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三重维度
范文

    李泽文

    【摘? ? 要】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媒介的传播形态,主流媒体必须运用新媒体平台,承担起社会责任,发挥主渠道作用。主流媒体要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生产出有力度、有信度、有暖度、有深度的新闻产品,才能打好舆论引导“主动仗”。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主流媒体;舆论引导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如何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是一项紧迫的课题。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媒介的传播形态,主流媒体必须运用新媒体平台,承担起社会责任,发挥主渠道作用。只有及时传递权威信息,安抚民众情绪,满足受众知情权,生产出有力度、有信度、有暖度、有深度的新闻产品,才能使公众科学对待疫情,不恐慌、不信谣,才能够担负起主流媒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打好舆论引导“主动仗”。

    一、有力度:增强舆论的传播力

    1月中下旬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人心,举国上下众志成城。1月24日,安徽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随着安徽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升级,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开始利用其自身的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聚焦疫情防控总体态势,及时传递防控政策,回应公众关切。在加强移动端及时、权威发布的同时,地方媒体还与全国性的媒体加强合作,将重要信息和重头稿件,分享到央视、学习强国、今日头条、腾讯等全国性平台,以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一)全平台传播

    这次疫情突如其来,并且是在春节期间,各家晚报都市报都已经休刊,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性优势,休报不休新闻。比如,从1月15日开始,新安晚报就利用安徽网、大皖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抖音号等平台持续关注疫情信息。2月3日,新安晚报微信发布《最新!合肥发布确诊病例小区分布情况 涉及56个小区(村居)》,20多分钟阅读量就达10万+。微信文章《合肥市一级响应!最新通告:取消全市一切群体性集会活动!这6条你必须要看!》阅读量23.5万,《刚刚!安徽省决定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阅读量12.5万。

    2月2日起,新安晚报特别推出融媒体产品“新安晚报微报”,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圖表形式,及时传递战“疫”前线权威资讯和独家报道。在这次疫情报道中,很多纸媒在休刊的情况下,都推出了“微报”。与传统报纸电子报相比,“微报”具有信息发布迅速,形式新颖,用户体验更佳等特点。不仅能够实现报纸移动端一键阅读分享,还融入了视频、组图、背景资料等超链接,信息含量大幅提升,阅读体验更佳。

    (二)把握时度效

    全媒体时代,对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一方面是利用图、文字、视频在“报、网、微、端”上进行全方位的传播;另一方面必须注意把握报道节奏和分寸,突出主题,把握重点,力求内容科学、准确、权威。

    比如,2月初安徽网开设了“江淮战‘疫党旗飘扬”专栏,刊发了《冲在战“疫”一线的党员突击队》《我是民警,又是党员,更应该挺身而出!》等一大批稿件,生动讲述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事迹,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宣传报道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的党组织、党员干部先进典型。2月25日,新安晚报纸质版复刊之后,推出“复工复产进行时”专栏,以平均每天2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全省各地各类企业复工复产的情况,同时也发掘出各行各业的暖心故事和感人事迹。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和百姓的各种需求,主流媒体必须主动作为,聚焦疫情最新进展,积极宣传党委政府的重要部署和重点工作,反映社会各界同舟共济的有力举措,形成强大宣传声势和多方位传播格局,凸显各级政府构建疫情群防群控网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工作实效。

    二、有信度:增强舆论的影响力

    当前,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受众更容易通过移动端了解阅读数量更大而内容趋向分散的信息。这些信息呈现出去中心、碎片化等多重特征的混合传播模式。这使得公众号、小程序、微博、短视频等平台,拥有着较大的优势,也成为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加速器。

    疫情之下,公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权威媒体高度信任,然而在多形态的混合传播模式中,真假信息鱼龙混杂,负能量充斥其中,这就需要主流媒体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做好正能量传播,用最快速准确的信息,最充分详实的报道,以全方位的传播格局迎接挑战。

    (一)提供权威信息

    疫情报道中,记者更应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奔赴一线,全面深入医院、社区、交通等各条战线,积极连线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对于来自各级卫健委及各地市卫生部门的权威信息,做到第一时间发布,现场探访、权威解读,安抚民众情绪,提供权威信息,做到科学对待疫情,不恐慌、不信谣,展现党和政府阻断疫情传播、守护人民安全的有力举措,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特别是在大雪、低温等恶劣天气下,民生服务保障是百姓关注的焦点、热点。作为面向百姓的晚报都市报,则需要从一开始就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所有的报道都力求从百姓的视角来尽可能做好服务,多采写民生部门如何应急与保障百姓生产生活不受影响等内容,并及时发布民生服务信息。记者采写的稿件要瞄准医疗救治、社会救助、社区管控等疫情防控“关键节点”,重点报道水电气、供暖、交通等重要部门为了百姓生产生活尽量不受影响,所做的应急与保障工作等。

    只有这样,主流媒体在利用好大数据、短视频等新技术的前提下讲好故事,向群众靠近,才能更精准有效地生产出反映基层实践、传递百姓心声、符合读者需求的产品,才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及时平息舆情

    1月30日上午,合肥市卫健委公布1月29日0时至24时,合肥市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0例,通报中把1例确诊病例回合肥时间的“20日”写成“2日”,短时间内“武汉回肥23天后发病”成为网上舆情热点。

    作为全媒体时代的记者,这个时候不仅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洞察真相的头脑,更要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廓清迷雾辨是非的本领。面对汹涌舆情和各种误读,记者要与相关部门核实准确信息后,更正此前通报稿件中的错误数字,并且迅速在各平台推出《紧急扩散!合肥并无“武汉回肥23天后发病”人员!最新10例确诊病例“生活轨迹”如下!》等澄清稿件,有效平息了网上舆情。

    2月1日晚,一条“某企业捐赠政府的口罩”被私人倒卖的消息,引起了网友关注。此时已经接近凌晨,记者必须比拼“脚力”,采用各种办法联系上这家捐赠企业的负责人和在网上炫耀卖捐赠政府口罩的当事人,第一时间对这起误会给予了澄清,以达到以正视听的效果。《捐赠政府的口罩被倒卖?合肥警方连夜介入调查》,新安晚报的这条稿件当天凌晨在腾讯、百度等各大网站被转载,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转发,消除了大众的误解。

    三、有暖度:增强舆论的生命力

    (一)发掘事迹打动人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在及时发布信息,提供服务的基础上,还要对事件进行深度挖掘,第一时间发掘典型人物,勾勒出一组组打动人心的抗疫人物群像。有暖度的新闻,更能打动人、更能引发共鸣。

    比如,新安晚报相继刊发了《连续十天冲在“防疫”一线连轴转,太湖县一村党总支副书记生命定格在56岁》《舒城一镇党委书记给离世母亲写下“忏悔书”》等一大批真挚感人的人物事迹,报道全省各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抗“疫”战斗,同时也传递出疫情之下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良好形象。

    1月30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等平台推出《疫情之下|“武汉返乡人”在安徽的“隔离生活”》,述评《疫情挡不住温情》,呼吁在高度重视“武汉人”的防疫排查和隔离的同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敌人是新型冠状病毒,是危害干扰防疫工作的行为,而绝不是‘武汉人乃至‘湖北人”。

    3月1日,新安晚报以5个整版推出《疫线战记》策划,《一个高考生家庭的“211保卫战”》《一对医护夫妻的“远程带娃记”》《一名小学老师的“居家”角色切换 》《疫情之下老年志愿者也没闲着》这些稿件讲述了疫情是一场大考,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直面它,在战“疫”中不断成长。

    3月8日,新安晚报在三八妇女节之际,以4个整版的篇幅推出《战役巾帼不让须眉》策划。大批女党员、女干部、女网格员、女志愿者巾帼不让须眉,舍小家为大家,她们扎起秀发、戴上口罩、走街串巷、卡口值守、做好后勤保障…… 《丁晓芹:守护百姓健康的卫生防疫人》《沈琼:术后刚半年就投入抗疫一线》这些稿件讲述了她们像战士一样冲锋在前的事迹,感人至深。

    (二)短视频引发共鸣

    融媒体环境下,什么是好的视频素材?什么样的短视频能火遍全网?灾难面前,如何触动老百姓内心深处,需要记者发挥优势,深入现场,以短视频为载体,挖掘出有细节、有温度、有情怀的医疗队员抗“疫”故事,引发受众共情与共鸣。

    比如,新安晚报记者采写的短视频新闻《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的行李箱里装着啥“秘密”》《12年前参加汶川地震救援今天她再次出征前线》《金银潭医院致信安徽医疗队:在你们身上,我们感受到强大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等一组人物故事,展现安徽医疗队員义无反顾、治病救人的感人情怀,引发网友的点赞热议:“感动!泪目!”“致敬这些最可爱的人”。

    2月10日,大皖客户端推出《独家专访揭秘安徽聚集性疫情是如何“侦破”的?【视频】》,讲述了安徽省疾控中心专业技术团队整理全省疫情日报、病例分析等为科学研判疫情态势服务,及“侦破”聚集性疫情背后的故事。记者冒着危险走进隔离病房ICU,采写了《11道防护!新安晚报记者 独家走进新冠肺炎隔离病房ICU 探访疫情救治“最前线”》,通过大量的图片及视频,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到病房防护措施的严密、医护人员工作的艰辛、患者受到精心的照料,提振了打赢疫情防控战的信心。

    结语

    面对严峻的疫情,没人是旁观者,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所有人的共同目标。广大社会公众需要从主流媒体上看到“万众一心”,看到有力开展的防控工作,紧密推进的各项措施。主流媒体要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传播大爱,在取得积极反响、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使我们能看到全社会上下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责编:周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