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巧设教学情境,让地理实践力素养在深度学习课堂中落地 |
范文 | 魏彩平 【摘 要】地理实践力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能力水平可以反映学生进行地理深度学习的程度。基于列东中学内地西藏班的学生仅限于浅表性学习的地理学情特征,地理教师改变教学方式,立足课堂教学,以情境教学法为助力,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依托问题情境,借助信息化情境展开深度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地理实践力素养落地课堂,达成“学会求知”“学以致用”的培育目标。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内地西藏班;地理课堂;情境;深度学习 根据高中地理新课标中的阐述,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地理实践力,指的是学生运用地图等地理工具进行地理观察和野外考察、调查、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等活动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品质,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地理素养,而素养养成是一个长期渗透的、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因此对初中地理教师来说,从初中阶段起将该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一以贯之地落实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科核心素养切实得到落地,符合国家“立德树人”的目标和“学会求知”的教育理念。 一、关注学校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地理学情 我校创办初中内地西藏班已有二十余年,基于国家教育政策,秉承学校“对师生可持续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西藏班的教育教学尤其注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型、能力型的培育。由于目前地理属边缘学科,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加上他们主要来自林芝、日喀则、那曲、昌都、阿里、拉萨等地区,文化上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导致地理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笔者对我校初一、初二共160名内地西藏班学生就地理的学习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有95﹪的学生对地理科学习感兴趣,用记背方法学习的占75.9%,生活中会去主动关注地理现象的有47.5%,能熟练使用地图、指南针等工具或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不到20﹪。这些数据表明我校西藏班有部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仍处于浅表化(“不知其所以然”)、碎片化(零散的知识碎片)、模式化(机械记忆,缺乏思维过程),尤其体现综合能力的地理实践力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内地西藏班学生而言,因为离开家乡来到三明求学,初中阶段较少有机会随家人外出旅行。课外、校外的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户外活动受到安全等因素限制,较难开展。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或由代理家长带领外出的活动多以综合性学习为主,一般较少有地理学科教师的指导。基于上述几个客观因素,以课堂为主渠道主阵地,采用情境教学法,在地理教师的引领下开展深度学习活动,是培养我校内地西藏班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下面,笔者以一节公开课《中国的地理差异》为例,谈谈如何巧设教学情境,展开地理课堂的深度学习活动,有效提升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 二、立足地理课堂,巧设教学情境,助力地理实践力素养在深度学习中落地 (一)以生活情境为载体,落地地理实践力素养 《中国的地理差异》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内容,是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章节,主要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地理差异显著、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教材主要描述了我国在气温、降水、地形地势、植被等方面的自然差异和主要农作物、服饰、饮食、传统民居、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等人文差异。这部分知识从内容上看,呈现的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但学生对这些知识仅仅是“知其然”,限于感性上的认识,如何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教材中的理论及知识点相结合,并“知其所以然”,在实际中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呢?内地西藏班学生在初一年级来上学时,从拉萨乘火车先到西宁换车,再从西宁到武昌,最后从武昌到三明,沿途经过了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对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已经有所体验。因此,笔者以此为素材,创设了“我的求学之路”情境,以学生在路上见到的各地地形、气温、植被景观、传统民居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西藏、三明在饮食、服饰、传统民居等方面的差异为载体,将他们在生活中所得到的中国区域的地理差异的感性认识带到课堂上,在课堂中就看到的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并理解形成差异的地理原因。 “我的求学之路”,是西藏班学生的亲身经历,这些贴近他们身边的熟悉的情境创设,将地理问题具体化、生动化,不仅形象、直观,而且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结合,具有有形、有境、有情等特点,生活经验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相互验证,学生印象深刻,容易产生兴趣,引发心理共鸣。在“眼见为实”的形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面前,他们曾有的体验被唤醒,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学习地理是有用的,学生的求知欲得以激发,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内在的学习驱动力,进而主动参与课堂全过程,师生互动,展开深度学习,获取知识。因创设的情境是源自或者模拟生活真实场景,将生活化教学与深度学习有效对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似的情形就会相对应地建立起与课堂相似的思维链,将整合过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带入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从而达成了学以致用的目标,由此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得到了培养。 (二)以问题情境为途径,落地地理实践力素养 这节课中,通过“我的求学之路”生活情境的设置,让西藏班学生重“临”其境,形成了浓厚的求知氛围,围绕这一主题情境,教师再设置问题:存在哪些方面的地理差异?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差异?能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寻形成原因吗?不同的区域还存在其他哪些方面的差异?如何根据这些差异来划分中国的地理区域?教师层层递进,将学习内容由感性到理性剖析出来,搭建起探究的支架,把学生引入了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学生思维得以激化。以问题为途径,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不断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形成观点碰撞,从而展开渐进、深入的学习活动,“质疑—思疑—解疑”,最终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明晰逻辑思路。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性经验由此升华到理性分析,在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观察描述求学路上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讨论交流形成的地理原因,逐步體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释疑的基础上构建起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达成教学目标,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知行合一,由此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得到了落实。 (三)以信息化情境为支撑,落地地理实践力素养 根据高中地理新课标的描述,地理实践力强调的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呈现“真实情境”就需要以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借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校外的图像图片、视频音频等具体、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资料或真实的环境呈现在课堂的学习环境中,实现地理可视化,有助于学生在具体问题分析的情境中培养和提高地理实践力素养。 如在《中国的地理差异》这节课中,笔者利用会声会影电脑软件,将学生从拉萨到三明路上的所见所闻的有关照片材料整理编辑成视频,配上学生自己演唱的藏族歌曲,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有声有色地再现“求学之路”,让学生重新置身于真实情景中,有助于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他们曾有的生活体验迅速被唤醒,激发了“我要学”的学习状态。在解决为什么会形成生活中的地理差异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度探究学习中,再通过希沃传屏电脑软件将探究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一步一步呈现出来,构建起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网络,知识落地成为方法,学生学会用“地理眼”关注生活现象,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由此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得到了提升。 严格说来,地理实践力是一种行为方法、思维方式、意志品质,是来源于生活,升华于课堂,最终又回归于生活应用的一种能力,因此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能一蹴而就。在我校内地西藏班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和有层次的问题链情境,依托信息技术情境进行思维型的深度化学习,可以有效落实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在地理实践力情境的创设中,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的感性载体,其设置要科学化、合理化、正面化,具有感染力,要呈现学生的兴趣点,符合他们的年龄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以学生学情和需求为基础,结合教材内容,符合课程标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向明确,富有探究性,实现有效提问。学生思维只有被充分激发后,才能执行认知操作,达到理解目标。一些绘图、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实验、演示等适合在课堂中开展的活动,能在深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高可起到很好的作用。 初中地理教师要顺应社会发展,树立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为根本点、以学生素养培养为归宿的教学观念,“教”“学”深度融合,真正让地理实践力素养在深度学习课堂中落地。 【参考文献】 [1]习道英.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J].新校园(下),2015(04) [2]邓元兴.谈问题情境创设的几个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25) [3]朱燕子.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J].吉林教育,2013(29) [4]虞文君,汤国荣.“情境问题探究式”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0) (课题:本文系“2019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深度学习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形成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MJYKT2019-216)”;“三明市初中‘壮腰工程研究专项课题:《基于学科改革实践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研究》(课题编号:ZXKTC-1906)”;“三明市2019年立項课题:《三明市初中地理深度学习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C-19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