句中的“画”,笔者更愿意用“标”字替代。在搜狗输入法中,“画线”与“划线”、“画一条线”与“划一条线”同时存在,让笔者对于“画”同“划”的说法总有些许不适应。

    2. 病句。除了前述“标准”语病原因外,不符合大众日常语言表达习惯也是常见的语病(见表3,P7)。

    

    3. 简明、连贯、得体。这三个要点是语文教材中没有明确列出,但在日常生活和中、高考试卷中经常遇到,也是一项基本的语言文字素养。

    一年级下册62页,“喂,你好。请问你找谁?”教材中的“阿姨”初接电话时并不清楚对方是谁,用“你”不如用“您”合适,这也是基本的社会交往礼仪。

    二年级上册40页,①老师一边说,一边拿着笔在纸上写。 ②它好玩在哪里?③我知道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句①中,“拿着笔”对于句意的完整表达没有必要作用,可以删除以示简洁;句②的表达不符合日常习惯,通常会说“它哪里好玩”“它怎么好玩了”“它为什么好玩”;③写作方格纸中,有的标点符号占一格,有的要占两格。

    二年级上册52页,“阴房修在山坡上。”对于房子而言,“修”是对已有房屋进行改造改进,“建”是指房子从无到有的产生。建议改为“建”。

    二年级下册77页,“看看哪边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这里暗含着一种逻辑上的前后对应关系,前边依次说“化得快”“化得慢”,后边对应的是“北方”和“南方”,次序颠倒了,不符合事实,应调换位置:“化得快”对应着“南方”,“化得慢”则对应着“北方”,这样表意更准确。四、古诗文

    1. 押韵。一年级上册113页《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三年级上册14页《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按照平水韵,“斜”(旧读xiá)与“花”都在[下平 六麻]中,是同韵的。然而“斜”教材注音xié,从现代汉语来看,与“花”的韵脚不合,朗读的效果不理想。如果“斜”读旧音,朗朗上口。《山行》诗中“斜”教材注音xié,但它位于奇数句的末尾,可以不作同韵要求。古诗教学中经常遇到韵脚古今差异的情况。另外,《山行》诗中“生”解释为产生,生出。这样以“生”解“生”等于没有解释,可换作“形成”一义来解释。

    一年级下册67页《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依照平水韵,“回”“开”同在[上平 十灰]韵中。现代汉语中二者韵脚不合。

    三年级上册12页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按平水韵,“樾”属[入声 六月],“立”属[入声 十四缉],不同韵;按现代汉语,二者的韵脚也不合理。此诗的韵脚问题历来颇多争议,建议替换。

    2. 错字。一年级下册68页《小池》,“树荫照水爱晴柔”,“荫”在《四库全书》中作“阴”。尽管《现代汉语词典》1211页,“树阴”同“树荫”,但这类古诗文作品还是要保持其原汁原味为好。

    三年级上册74页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蒙”在多个版本作“濛”: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430页;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404页;钦定四库全书荟要《东坡全集》卷四也作“濛”。该诗共有两首,课文应注明“其二”,尽管不同版本两首诗的位置先后有异。

    3. 信息不全。按照标点符号用法规范,六角括号“〔 〕”用来标示公文编号中的发文年份,作者国籍、朝代等,而教材中多处误用作方括号“[ ]”。

    一年级上册67页《画》诗,应补充注明作者“〔唐〕王维”,如91页、113页均注明了诗作者。

    一年级下册99页董遇,应补充注明作者信息“〔三国·魏〕”;董其昌,应补充注明作者信息“〔明〕”。

    二年级上册56页,“日积月累”四句未注明句子出处,该册26页、81页的“日积月累”内容均有出处,应保持一致。

    三年级上册100页,王昌龄《采莲曲》共有两首,此為“其二”,应注明。五、体例格式

    一年级上册92页,注释部分文字、页码的底色应为白色,以示清晰;

    二年级上册25页,查字典,应补充关于汉字偏旁部首的常识介绍;

    二年级上册44页,背景图画看不出庐山瀑布的境况,建议配图与诗文情境一致;

    二年级上册49页,建议补充日月潭的俯视图,佐证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文字描述,“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月潭”;

    二年级上册79页,《看图讲故事》的作者信息:“(图)德国 埃·奥·卜劳恩”,形式上不够规范,可以改为“(作者:〔德〕埃·奥·卜劳恩)”;

    三年级上册43页,童话选文的出处,“——选自丹麦安徒生的《丑小鸭》,叶君健译”,形式上不够规范,可以改为:“——〔丹麦〕安徒生《丑小鸭》,叶君健译”,或者“(选自〔丹麦〕安徒生《丑小鸭》,叶君健译)”;

    二年级上册41页,高尔基的国籍缺失,应在名字前补充作者信息“〔苏联〕”。六、童谣儿歌

    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根据古代仪式、民俗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童谣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二是有趣、好玩,孩子们感兴趣。

    一年级下册12页,《祖国多么广大》,“舞”与“芽、花、大”不同韵;

    一年级下册35页,《怎么都快乐》,全文没有统一的韵,各节也没有;

    一年级下册40页,《音序查字法口诀》,“牢、找”与“页”不同韵;

    一年级下册59页,“了”与“闹、包、好”不同韵。

    选入教材的童谣,应是精选的优秀作品,或者予以修改,提升作品质量,内容与形式并重,以便充分发挥童谣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七、拓展探究

    1. 修辞格的运用。比喻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通俗地说,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在一年级上册82页,“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二年级上册11页,“松鼠的尾巴好像降落伞”。“松鼠尾巴”与“伞”之间存在形状上的相似吗?恐怕很难成立;“松鼠尾巴”与“降落伞”之间存在形状上的相似吗?相关资料更多地表明了二者功能上的相似性。

    查阅资料,出现频率较高的说法如:在高处跳下的过程中,硕大的尾巴起到了降落伞的作用,增加空气阻力,使松鼠的上浮力增加,落地时的速度减缓,保证松鼠的安全。而且松软的尾巴像一个海绵,根本摔不到松鼠。松鼠从树上往下跳时,大尾巴像降落伞一样,使松鼠可以平平安安地落到地上。落到地上时,大尾巴蓬蓬松松,又厚又软,起到海绵垫的作用。

    通过广泛查阅资料,笔者认可松鼠在跳跃时,伸直的大尾巴可以帮助它维持身体在空中的平衡,控制方向。说尾巴“起到了降落伞的作用”,笔者不便彻底否定,尾巴的上浮力作用大约是微乎其微,其理由即便存在合理性也是相当勉强,这一判断有很明显的主观性;说落地时“尾巴像海绵”“起到海绵垫的作用”更是难以成立,难道松鼠自空中跳下时都是把尾巴铺垫在身子底下先着地的吗?松鼠通常在树枝之间上下跳动,横向、纵向的距离都有限,更多时候是顺着树干迅速溜到地面上来,而非从空中大落差坠下。教材中这样缺少科学性常识为支撑的内容要尽可能减少直至彻底消除。

    类似的例子还有二年级上册18页,“梧桐树叶像手掌”。《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意思是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梧桐树在中国分布较广,通常叶片呈心状、卵圆形,并非“像手掌”,春天开粉白色的喇叭花。笔者曾在河南兰考见过当地的泡桐,叶片尺寸要偏小一点,外形无异。树叶似手掌形状的是常说的法国梧桐,学名悬铃木,一、二、三球悬铃木分别对应美、英、法国梧桐。所以三年级上册16页“每一片法国梧桐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这个说法更加准确。

    2. 词语的选择。词语的选择关乎词义的传达。二年级上册24页出现了“除草”“积肥”这两个词语。这一课涉及农事,有利于城市里的学生了解农村耕种收割的知识,设计初衷是很好的。笔者对听过的某节语文课至今印象深刻:某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在某次省级语文教研活动讲公开课,讲到陶渊明“羁鸟恋旧林”一句时,对“羁”字作了发挥,先说是马笼头,接着说是马笼嘴,随即又说成是马嚼子。這让笔者深感诧异,转而一想又多了几分理解:在城里长大的教师不曾接触、认识这些农村生产、生活物件名称,能说出“笼嘴”“嚼子”已经不易,似不该苛求。然而,教师将不准确的知识传授给了学生,几十名城市里长大的学生恐怕更加无力分辨这些几乎从未见过、听过的东西,大约只有被动全盘接收了。

    教材中的“除草”“积肥”两词,诸多城市里成长起来的教师恐怕也说不清楚,可能会在教学中将不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在笔者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农田“除草”的方式有:用手拔出来,方言里称为“薅”,文艺小品里有“薅社会主义羊毛”的台词;牲畜拉着一种简易犁具,装有一只或者三只“V”形利刃,浅层地翻开地面犁断草根;为了避免牲畜拉犁踩坏庄稼,只好用传统的办法——锄草,用一种形似鹤嘴的锄头利刃翻出浅层的杂草。这就是学生熟悉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现在已经推广了效率高、效果好的现代农业化学除草方式——喷洒除草剂,只是可能对土壤质量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与现在广泛使用农业化肥的情况相比,“积肥”同样是久远、传统的一种农村土杂肥生产方式了。当时少有化肥供给庄稼,就把一切可以腐蚀、发酵的物质经过长时间腐蚀、发酵后形成生物菌肥,用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养分。农村积肥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收集人、畜禽的尿和粪便到凹地坑、化粪池里沤肥;一种是用打浆机把鲜湿的红薯蔓子、玉米秸秆等粉碎后堆积在大型水泥池中,添加一定量水后密闭,长时间发酵沤肥。这两种方式都是气味难闻、污染空气,给农村劳动者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会带来一些危险。

    3. 要与现实情况相符合。二年级下册45页,“我正要撑着渡船到对岸的树林里去打柴,发现喜鹊阿姨的鸟窝里有六只小喜鹊了”。从课文的“枫树”“渡船”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南方的景物。笔者没有近距离观察过南方喜鹊的巢,但是观察过很多北方喜鹊的巢,特别是有一次从四楼窗户往外看去,距离树杈处一个硕大的鹊巢仅有余米,有机会在一段时期内仔细观察了喜鹊一家进进出出的情景。如此近的距离,也根本无法看清楚巢内的情况。成年黑喜鹊从位于巢体侧面中上部(非顶部)的唯一巢口出入,入口较为隐蔽,大小仅容一只喜鹊缩身勉强通行。笔者所见北方喜鹊多选择数米乃至十多米高的大树杈处或者电线杆顶端、高压电塔夹角处筑巢,外观上都是大致呈圆球形、全封闭的,这样的结构更加安全、保暖,也便于顶部防雨。这区别于其他一些鸟类向上全开放的半球形巢,如教材插图中的鹊巢形状。据课文,这棵枫树“很大又很高”,“正要撑着渡船”的“我”置身在水面上,按照常理,“我”是看不见窝里的情况的,更何谈确知巢里有六只雏鹊?

    三年级上册94页,《带刺的朋友》一课中描写了“刺猬爬树偷枣”的场景。刺猬会爬树吗?笔者没有亲见,搜索“黔农网”有《刺猬的生活习性》一文提及,“会爬树,还会游泳,能渡过小河到对岸活动”。另有零星信息显示:“刺猬真的会爬树的,当然不是又细又高那种,是低矮或树木树皮老厚那种,家里老人以前就见过的,爬枣树,把枣咬掉,然后下去吃枣,还能用刺扎枣带回窝里。”也许刺猬上树的情景很难遇上,这种概率极低的事件不易取证。查阅CCTV10科教频道《自然传奇》中的《刺猬》(2013年3月12日播放),38分钟的视频中出现了刺猬短时间的游泳画面,证实了刺猬会游泳,但未提及上树本领,刺猬一直在草丛中、树下穿行。三年级上册94页《带刺的朋友》一文,作者以写实风格描述的刺猬爬枣树场景目前还罕有其他资料佐证,其真实性有待核实。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责任编辑 曾轶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