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桃低产低效园提质增效综合配套技术 |
范文 | 刘化朝 摘? ? 要:针对核桃低产低效园改造,提出了合理间伐、嫁接改良、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加强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控、科学调整园区规划等综合配套技术,以实现低产低效园提质增效目的。 关键词:核桃;低产低效园;提质增效;综合配套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2-0055-02? ? ?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64.1? ? ? ?文献标志码: B 1? ?合理间伐、合理密度,改善光照 1.1? ?早实品种核桃园 平地、缓坡核桃园,可采用隔行或隔株间伐成4 m×5 m或4 m×6 m的株行距;山地梯田核桃园,一般1个台面1行,台面宽>20 m的可间伐成两行;台面宽<8 m的,隔台1行,株距一般为4~6 m。树距梯田堰根2 m以上,距堰边1.5 m。 1.2? ?晚实品种核桃园 平地、缓坡核桃园,可采用隔行或隔株间伐成6 m×8 m或8 m×9 m的株行距;山地梯田核桃园,一般1个台面1行,台面宽>20 m的可间伐成两行;台面宽<8 m的,隔台1行,株距一般为6~8 m。树距梯田堰根2 m以上,距堰边1.5 m。 2? ?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合理追肥 无立石的核桃园可进行深翻扩穴,一般深度为80 cm。结合深翻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生物菌肥等;立石较多的核桃园,机械粉碎核桃修剪枝条,进行木削秸秆覆盖,增加有机质。施足发芽花前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株施尿素0.5~1.0 kg;重视幼果膨大肥(6月),株施氮、磷、钾复合肥1.5~2.5 kg;施好硬核肥(7月),株施氮、磷、钾复合肥0.5~1.0 kg。 3? ?适地适树,高接换优,改良品种 3.1? ?预培养主干树形的冬剪和芽接新梢 核桃树冬剪时,在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上旬进行树形改造。一是将树干上所有的主枝和大枝全部锯掉,按照树形培养要求将位于培养主枝位置的中小枝条(直径<5 cm)基部保留5~10 cm长短截。二是树干保留高度为3~3.5 m。三是在树干上需要发枝而缺枝的部位,可用锯横向切割长度10 cm左右,深度达到木质部即可。四是可保留一个粗度3 cm左右的枝条,以增加光合面积,增强树势,待枝叶茂盛后再进行处理。 春季核桃萌芽时(3月20日),从主干高1.0 m以上开始留芽,呈螺旋状上升,插空排列;干径在5~6 cm时,全树留芽8~10个;干径在6~9 cm时,全树留芽10~15个;除所留芽外,其他萌芽全部抹除,芽接新梢间隔20 cm左右。 3.2? ?掌握好嫁接时期 核桃夏季芽接或绿枝接最佳时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嫁接成活率达到96%以上。5月10日以前,接穗生长不充实,木质化程度低;进入7月后,降雨增多,温度升高,树体养分消耗大,伤流大,嫁接成活率低。 3.3? ?嫁接方法 方块形芽接:选择砧木光滑部位切一方块形树皮,用嫁接刀轻轻挑起树皮,不要取下,以防切口失水。在接穗上选择饱满芽切取下与砧木上大小相同的方块形芽片,迅速嵌入砧木切口,保持紧密接触,用条带绑紧。一般芽片长度1.5 cm、宽度1 cm,芽内维管束保持完整。 改进绿枝接法:在接穗半木质化时利用进口嫁接膜进行绿枝劈接,嫁接膜只需缠紧接口和接穗即可,待接芽成活后,嫁接膜会自然风化脱落,不需要解绑,操作简单,嫁接速度快,嫁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 3.4? ?实生大树高接换头技术 前些年,各地核桃产区用实生苗建园较多,虽然树龄已达8~10年,但是产量较低,质量差,难以适应当前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选用新品种进行改接。一般在春季核桃枝条萌芽前对需要改接的实生大树进行抹头重剪,合理调整树体光照结构,为下一步嫁接做好准备。5—6月在新发的当年生枝条上进行嫁接。 3.5? ?嫁接后接穗和砧木处理 嫁接后10~15 d应及时抹掉砧木上的萌芽,以免影响接芽生长量。在接芽上方留2片复叶剪砧。接芽枝条长到25 cm时,要及时从接芽以上20 cm处剪砧。芽接后7 d,实施复绑,有利于提高芽接成活率和接芽生长量。新梢长到30 cm以上时,及时解除绑缚物。 3.6? ?加强肥水管理 一般在核桃嫁接结束后10 d禁止果园浇灌、追肥。待新梢长到15 cm以上时,再灌溉、施肥。8月15日左右采取摘心措施,提高枝条木质化程度。 4? ?合理修剪,因树造形,通风透光 4.1? ?适宜的修剪时期 休眠期修剪较秋剪或春剪营养损失最少,有利于增强树势和增加产量;核桃树冬季修剪不会削弱树势,对于翌年的枝条生长和产量没有影响。 4.2? ?低效郁闭园树形改造技术 早实核桃树形选择高光效主干形改造。 晚实核桃郁闭园选择高干开心形改造:整株树体保留3~6个主干枝,枝条着生空间布局合理,抹掉中心干领头枝,在所保留的各主枝上留取2~3个侧枝。修剪时以疏除过密大枝,回缩延长枝、下垂枝为主,拉开树体骨架,确保通风透光。 5? ?加强花果管理,提高核桃产量和质量 5.1? ?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采用人工授粉可提高坐果率18%~26%。如果遇恶劣天气,人工授粉增产效果更明显。常用的授粉方法主要有:①喷粉法,即将采集处理好的花粉装入喷粉器中,对树冠均匀喷施,喷头勿直接接触花序柱头;②悬挂授粉法,即在雄花花粉未散落时,将雄花序采下绑扎成束,挂在树冠上部,使其花粉自然散落,达到授粉目的;③抖撒授粉法,即将花粉装入通透性好的纱布袋中,绑在长杆上,在树冠上方摇撒。 5.2? ?疏除雄花,集中养分 疏雄的最佳時期是雄花萌动前21 d,常用方法是人工摘除或用铁钩钩除。单株树体雄花合理疏除量为全树总雄花序的90%~95%,剩余雄花量完全可以满足授粉需要。据调查,雄花疏除量在95%以上的树体,坐果率能提高25%~30%。 5.3? ?合理果实负载,提升品质 一般核桃疏果适宜时间在生理落果后7 d,通常在雌花受精后25~35 d。一般在1 m2树冠中以保留60~100个果实为宜。首先去除弱枝或弱枝上的幼果,或将其与弱枝一起切开;每个花序有3个以上的幼果,视结果分枝的强度,可以保留2~3个,果实在树冠内部均匀分布。 6? ?加强病虫害防治 每年秋冬季节及时清理果园内的枯枝、病果,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病虫源,清除病虫越冬场所。采果时避免损伤枝条,从而减少伤口和传带病菌介体,达到防病目的。秋季深翻,蓄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 春季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病虫。生长期根据不同病虫的生长规律,适时进行防治,以防病虫蔓延。近年来,各地核桃举肢蛾、天牛、黑斑病、炭疽病发生严重,影响了果品产量和质量,防治工作尤为迫切。 6.1? ?云斑天牛 每年6—7月人工捕捉成虫;也可以用药棉球或毒棉签堵塞虫孔,并用泥封住虫孔,防治效果良好。 6.2? ?核桃举肢蛾 封冻前深翻园地,消除树下落叶杂草,消灭越冬幼虫。6月上旬成虫羽化前,用23%对硫磷胶囊剂300倍液或40%辛硫磷500倍液喷洒树盘。幼虫脱果前及时清理落果,提前采收受害果,减少翌年虫口密度。6月上旬至7月下旬幼虫蛀果期,每隔10 d左右喷1次25%西维因600倍液。 6.3? ?药剂防治烂果病 发芽前,喷3~5波美度石流合剂,消灭越冬病菌;落花后,喷10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5月下旬和6月中旬,各喷1次100%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月上中旬喷100%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 80%戊唑醇4 000倍液;8月上旬可喷25%咪鲜胺乳油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7? ?调整规划园地,改建排水系统 7.1? ?作业区的规划 作业区作为核桃园的基本生产单位,其地块面积大小和方位,应当与整个园区所处的立地条件、土壤结构及主干支道等协调配套。 7.2? ?园区道路的规划 一般中型和大型园区应该由主路、支路和作业道组成。主路宽度不小于7 m,支路宽度不小于5 m,作业道宽度不小于3 m。 7.3? ?防护林的规划 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土壤冲刷,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减小风速,防止大风灾害,一般在水岭和沟边栽植。 防护林一般宽15~18 m,防护林行距3 m、株距1.5 m。果园南部防护林距果树20~30 m,北部距15~20 m。北方地区常用作防护林的树种有杨树、榆树、旱柳、臭椿、白蜡、侧柏、黑松、山定子、山楂、杜梨、皂角、核桃楸、枫树等,灌木类有柽柳、花椒、荆条、紫穗槐、酸枣、刺玫等。 7.4? ?排灌系统的规划 排灌系统是加强核桃园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可结合果园立地条件、土壤结构和地形状况修建水库、塘坝、蓄水池等,保障园区果树用水;果园排水系统一般主要是以挖排水沟解决排水问题。排水沟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地下水位、年降水量和最大降水量及土质而定。常用的排水措施有:在果园地面挖掘明沟,排除地表径流。排水沟应修在梯田的内沿,又称背沟,比降与梯田一致;设置暗沟排水,地下埋置暗管或其他补充材料,形成地下排水系统,此举可将地下水降低到要求的高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