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范文

    韩良

    摘? ?要:森林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优化我国的生态体系,提高森林面积覆盖率,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生态林建设工作力度,大力推动了生态林业的发展。从生态林业建设的现状出发,简要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问题;解决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5-0093-01? ? ? ?中图分类号: X322;F326.2? ? ? ?文献标志码: A

    林业产业是一项基础性产业,不仅是社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在社会效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已经拥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各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生态林建设的重视程度也相对较高,但多数生态林业建设工程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依然没有达到预期高度。基于这一背景,加强对生态林业建设工程现存问题的研究并分析解决措施,对于推动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问题

    經过多年发展,我国的生态林发展规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整体的综合质量还相对较低,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现存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树种单一。由于人工造林的比例较高,自然林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时,在建设生态林的过程中忽视了封山育林措施的实施,树种搭配不够合理,进而导致混交林的整体比例长期无法提高。另外,还存在针叶林树种比例过高的情况。二是治理力度不足,目前,多数地区的林业生产中存在过度重视造林规模的情况,而忽视林区后续经营的问题,且科技含量较低、技术条件不足,导致造林的整体效率相对较为低下。三是保存率低。多数林区的保存率远远低于预期,所取得的生态效益不够明显[1]。

    1.2? ?缺乏生态环境意识

    生态环境意识的匮乏是导致生态林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多数地区对于林业建设的认识仅仅停留于其经济效益,对林业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没有提高重视。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当前林业产业建设还存在发展片面、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忽略林业产业所带来的长期生态效益等问题[2]。

    1.3? ?缺乏保障体系

    现阶段,各地的林业产业建设大多依赖于地方财政,而地方财政能为林业产业提供的资金数量十分有限,进而出现后续管理力度不足、技术维护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新造林的建设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林区的成活率长期无法提高。同时,在林业建设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现有的林业相关政策无法将社会力量、科技力量充分调配到林业产业发展事业中,也导致林业产业的发展效率较低。

    2? ?解决措施分析

    2.1? ?加强育苗管理

    苗木是建设生态林业的基础条件之一,为了培育出高质量的苗木,地方林业部门不仅要将国有苗圃作为主要的育苗场所,还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通过市场渠道进行适当补充。林业部门必须加快推动国有苗圃改革的速度,加快内部整合,完善管理体系,不断扩大国有苗圃的生产规模,为生态林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苗木资源。

    在培育苗木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坚持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提升苗木培育的科技含量,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力度,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优质苗木不足的现状。其次,在新品种引入方面,需要根据当地林业的产业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既要强调经济效益,又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再次,地方林业部门要加强对于苗木生产者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基本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侵犯,构建良好的苗木生产、经营、交易氛围。在苗木种植方面,严格控制苗木的基本质量,禁止不合格苗木进入市场中流通,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控制林业建设工程质量的目的。最后,在种苗供应招投标环节中,要加强监督力度,严格禁止“人情苗”的出现,确保生态林业工程所使用的苗木均能符合生态林业建设工程的基本要求。地方林业部门还要积极推动种苗价格听证制度的实施,避免出现种苗市场垄断、哄抬种苗价格等现象,从而在维护苗木生产者基本权益的基础上,确保用苗单位可以进一步控制苗木成本。

    2.2? ?调整林业生产方式

    首先,各地林业相关部门要承担起普及生态教育的责任,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号召广大群众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和地方森林体系建设问题,鼓励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到林业建设中,让爱护森林成为每一位公民的基本素养和意识。其次,地方林业部门还要加快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工作,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意识,鼓励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并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及面不断扩大森林的覆盖面积。最后,调整林业生产方式也是决定生态林业建设效果的关键所在。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生态林业建设工程,逐步构建起以国家为基础、社会力量为主的多元化经济投入体系,体现“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政策,在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在此过程中,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是关键所在,要积极创新,大力发展林下资源,如将药材、山珍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切实提高林农的经济收入。

    总之,生态林业建设工程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各地林业部门要高度重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工作,优化现有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建设高质量的林业生态工程,推动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韦岩.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4):285.

    [ 2 ] 周厚林.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花卉,2015(12):111-1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