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辽北地区培育大规格鲤鱼苗种与主养鲤鱼的效益对比 |
范文 | 杜华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6.012 鲤鱼是我国主要养殖的淡水鱼类之一,2012年渔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鲤鱼产量为2 896 957 t,占当年淡水养殖总产量的10.95%。近年来鲤鱼价格持续低迷,鲤鱼养殖积极性受到了很大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很多养殖户通过投放大规格苗种(0.5 kg/尾左右),配合“少放粗养”养殖方式以减少投入,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本文整理了辽北一鱼种场2012年鲤鱼养殖的生产记录,分析了主养鲤鱼和培育大规格鲤鱼苗种两种生产方式的经济效益,为鲤鱼养殖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池塘两口:面积分别为0.6 hm2和0.4 hm2,东西走向,呈长方形;池塘底质为壤土,塘底平整,底泥小于20 cm,养殖期间平均水深2 m,水源为水库水,水质良好无污染;每个池塘安置3 kW叶轮式增氧机两台。 1.2 鱼种放养 2012年5月初投放健康齐整的建鲤苗种,苗种规格为单尾重100~150 g;放养量:0.6 hm2池塘放养15 000尾;0.4 hm2池塘放养10 000尾。此外,每hm2池塘按放养鲢、鳙鱼苗种1 500尾(规格为200 g/尾,鲢、鳙比例为3:1)。 1.3 饲养管理 0.6 hm2塘用于培育大规格鲤鱼苗种,0.4 hm2塘用于成鱼养殖。按着“定时、定点、定量”的原则采用投饵机投喂,投喂量根据天气、水温、鲤鱼规格进行调整:5月份1~2次/d,6-9月份3~4次/d,10月份1~2次/d。苗种池塘鲤鱼饱食程度控制在7分饱,成鱼池塘控制在8分饱。 每隔10~15 d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20~30 cm;8-9月份池塘水位升高至2.2 m,午间增开增氧机2 h;20 d左右养殖池塘泼洒二氧化氯一次。坚持早晚巡塘,定期检查鱼体,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 2 结果 养殖期至2012年10月22日结束,两池塘收获情况见表1。两池塘在放养密度相同的情况下,苗种培育池塘因投喂量不足,与成鱼养殖池塘相比鲤鱼规格偏小,鲢、鳙鱼规格也偏小。 效益分析见表2:苗种培育池塘平均利润为52 475元/hm2,高于成鱼养殖池塘的36 413元/hm2,增加44.13%,效益增加明显。 3 讨论 当前鲤鱼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减少投入是规避风险的最好方法。辽北地区一些小散的养殖户通常购买大规格鲤鱼苗种,采用投施粪肥,少投饵甚至不投饵养殖方式,使鲤鱼当年长至1 kg左右上市规格,产量虽不如精养池塘高但是投入少,效益尚可。本文研究了辽北地区一鱼种场培育大规格鲤鱼苗种的盈利情况,事实表明培育大规格苗种具有投入低,单位效益高的特点。培育大规格苗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鱼种场周边需要有大量的小散养殖户来消费这些苗种;同时需要较高的养殖技术来降低饵料成本和鱼病损失;另外大规格苗种需要越冬,苗种越冬会损失一定的质量同时管理上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表1 池塘鲤鱼收获情况
池塘 放养苗种 放养量 /kg 成活率 /% 出池规格 /g 单位产量 /kg?hm-2 总产量 /kg 饵料投入 /t 饵料 系数 0.6 hm2塘 0.4 hm2塘 鲤 1 500 99 450 11 138 6 682.5 6.8 1.3 鲢 135 99 1 200 1 337 801.9 鳙 45 98 800 294 176.4 鲤 1 000 99 1 300 32 175 12 870 16.5 1.4 鲢 90 99 1 450 1 615 645.98 鳙 30 99 840 312 124.74
表2 养殖效益分析
池塘 苗种投入 /元 饵料投入 /元 电费/元 渔药/元 卖鱼收入 /元 净利润/元 平均利润 /元?hm-2 0.6 hm2塘 7 005 33 660 1 900 200 74 250 31 485 52 475 0.4 hm2塘 4 670 81 675 1 900 150 102 960 14 565 36 413 注*饵料单价4 950元/t;**大规格鲤鱼苗种单价11元/kg,鲤鱼成鱼价格8元/kg,鲤鱼苗种越冬失重率为15%。
(收稿日期:2014-03-16)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6.012 鲤鱼是我国主要养殖的淡水鱼类之一,2012年渔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鲤鱼产量为2 896 957 t,占当年淡水养殖总产量的10.95%。近年来鲤鱼价格持续低迷,鲤鱼养殖积极性受到了很大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很多养殖户通过投放大规格苗种(0.5 kg/尾左右),配合“少放粗养”养殖方式以减少投入,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本文整理了辽北一鱼种场2012年鲤鱼养殖的生产记录,分析了主养鲤鱼和培育大规格鲤鱼苗种两种生产方式的经济效益,为鲤鱼养殖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池塘两口:面积分别为0.6 hm2和0.4 hm2,东西走向,呈长方形;池塘底质为壤土,塘底平整,底泥小于20 cm,养殖期间平均水深2 m,水源为水库水,水质良好无污染;每个池塘安置3 kW叶轮式增氧机两台。 1.2 鱼种放养 2012年5月初投放健康齐整的建鲤苗种,苗种规格为单尾重100~150 g;放养量:0.6 hm2池塘放养15 000尾;0.4 hm2池塘放养10 000尾。此外,每hm2池塘按放养鲢、鳙鱼苗种1 500尾(规格为200 g/尾,鲢、鳙比例为3:1)。 1.3 饲养管理 0.6 hm2塘用于培育大规格鲤鱼苗种,0.4 hm2塘用于成鱼养殖。按着“定时、定点、定量”的原则采用投饵机投喂,投喂量根据天气、水温、鲤鱼规格进行调整:5月份1~2次/d,6-9月份3~4次/d,10月份1~2次/d。苗种池塘鲤鱼饱食程度控制在7分饱,成鱼池塘控制在8分饱。 每隔10~15 d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20~30 cm;8-9月份池塘水位升高至2.2 m,午间增开增氧机2 h;20 d左右养殖池塘泼洒二氧化氯一次。坚持早晚巡塘,定期检查鱼体,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 2 结果 养殖期至2012年10月22日结束,两池塘收获情况见表1。两池塘在放养密度相同的情况下,苗种培育池塘因投喂量不足,与成鱼养殖池塘相比鲤鱼规格偏小,鲢、鳙鱼规格也偏小。 效益分析见表2:苗种培育池塘平均利润为52 475元/hm2,高于成鱼养殖池塘的36 413元/hm2,增加44.13%,效益增加明显。 3 讨论 当前鲤鱼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减少投入是规避风险的最好方法。辽北地区一些小散的养殖户通常购买大规格鲤鱼苗种,采用投施粪肥,少投饵甚至不投饵养殖方式,使鲤鱼当年长至1 kg左右上市规格,产量虽不如精养池塘高但是投入少,效益尚可。本文研究了辽北地区一鱼种场培育大规格鲤鱼苗种的盈利情况,事实表明培育大规格苗种具有投入低,单位效益高的特点。培育大规格苗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鱼种场周边需要有大量的小散养殖户来消费这些苗种;同时需要较高的养殖技术来降低饵料成本和鱼病损失;另外大规格苗种需要越冬,苗种越冬会损失一定的质量同时管理上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表1 池塘鲤鱼收获情况
池塘 放养苗种 放养量 /kg 成活率 /% 出池规格 /g 单位产量 /kg?hm-2 总产量 /kg 饵料投入 /t 饵料 系数 0.6 hm2塘 0.4 hm2塘 鲤 1 500 99 450 11 138 6 682.5 6.8 1.3 鲢 135 99 1 200 1 337 801.9 鳙 45 98 800 294 176.4 鲤 1 000 99 1 300 32 175 12 870 16.5 1.4 鲢 90 99 1 450 1 615 645.98 鳙 30 99 840 312 124.74
表2 养殖效益分析
池塘 苗种投入 /元 饵料投入 /元 电费/元 渔药/元 卖鱼收入 /元 净利润/元 平均利润 /元?hm-2 0.6 hm2塘 7 005 33 660 1 900 200 74 250 31 485 52 475 0.4 hm2塘 4 670 81 675 1 900 150 102 960 14 565 36 413 注*饵料单价4 950元/t;**大规格鲤鱼苗种单价11元/kg,鲤鱼成鱼价格8元/kg,鲤鱼苗种越冬失重率为15%。
(收稿日期:2014-03-16)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6.012 鲤鱼是我国主要养殖的淡水鱼类之一,2012年渔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鲤鱼产量为2 896 957 t,占当年淡水养殖总产量的10.95%。近年来鲤鱼价格持续低迷,鲤鱼养殖积极性受到了很大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很多养殖户通过投放大规格苗种(0.5 kg/尾左右),配合“少放粗养”养殖方式以减少投入,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本文整理了辽北一鱼种场2012年鲤鱼养殖的生产记录,分析了主养鲤鱼和培育大规格鲤鱼苗种两种生产方式的经济效益,为鲤鱼养殖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池塘两口:面积分别为0.6 hm2和0.4 hm2,东西走向,呈长方形;池塘底质为壤土,塘底平整,底泥小于20 cm,养殖期间平均水深2 m,水源为水库水,水质良好无污染;每个池塘安置3 kW叶轮式增氧机两台。 1.2 鱼种放养 2012年5月初投放健康齐整的建鲤苗种,苗种规格为单尾重100~150 g;放养量:0.6 hm2池塘放养15 000尾;0.4 hm2池塘放养10 000尾。此外,每hm2池塘按放养鲢、鳙鱼苗种1 500尾(规格为200 g/尾,鲢、鳙比例为3:1)。 1.3 饲养管理 0.6 hm2塘用于培育大规格鲤鱼苗种,0.4 hm2塘用于成鱼养殖。按着“定时、定点、定量”的原则采用投饵机投喂,投喂量根据天气、水温、鲤鱼规格进行调整:5月份1~2次/d,6-9月份3~4次/d,10月份1~2次/d。苗种池塘鲤鱼饱食程度控制在7分饱,成鱼池塘控制在8分饱。 每隔10~15 d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20~30 cm;8-9月份池塘水位升高至2.2 m,午间增开增氧机2 h;20 d左右养殖池塘泼洒二氧化氯一次。坚持早晚巡塘,定期检查鱼体,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 2 结果 养殖期至2012年10月22日结束,两池塘收获情况见表1。两池塘在放养密度相同的情况下,苗种培育池塘因投喂量不足,与成鱼养殖池塘相比鲤鱼规格偏小,鲢、鳙鱼规格也偏小。 效益分析见表2:苗种培育池塘平均利润为52 475元/hm2,高于成鱼养殖池塘的36 413元/hm2,增加44.13%,效益增加明显。 3 讨论 当前鲤鱼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减少投入是规避风险的最好方法。辽北地区一些小散的养殖户通常购买大规格鲤鱼苗种,采用投施粪肥,少投饵甚至不投饵养殖方式,使鲤鱼当年长至1 kg左右上市规格,产量虽不如精养池塘高但是投入少,效益尚可。本文研究了辽北地区一鱼种场培育大规格鲤鱼苗种的盈利情况,事实表明培育大规格苗种具有投入低,单位效益高的特点。培育大规格苗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鱼种场周边需要有大量的小散养殖户来消费这些苗种;同时需要较高的养殖技术来降低饵料成本和鱼病损失;另外大规格苗种需要越冬,苗种越冬会损失一定的质量同时管理上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表1 池塘鲤鱼收获情况
池塘 放养苗种 放养量 /kg 成活率 /% 出池规格 /g 单位产量 /kg?hm-2 总产量 /kg 饵料投入 /t 饵料 系数 0.6 hm2塘 0.4 hm2塘 鲤 1 500 99 450 11 138 6 682.5 6.8 1.3 鲢 135 99 1 200 1 337 801.9 鳙 45 98 800 294 176.4 鲤 1 000 99 1 300 32 175 12 870 16.5 1.4 鲢 90 99 1 450 1 615 645.98 鳙 30 99 840 312 124.74
表2 养殖效益分析
池塘 苗种投入 /元 饵料投入 /元 电费/元 渔药/元 卖鱼收入 /元 净利润/元 平均利润 /元?hm-2 0.6 hm2塘 7 005 33 660 1 900 200 74 250 31 485 52 475 0.4 hm2塘 4 670 81 675 1 900 150 102 960 14 565 36 413 注*饵料单价4 950元/t;**大规格鲤鱼苗种单价11元/kg,鲤鱼成鱼价格8元/kg,鲤鱼苗种越冬失重率为15%。
(收稿日期:2014-03-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