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建设高效数学课堂的三个基本要素 |
范文 | 金煊 【摘 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转折点,高考成绩决定着学生今后要去哪个城市学习,而数学是高考当中的拉分科目,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作为数学教师,要好好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数学分数。 【关键词】 学习欲望;教学流程;高效课堂 在高中阶段,我们依然可以发现有许多学生还在游手好闲,上课睡觉、偷玩手机,使得教学课堂变得“乌烟瘴气”,教学效率降低,身为教师要改正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创造高效的课堂,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数学是高中的主科之一,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解如何在高中数学课上建立高效课堂。 一、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是建立高效课堂的基础 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依然没有目标,对学习的态度一直不端正,使得学生没有上进心,学习也不积极,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辜负了自己也辜负了家人和教师的期望。所以在高中的初始阶段,第一节课就是要学生明白高中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还要使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数学课堂是最容易勾起学生挑战欲的科目,只有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挑战欲,才能间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学生意识到高中学习的重要性,上课自然而然就会认真听讲。 例如,我之前带过一个高二普通班级,我接手这个班级的第一节课我就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们高考想考什么学校,想学什么专业啊?”在场的学生回答出学校的还有几个,而回答专业的居然没有一个人。我当时就明白,这些学生完全没有对之后的学习规划做好打算,没有学习目的,只有当下的考试。所以我给他们讲解了一下高考的重要性,学生也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学习意识也在他们脑海里“生根发芽”。在第二节课,我就将许多较难的高考题型给他们看,都是有关高一学过的数学知识,谁能答对,我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因为做对高考题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信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对难题的挑战欲,更加强了学生要学习的意识,后面我在这个班级上课的氛围也很好,上课都要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作业完成也很准时。 因此,学生具有学习的欲望和更深層次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基础,一个没有方向、没有欲望的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只会被其他人追赶上,然后淘汰。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和让学生明白高考的重要性。 二、合理安排课堂的流程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核心 学生有了好的学生态度,愿意配合教师上课之后,相当于建立了高效课堂的“核心”,要想让这些“核心”有好的“保护”,还要看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好的教师可以使坏学生变优秀,不好的教师可以使好学生堕落。教学的关键就是看教师能否制定好的课堂流程,数学课的内容多,时间少,如果教师没有充分利用时间,那么学生接受的数学知识就会减少,成绩也会跟不上其他班的学生,所以教学的自身教学水平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灵魂”,教师一定要用心制定教学流程。 在上课之前,我在拿到数学教材时,都会先看一遍,大概了解要教的重点在哪,再规划讲解不同知识点时的教学流程。例如,在讲解椭圆方程这一章节当中,我在开始上课时,会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个PPT,里面的内容是画椭圆的方法,再配上坐标,在PPT上先将椭圆的基础知识分析给学生听,这样观看PPT动画,可以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上课的精神。学生有了上课的精神之后,在根据椭圆的不同定理结合课本中教材的例题,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定理是如何运用的,这样估计就是一节课的时间了。在下堂课继续教学这节知识时,先快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这时学生会因为听重复的知识而感到乏味,我再将一道高考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思考,让学生感到放松、自由,从而将那些觉得乏味的学生重新拉回课堂,最后再讲解一些课外的题目,拓展课外知识。 综上所述,我以我的实际经验告诉你们一堂课顺利进行、学生愿意听你的教学、学生喜爱这位教师都是建立在该教师具有好的教学水平之上的,好的教学流程能使教学水平提高,也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建立高效课堂的保障 课堂学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大多数的学习时间还是在家中,所以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好课外时间学习,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学习步骤,教师要严厉监督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只有课前预习了,教师上课的时候教学才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学生也能跟紧教师讲课的节奏,课后预习了,才能牢记教师之前所讲述的知识,教师也可以省去复习简单知识点的时间,只有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之后,才能构建高效的学习课堂。 例如,同样也是新入手的班级,我在和他们讲解的第一节课《集合》的时候,我就发现许多问题,明明是最开始的章节,知识内容是最简单的,教学中依然有很多学生跟不上我的节奏,我就知道他们没有预习这节课要讲的知识,所以当我听到有学生在下面说:“这教师教得真差,说得这么快。”我们就借着这句话和全班说到:“如果你们好好预习课程,就不会觉得我上课节奏快了。”之后的课堂上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去预习,上课也能跟上我的节奏,但是在第一次考试过后,我发现了许多学生的错误题目,居然都是关于集合基础知识的题目,于是,我发觉许多学生往往不在意简单知识点的复习,那次我也是和做错这些题目的学生谈了谈,并在班上批评了一下,让班级学生牢记,不管是简单的知识点,还是难的知识点,课后都要认真复习,这个班的学生在我的监督下有效地完成预习、复习,整体的数学平均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因此,高中数学课堂的内容相对学生之前学的知识都难,如果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根本无法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加上高中的教学速度快,数学考试次数多,所以课后的复习也是不能少的,教师一定要监督学生养成这两样习惯。 总之,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加强学生对数学公式和定理的印象、考取数学高分,就必须构建高效的学习课堂,这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尽心尽力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让学生从容应对数学考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