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如何提升学生审题解题技能
范文

    摘 要:应用题的教学是教师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部分,并且在试卷中比重也很多。不过学生对于应用题目却很头疼,他们很难理解应用题目,也很难掌握应用题目的解决方法。想要从根本上转变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因为学生的审题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题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的比重很大,所以怎么教给学生更多审题的方法就特别的重要。文章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的分析一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应用题;审题解题;小学数学

    应用题目在数学试卷中占有很多的内容,但是学生这一部分也是很薄弱的。想要转变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教学的探索,就需要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具备审题的基本能力,从而落实在指导学生方面。应用题目往往有一定的情节,同时也是两个部分融合在一起的。想要审题就是要明确里面的情节和数量的关系,知道这个题目讲的什么内容,知道经过,找出来其中的要求,条件和关系,并在头脑中构建一定的网络,为正确的分析和回答问题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增强学生的审题能力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部分。

    一、 应用题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太过于传统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用的教学往往太过于传统和机械化,题目的数量也很多。比如在一些学校的一二年级中,教师就非常注重学生应用题的完成情况,而且当讲解完相应的习题之后,教师就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让他们去练习。虽然一部分学生可以完成作业,可是却牺牲了他们很多自由活动的时间,还有一些学生出现了排斥的心理,时间一长就会完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甚至逐渐的讨厌学习数学知识。

    (二)没有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没有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其中。应用题和其他类型的数学题目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往往是用简短的文字来体现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回答。所以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增强他们解决应用题的兴趣,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应用题的解决中来。但是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没有注意到这一部分。

    例如一些教师在讲解归一问题的应用题目的时候,就没有将生活中的事情加入具体的题目讲解中来。教师往往是直接告知学生进行要学习的内容是归一问题,然后告诉学生这种题目比较的简单,并把公式写下来让学生记住其中的数量关系。或者教师直接提前写好相对应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先记忆一下,然后再出示相关的应用题目,比如买了五个铁圈需要六毛钱,请问用多少钱可以买到十六个铁圈?虽然铁圈也是学生经常可以看到的东西,但是因为他们缺乏对它的了解,所以这种题目也没有办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可以将铁圈换成学生经常使用的东西,就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没有留出时间让学生去思考

    数学这门学科和其他的学科不一样,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留出来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但是从当前的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是自己讲解,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例如教师在讲解归总类型的应用题目的时候,就直接将归总问题包括的数量关系展示给学生,然后进行了讲解,然后又给学生出示了相关的题目:小明每天读书26页,他12天就读完了一本书。小紅每天读书30页,请问他可以用多长时间读完这本书。学生在看到了这道题目之后,教师就要求学生利用归总的数量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很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可是一些学生刚刚有了一点想法,教师就让学生和自己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地方也可以看出来,教师没有留出来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和尝试着去解决问题。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了自己解决应用题目的兴趣,从而不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二、 应用题教学增强学生审题解题能力的方法

    (一)严格的抓住细节

    细节往往对最后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学数学的知识相比较于其他的阶段很简单,可是里面也有很多细节的内容,具体到一个应用题来说,学生不仅仅要能够具备牢固的基础知识,也要在审题的时候把握里面的细节。

    1. 关注知识类型的细节

    知识学习的过程是严谨的,需要用心地去把握每一个细节,这样才可以让问题解决得更加完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每一个细节类的知识,寻找学生容易忽略的知识点启发学生,做到每一个方面都照顾到,从而增强知识的多样性。

    例如小明到商场有50里,他早上5:40出发,到六点半的时候到达,请问他每分钟走多少路?这个问题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学生可能会把忽略时间是60进制的问题,从而使用10进制来解决相关的问题,这样就可能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又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学生可能分不清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分母。那么教师就可以使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把握相关的细节,像有三名同学一起分吃甘蔗,请问每个同学可以吃到多少。这样学生就可以明白被分的是分子。使用这样生动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就可以让学生把握更多的细节,从而为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打下基础。

    2. 抓审题细节

    应用题目是使用一些文字来构建出具体的情境,这里面就会有很多的细节存在,如果学生粗略地读一下题目,就很容易做错,最后还以为是自己太马虎。其实审题也是一种能力,如果审题这部分容易出现错误,就是能力的不足。所以教师一定要增强学生注重细节的习惯,让学生更好地应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错误”来让学生加强印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问问学生一斤棉花和一斤铁谁更重?这时候就会有学生觉得其中一个重,那么教师就可以从这个错误出发,让学生明白细节的重要性。又比如一堆米一共重十千克,吃了二分之一千克,请问还有多少千克。一些学生觉得二分之一就是一个比例,所以认为最后的答案是五千克。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给他们解释一下,后面带上单位的才是具体的数,没有带单位的只是一种比例上的关系。如果再遇到这样的题目,学生大都不会再出现错误。

    (二)明确数量关系

    在高年级中,应用题往往会出现很多的数据,关系到的数量关系也会逐渐的复杂起来。如果不能明确其中的数量关系和技巧,就会让问题的解决变得困难起来。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用更好地让学生拥有清晰思路的方法,来让学生分析题目中已经知道的数量和不知道的数量,从而让问题变得简单起来,直到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鸡兔同笼问题里面就有很多的问题,关系也比较的混乱,那么就需要教师给学生理清楚其中的数量关系。鸡兔在一个笼子里面,有脚46只,头有15个,请问一共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子?从数量关系上看,鸡兔都一个头,所以它们的总数是十五只。兔子四只脚,鸡只有两只脚。如果让它们抬起来两只脚,那么就需要抬起来三十只脚,地上还有46-30=16只脚。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剩下的就是兔子的脚,也就是八只兔子。一些问题虽然看起来是复杂的,其实只要一点点地分析,就可以找到其中的关键点,实现问题的解决。

    (三)感受其中的動态关系

    一些应用题目的数量关系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发生着动态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关注数量的动态关系,从而明确已经知道的数量和不知道的内容,从而顺利的得出答案。

    在三四年级中最经常看到的年龄问题就是一些动态的数量变化。看下面的这道题目:小明今天八岁,他的叔叔三十四岁,请问几年之后他叔叔的年龄是他的三倍?这样的动态关系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寻找关系。首先,动态的关系是每一年两人的年龄都会增长,其次,静态的是他们的年龄差是固定下来的,也就是26岁。通过这样的分析就会知道,如果想让叔叔的年龄是他的三倍,就需要岁数差是小明年龄的两倍。所以小明的年龄是26/2,也就是13岁。应用题目中经常要考虑其中的动态逻辑,学生在审题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动态和静止的数量,从而更好地寻找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关键点,实现问题的突破。

    (四)认真的思考,把握题目的意思

    首先,对于题目中的术语要能够正确的认知,明白像倍数问题中的倍是什么意思,行程问题中的相背而行是什么样子。如果学生不能清晰的理解这些术语,就会影响他们的对题目的理解,从而无法清晰的构建数量关系。

    其次,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要能够反复的推敲,理解它里面的真实意义,从而为解决问题打好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一道题目如下:一个学校的学生要参加植树节,五年级一共种了150棵树,是三年级的三倍,请问三年级种了多少棵树。在这个题目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明白倍的意思,也要让学生知道到底是哪一个年级的人数比较多,从而找到其中的关键词语也就是三年级的三倍。通过前后的文字描述,就可以把这个短句补充清晰,让他们更加的明显。这就是可以转换成五年级是三年级的三倍,从而让学生清楚五年级是三倍,三年级是一倍,五年级比较多,从而让问题得到解决。

    (五)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理

    当学生学会了一个新的知识,往往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运用已经有的知识去进行问题的解决。比如在教学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先复习一下之前学习的整数的混合计算法则,引导学生回忆起来旧知识的内容,之后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能出现断层的情况,不能够合理地运用自己之前学习的内容,这也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导学生。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出示题目:一桶水有五千克,用去了百分之六十,请问还剩下多少?很多学生都会觉得这是一个没有学过的知识点,其实只要教师引导学生将百分之六十转换成分数或者小数0.6就可以了。这样学生也可以明白这种题目的解决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此类的应用题目。所以教师一定要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结合之前的经验,利用学生经常出现的审题问题来开展分析活动。从整体上,学生想要正确的解决问题,就需要能够解决问题。在数学学习中,教师不能只是把学生的错误归为他们的不用心,而是要端正态度,让学生从自己的认知规律出发来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让学生形成严谨的态度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明确已经知道的数量和不知道的数量的关系,让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董丹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如何提升学生审题解题技能[J].江苏省阜宁县益林中心小学,2017(10).

    [2]袁翠玲.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开放式教学[J].初等教育,2018(2).

    [3]庄元美.怎样在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J].初等教育,2013(7).

    [4]陈霞.如何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初等教育,2018(6).

    作者简介:

    姚美丽,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镡河学区。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