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南京市六合区2019年水稻品种安全性测试试验研究 |
范文 | 管东松
摘? ?要:水稻品种安全测试在日常工作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南京市六合区水稻不同品种的安全性作了具体测试分析。 关键词:水稻品种;安全性;测试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6-0022-02? ? ?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 ?文献标志码: B 1? ?试验概况 1.1? ?参试品种及来源 参试品种及来源见表1。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点:南京市六合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土壤状况:前茬为小麦田,肥力中上等,黏土。小区面积:杂交籼稻每个品种约720 m2,合计约6 500 m2;常规粳稻每个品种约1 450 m2,合计约5 800 m2,总共12 300 m2。栽培方式:机插秧。 1.3? ?栽培管理 1.3.1? ?杂交籼稻及播种时间 杂交籼稻有Y两优17、隆两优1307、荃9优063、袁两优1000、徽两优丝苗、望两优1133、科两优17、徽两优2000、黔丰优877,共9个品种。 5月21日干籽播种。育苗方式:硬穴盘育秧,每个穴盘60 g营养土,每667 m2用种量1.1 kg。栽培密度:6月19日移栽,机插秧30 cm×18 cm,每穴2~3苗,每667 m2栽1.23万穴,基本苗3万左右。肥水管理:6月15日施45%复合肥25 kg作基肥;6月27日施46%尿素10 kg作分蘖肥;7月8日施46%尿素15 kg作分蘖肥。除草:6月18日移栽前田间封闭除草;7月9 日田间化除。病虫害防治:8月7日防治螟虫、钻心虫、纹枯病及稻飞虱;8月27日防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及稻飞虱;9月5日防治螟虫、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 1.3.2? ?常规粳稻及播种时间 常规粳稻有宁粳8号、丰粳3227、南粳3908、南粳9108,共4个品种。5月21日干籽播种。育苗方式:硬穴盘育秧,每个穴盘120 g营养土,每667 m2用种量3.5 kg。栽培密度:6月19日移栽,株行距为30 cm×12 cm,每穴2~3苗,每667 m2栽1.85万穴,基本苗4万~5万。施肥:6月15日施45%复合肥25 kg作基肥;6月27日施46%尿素10 kg作分蘖肥;7月8日施46%尿素15 kg作分蘖肥;8月17日施45%复合肥15 kg作孕穗肥。除草:6月18日移栽前田间封闭除草;7月9日田间化除。病虫害防治:8月7日防治螟虫、钻心虫、纹枯病及稻飞虱;8月22日防治螟虫、纹枯病及稻飞虱;8月27日防治螟虫、纹枯病及稻瘟病;9月5日防治螟虫、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9月13日防治螟虫、稻瘟病及稻曲病。 1.4? ?天气情况 2019年六合区水稻生长期间的天气情况大体正常,没有发生极端高温、低温等灾害性天气,但是水稻生长过程中长期无有效降雨,病害轻,不利于水稻孕穗灌浆,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影响。 2? ?试验结果 2019年的测试品种,除个别品种病虫害轻微发生外,总体病虫害较轻;产量较2018年增产,特别是粳稻增产幅度较大;抗倒性较好,没有品种出现倒伏现象。 3? ?品种适应性表现及评价 (1)Y两优17: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55 d,株高125 cm,株型略散,长势繁茂,叶色浅绿,成熟时秆青籽黄。该品种已在六合区连续种植2年以上,表现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和抗逆性较好,但对细菌性病害要认真对待,做到科学及时防治。在本次试验的籼稻品种中实收产量最高,为726.5 kg/667 m2,种植安全性较好,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2)隆两优1307: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51 d,株高126 cm,剑叶直挺,可適当密植。该品种已在六合区连续种植2年以上,表现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和抗逆性较好。在本次试验的籼稻品种中实收产量为659.7 kg/667 m2,种植安全性较好,注意适期播种,防止灌浆时遇高温天气,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3)荃9优063:属籼型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49 d,株高124 cm,茎秆粗壮抗倒,综合抗性高,米质有香味,口感好。本次试验的籼稻品种中实收产量较高,为698.2 kg/667 m2,建议推广种植。 (4)袁两优1000:属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52 d,株高123 cm,分蘖力强,植株长势繁茂,茎秆粗壮,超大穗型,易感细菌性病害,轻度感染稻曲病,其周边品种皆未发病,在本次试验的籼稻品种中实收产量一般,仅为661.9 kg/667 m2,不适宜在六合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5)徽两优丝苗: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全生育期152 d,株高121 cm,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抗倒性强,熟期转色好,产量水平也较高。在本次试验的籼稻品种中实收产量为605 kg/667 m2,种植安全性较好,建议示范性推广种植。 (6)望两优1133: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53 d,株高125 cm,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抗倒性强,熟期转色好。在本次试验的籼稻品种中实收产量中等,为619.8 kg/667 m2,种植安全性中等,建议谨慎推广种植。 (7)科两优17: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42 d,株高132 cm,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较深,综合抗性中等。在本次试验中实收产量为706.4 kg/667 m2,种植安全性较好,品种表现中等,建议适当推广种植。 (8)徽两优2000: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54 d,株高 124 cm,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抗倒性强,熟期转色好,产量水平也较高。在本次试验的籼稻品种中实收产量为714.6 kg/667 m2,种植安全性较好,综合抗性中等, 建议适当推广种植。 (9)黔丰优877: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51 d,株高126 cm,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色浅绿,叶姿较挺,抗倒性较强,熟期转色较好。本次试验中产量为668.4 kg/667 m2。试验田有条纹叶枯病发生,总体种植安全性较好,建议谨慎推广种植。 (10)宁粳8号:属早熟晚粳稻品种,全生育期160 d,株高100 cm,长势较旺,分蘖力中等,抽穗灌浆快,成熟时叶绿、秆青、穗黄,较耐肥,抗倒性强。在本次试验的粳稻品种中实收产量较高,为748.3 kg/667 m2,种植安全性较好,米质优, 食味性好, 后期不施或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确保品质口感,防倒伏。建议适当推广种植。 (11)丰粳3227:属迟熟中粳稻品种,全生育期154 d,株高90 cm,该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挺色深,群体整齐度好,早熟,后期熟相较好,抗倒性较强。在本次试验的粳稻品种中实收产量较高,为668.2 kg/667 m2,建议适当推广种植。 (12)南粳9108:属早熟晚粳稻品种,全生育期160 d,株高92 cm,株型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色浅绿,叶姿较挺,后期熟相好,抗倒性较强。在本次试验的粳稻品种中实收产量中等,为681.9 kg/667 m2,米质优,种植安全性较好,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 (13)南粳3908:属早熟晚粳稻品种,全生育期158 d,株高94 cm,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群体整齐度好,叶色浅绿,叶姿较挺,后期熟相好。在本次试验的粳稻品种中实收产量中等,为697.8 kg/667 m2,种植安全性较好,建议示范性推广种植。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