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重庆地区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播质量调查浅析 |
范文 | 符威平 李剑莉 摘 要 文章基于对重庆地区部分媒体传播质量的抽样调查,对这些媒体传播重庆市的公众气象预报和预警信号的质量进行了数字化的评价和等级评定,并总结了气象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预报内容不准确、信息传播不及时、发布时间不明确、预警信息不规范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社会媒体未按规范进行传播和气象部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最后从气象管理部门的角度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9-0184-03 在气象信息的传播过程中,除气象部门的自有渠道外,社会网站、手机App、电子显示屏等媒体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气象信息的高效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公众获取天气预报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但部分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存在传播不规范、更新不及时、信息来源不详等问题,公众从各个渠道获取的信息却可能不一致,甚至不准确,给公众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针对以上问题,气象部门出台了行业标准《气象预报传播质量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及部分省市气象局参考该标准先后对部分媒体进行了传播质量评价,而重庆地区之前尚未开展过此项工作。本次调查是重慶地区首次对气象信息传播情况的规范、严谨的调查,本文基于该调查对媒体进行了传播质量的数字化评价和等级评定,并分析了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继而从气象管理部门的角度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1 传播质量调查介绍 1.1 调查对象 从部门内外的网站、App、微信等各个渠道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列表如表1。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2017年11月至12月期间,对评测媒体进行了调查,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主要采用爬虫软件进行抓取,重庆电视台机顶盒和重庆高速公路电子显示牌主要以人工方式采集。 主要调查被测评媒体传播气象预报的内容一致性(公众气象预报:媒体在每天不同时次传播的我市主城、万州、涪陵、黔江、永川5个典型区县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中的天气现象(分为白天和夜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4个要素的一致性;气象预警信号:媒体在传播重庆市气象台发布的预警信号的全部内容)、传播及时性(根据媒体传播时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评判)和信息完整性(包含预报内容、发布时间、信息来源)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得分,给出相应的质量等级。 2 传播质量评价 2.1 评价方法 参考行业标准《气象预报传播质量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划分为公众预报传播质量和预警信号传播质量两类。 2.2 公众气象预报评价结果分析 2.2.1 公众气象预报内容一致性情况 内容一致性得分:被测评媒体发布的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包含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天气现象),视信息来源与参考数据分要素进行比较,内容一致的百分率乘以10分,即为公众气象预报内容一致性得分,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出被测评媒体一致性得分见表2。 从上述结果看,其他信息源与官方发布的气象预报内容存在着较大差异,差异最高达到37%。 2.2.2 公众气象预报传播及时性情况 及时性得分:根据传播快慢进行加减分。在公众气象预报发布之后,以每15分钟为一个区间,在15分钟内传播出去的,得10分,每晚15分钟,减2分,以此类推,超过一个小时的或无法判断传播时间的不得分,每一次传播及时性得分的平均值即为公众气象预报传播及时性得分(注:部分媒体更新时间早于标注的发布时间,此类及时性按8分记录)。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出被测评媒体的及时性得分,具体见表3。 从及时性上看,中国天气网(重庆)表现最好,搜狐天气、网易天气、中国天气通由于存在部分更新时间早于发布时间的情况,分数有所扣减,而重庆有线机顶盒的更新时间固定为0:00且仅更新一次,离重庆气象台每日最后一次发布时间相差较远,得分为0。 2.2.3 公众气象预报信息完整性情况 完整性得分:气象预报由气象预报内容、发布时间和信息来源构成,除气象预报的内容外,按照规定标注气象预报的发布时间和信息来源的,得10分,每少一样信息的构成要素,减5分,每一次传播完整性得分的平均值即为公众气象预报信息完整性得分。根据调查结果,对被测评媒体的数据完整性进行统计,具体见表4。 从调查结果看,发布时间和信息来源的标注很容易被忽视,标注了这两项的媒体仅3个,不足一半,而重庆有线机顶盒和墨迹天气App两项均未标注,该项得分均为0。发布时间是气象预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不同的发布时间内容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由于技术或其它原因,各媒体同一时间段传播的往往不是同一个发布时间的预报内容(如电视天气预报需要时间进行录制,因此正式播出的时候可能就不是最新的预报内容,同样,节目重播时更不是最近的预报内容),这就导致了公众在同一个时间点接收到的是存在差异的预报,如果都规范的标注了发布时间,那么公众则可以进行对比,也更能理解为何会接收到存在差异的预报信息。 2.2.3 公众气象预报综合评价结果 从结果看,传播媒体的质量等级呈现了两极分化的形势,等级为优的达到了37.5%,而不合格率高达50%。 2.3 预警信号评价结果 针对重庆市气象台发布的预警信号,以实时更新的方式抓取了重庆市气象局官网、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天气网3家网站和环球气象1个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内容。类似公众气象预报传播质量的计算方法,根据搜集到的数据,从内容一致性、发布及时性和内容完整性3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 2.3.1 预警信号内容一致性和信息完整性情况 各家媒体在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过程中,信息完整性都非常好,均为满分;内容一致性上,各媒体传播出来的内容都是一致的,但天气网漏发了取消预警的信号,该媒体的内容一致性的评分上减半。 2.3.2 预警信号传播及时性情况 传播及时性得分:根据传播快慢进行加减分。在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之后,以每5分钟为一个区间,在5分钟内传播出去的,得10分,每晚5分钟,减1分,以此类推,超过50分钟的或无法判断传播时间的不得分,每一次传播及时性得分的平均值即为预警信号传播及时性得分,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出被测评媒体及时性得分及排名结果,具体见表6。 2.3.3 预警信号综合评价结果 依据内容一致性、发布及时性和内容完整性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方法计算综合得分,满分100分,得到被测评媒體预警信号传播质量评价综合得分及质量等级,见表7。 3 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传播的预报内容不准确 部分媒体从非气象部门获取信息源,导致了信息预报内容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媒体则是因网络原因、技术原因等导致预报内容该更新时而未更新,还有部分媒体则是因更新频次少于气象部门的更新频次,这都导致了传播的预报内容不准确的情况。 3.2 信息传播不及时 部分媒体按自定义的时间进行更新,离预报的发布时间已经相差数个小时;部分媒体传播预警信息时延时一个小时以上,这已经完全丧失了预警信号的功能和作用。 3.3 发布时间不明确 发布时间应为气象部门对外发布产品的时间,而传播媒体往往把发布时间和更新时间混为一谈,部分媒体未标注发布时间,而部分媒体则将发布时间错误标注为更新时间。 3.4 预警信息不规范 部分媒体仅传播发布预警的信号而未传播取消预警的信号,甚至已取消预警的信号仍处在生效状态,更容易给公众造成困扰。 4 原因分析及相关思考 气象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媒体未能严格按照《气象法》和《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未能做到在传播时积极主动与气象部门进行沟通,在信息来源、内容一致性、传播及时性和信息完整性几个方面未能严格执行;另一方面则是气象部门的管理问题,气象部门一直保持鼓励传播的态度而广泛吸引社会媒体的积极参与,故采取的是较为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对社会媒体的监督力度和执法力度不足,管理不力放任了社会媒体传播时的不规范。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气象部门的管理机制需要因势而变,对内需要在信息制作、数据接口等方面进行规范,对外需要在准入机制、备案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对社会媒体形成有效的管理和引导,进一步促进气象信息的规范传播。 参考文献 [1]于晶.新媒体时代下的气象信息传播创新模式初探[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7-07-01. [2]袁舒.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7(5):15-16. [3]张昊.网络气象预报信息传播不能太“任性”[J/OL].法制日报视点,2017-05-25. [4]彭莹辉,等.气象信息传播参与社会管理的路径分析[J].阅江学刊,2014(6):28-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