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闻突破中思维方式训练研究 |
范文 | 李润文+李超 采访是让记者置于矛盾冲突之中,去了解聆听和质疑。记者要进入一个陌生的圈子,这个圈子里利益错综复杂,每个人都有因为自己的利益问题而说谎。真话、谎话交织的世界里,如何捋出头绪,尤考验记者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背后就是经验积累。 当很多记者为采访不到人,或者无法突破现场而困惑的时候,坚持和耐心是制胜的法宝。但在目前的媒体激烈竞争中,光突破已无法满足媒体之间的竞争需求,现在着重提出的是突破效率问题,比如说在几个小时内要找到被采访者。 演绎推理:顺藤摸瓜 2011年6月,平谷区马昌营中心小学门口发生3死21伤的车祸,肇事司机梁某属疲劳驾驶。梁某从顺义区的石门蔬菜批发市场进货,开车回到平谷区,在回去路上发生车祸。发生小学门口是一条偏僻的水泥路。 怎么找到肇事司机的家?先依据常识来推断。从顺义区石门蔬菜批发市场到平谷区是一条直通的省道顺平路,而发生车祸的地点是一条小路。 车祸发生时间是早上6点多,肇事司机为何选择走小路,有可能,司机的家就在附近。 去哪里打听很重要。车站、商店等地方一般是消息交汇处,京平高速在密三路交叉口的商店是重点,商店老板果然知道这个司机是哪个村的。 其次是去找村干部,他是最有可能知道这些信息,在村长带领下,顺利找到了司机的家。 演绎推理,从“一般推出个别”寻找线索的方法,在新闻调查中是常用的,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在采访中,时常会有重要信息被记者所忽视。最简单的方法是,把自己置身于整个事件中,如果自己作为当事人遇到这个情况,会怎么做? 这种换位思考会让你发现事件中违背常理的地方,恰恰是这些因素,可能是导致事发的原因。 比如,在这次车祸中,车祸时间是6点40分,我们就有理由推测肇事司机是不是会因为疲劳驾驶导致车祸。 另外,每天来回80多公里去进货,可见这个司机家境并不好,为生计所迫,后来事实证明也如此。 当然这些都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 发散性思维:漫天撒网 发散性思维在新闻调查中主要是最大限度用来搜集各种可能性,找到其中一种有效的可能性后,用推理的方法来找到新的调查线索。 2011年5月16日,通州区张家湾镇一架喷洒农药的小型直升机低空作业时坠毁。赶到时,警方已经封锁了现场,远远只能看到直升机残骸上盖着尼龙布,露出直升机尾翼上一块白板。 露出的机翼白板上的一串字母引起我们的注意,我抄下这些字母,打电话给一个飞机发烧友的朋友,确定了飞机机型是罗宾逊R44。 确定型号后,又打电话给另外一个朋友,他是北京一家通用航空公司的老板,他公司的业务也有用直升机喷洒农药,发生坠机的公司与他是同行。 电话那头,这位朋友果然了解,并提供了这家公司老板的手机号码。 当别人还在现场探究坠机原因时,我们已经拿到了坠机公司的老板电话联系到了他。 也许有人认为很多人不具备这样的人脉资源。但其实每个人身边或多或少有各种兴趣爱好的朋友,发挥他们的人脉资源作用,是如此重要。 这个案例所探究的就是扩散性思维在新闻现场做大限度地搜集各种可能性。 寻找权威:借力打力 上述两种思维方式的运用是帮助你如何找到人。但要他们接受采访开口说话则需要心理分析。 坠机案例中,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公司老板接受采访呢? 在打电话前,先给他发了个短信,告诉他我的身份,并且告诉他我是谁的好朋友,这个人是航空圈里的权威的人物,大家都很尊敬他。 5分钟后,再打电话给这个老板,电话那头是很热情的声音。 权威人物在采访中显得尤为重要,每个记者的身边都要有这样的权威人物,来帮助你。这种权威人物的出现,是帮你提高权威性,或者说可以让你“狐假虎威”,帮助你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在采访时,一般让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引见一下领导,与领导见面之后,采访会顺利很多,这好比拿着一把“尚方宝剑”。 和级别高的官员交谈,最好要有相关的知识准备,不卑不亢,以诚相待,就能赢得对方的尊重和信任。并且,涉及到对机构的采访,具体办事员由于怕事,往往会设置采访障碍,相反级别较高的负责人比较重大局、重事理。所以,如有机会接近高级别官员,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按常理出牌:借机行事 在做辽宁盘锦报道时,我们独家采访到了开枪的警察张研。因为是第一家报道此事的记者,这个事件所引发的舆论超过预期。 按照正常情况下,官方在发布新闻时都会寻找新华社或者人民日报等媒体。当时,持续高涨的舆论让盘锦兴隆台区政府非常头疼。 在与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沟通时,对方一直有所顾虑,为了打消她的顾虑,跟她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她很快明白我们的采访意图。 采访张研时,官方要求不能拍照。我们跟宣传部长说,现在网上质疑声很多,很多网友认为张研受伤的消息是骗人的,如果能拍一张他手打着绷带,在医院病房里的照片,照片的说服力比多少文字的表达都要有说服力。 最后,我们顺利采访到了张研,并拍到了独家照片,这些照片后来在网上引起很大关注。 在重大事件中,最可怕就是对政府的谣言诬陷,只有公开透明才能击破谣言。 之所以能说服成功,是因为比较好的掌握了她的心理特点,对一些不愿开口的采访对象,是应该尽可能地多搜集情况,分析其心理特点,根据其特点找到沟通的突破口。 采访完张研后,我们发现还有一些问题没有采访充分,必须补充采访。但是张研的报道引起当地警方非常不满,公安局政委还专门打电话责怪一番。 如果再跟宣传部提要求,他们肯定不会再同意,如果要联系公安局,公安局的领导正在气头上,再联系采访只会火上浇油。 后来,两个同事买了一束鲜花(第一次去的时候没有买花),硬着头皮直接去了医院。 他们这次是去“道歉”的,在病房门口,民警堵在门口不让进。张研一看是采访过他的记者,也让进来了。见门之后首先是道歉,因为自己的报道引起这么多网友的误解。道歉完就坐在一起聊天,很轻松式的问话,把想要采访的问题,融入在聊天中。 张研为什么会第二次接受“采访”呢? 分析一下他的心理。第一,张研看到采访过的记者,也算熟人,看着捧着鲜花的女记者,自然很难拒绝。第二,也许张研根本没有看到报道,不知道自己如何被网友痛骂,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第三,张研作为派出所副所长,也算是官员,开枪打死人,在形象上受损,在一定程度上他很有在媒体上表达的欲望,以此挽回自己的形象。第四,人很难拒绝一些真诚的表达形式,比如道歉、告别等,但一有见面的机会,就有采访的机会。 欲擒故纵,借机行事。采访张研就是借道歉之机采访。这种采访方式不是按常理出牌,也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来不及应对。甚至采访结束,对方还不知我们目的。 信息不对称:浑水摸鱼 突发事件中,警方等部门都对现场封锁。尤其是大的恶性事故,更是重兵把守,不能突破进入第一现场,对采访是硬伤。 一般说来,若是比较重大的突发事件,都会有多个部门人员到场处置,如警方、急救、安监、宣传和属地基层机构等。这些人员彼此平日不一定熟知,现场人头混杂,不大可能一一核实查验身份,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中,“混入其中”就比较容易。 2010年伊春空难后,有大量的伤员转到北医三院。发生空难的飞机上最高级别的官员是人保部副部长。在医院采访刚好遇到卫生部专家组,我就跟着队伍走。一路有十道左右保安把守,但我最后还是跟着专家混进了会议室。 现场非常复杂,有医院领导、医生,有卫生部官员,还有刚从前线回来的医生等,互相之间都不认识,也不会专门去问身份,所以在这个信息不对称中“有机可乘”。 跑了几年突发,总结一些混现场经验,特别是在穿着、表情、言语上的讲究,要学会上什么山唱什么歌。 还要学会装领导。过现场关卡时可向工作人员微笑点头注意。进入现场或会场后,不要坐在太显眼处。表情严肃,听取领导讲话要点头。 普通话太标准也会令人生疑,所以带着方言味的普通话更适合伪装。但通常情况下,尽量少说话,言多必失。 曾经有个同事喜欢采访时带着一个茶杯,手夹公文包,这种装扮在形象上会让人误认为是领导秘书。在官场社会里,每个人都会观察,也忌讳问对方身份。 一些特殊的符号信息也很重要。2010年,在建的西三旗地铁站塌陷,导致天然气管道断裂。警方将现场拉上警戒线,所有媒体记者都被围在了警戒线外。当时看到戴着安全帽的施工人员可以出入现场,也不用出示证件。后来,我就去另外工地上借了一顶安全帽,就可以自由出入现场了。信息不对称,安全帽成为识别身份的通行证。 上面所阐述的诸多新闻技术,是基于自己的一些报道所总结,并非万能钥匙。这些总结,是自己根据学习各类知识,敏锐洞察社会,结合实际的一些自然延伸。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社记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