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性偏正结构
同位性偏正结构指同位短语和定语可以指代整体的偏正短语。朱德熙《语法讲义》:“同位性偏正结构包括以下几种类型:(a) ‘人’ 字、广东省、老王同志;(b)我李逵、咱们中文系、人家小王;(c)这本书、两块钱、五斤米;(d)我的眼镜、新来的老师、他写的诗。同位性偏正结构的特点是定语可以指代整个偏正结构。例如 ‘广东省’ 可以光说 ‘广东’,‘人家小王’ 可以光说 ‘人家’,‘这本书’ 可以光说 ‘这本’,‘新来的老师’可以光说 ‘新来的’。”参见 “同位短语”。
同位性偏正结构朱德熙《语法讲义》术语。指定语可以指代整体的偏正短语。如“广东省”、“人家小王”、“这本书”、“新来的老师”等。这些结构可以分别以它们的定语“广东”、 “人家”、 “这本”、 “新来的”指代。同位性偏正结构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a)“人”字、广东省、老王同志。(b)我李逵、咱们中文系、人家小王。(c)这本书、两块钱、五斤米。(d)我的眼镜、新来的老师、他写的诗。(a) (d)两类格式当中可以插入“这/那+量词”,如: “‘人’这个字”、“广东这个省”、“我的那副眼镜”、“他写的那首诗”。插入这类成分之后仍旧是同位性偏正结构。值得注意的是(d)类插入“这/那+量词”以后,“的”字可以省去,如:“我那副眼镜”、“新来那位老师”。因此“他写那首诗”是歧义结构。 (b)类格式都可以插入“的”。如“咱们的中文系”。不过插入“的”以后,意义发生变化。如“咱们中文系”, “咱们”指的就是“中文系”;在“咱们的中文系”里,“咱们”和“中文系”是领属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