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社会网络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综述 |
范文 | 杨锓瑶 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有助于缓解就业问题,促进其快速融入城市,推进城镇化进程。本文总结、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社会网络、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意向三者关系、度量方法及影响机制的研究及结论。综合已有文献来看,社会网络能够影响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在其间起中介作用,但三者的度量方法及维度并未有统一的划分。 伴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减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农民工聚集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较大冲击,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有利于其快速融入主流社会、解决就业问题、推进城镇化进程、维护社会稳定。 由于意向可用于预测行为、计划,因此可以将创业意向作为切入点去分析个体的创业活动推动因素,并寻找提升创业率的方法。社会网络同样可以作为研究创业的起点:第一,社会网络可从情感和物质两个方面为创业者提供支持;第二,人际关系可为创业者提供创办企业的重要资源的机会,并且社会网络能传递比较充分的信息,产生有效的价值;第三,成功的创业者通过对他人的激励作用可影响后者的创业意向和信心。本文将重点围绕社会网络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展开。 1、社会网络 (1)社会网络的概念 社会网络也称社会资本,是指通过人际间的交流、连接权利不同且资源各异的个体,从而建立起来的长期互惠互换或面子机制,该机制可以在没有规范正式的约束下展开社会性交换。 (2)社会网络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现有研究认为社会网络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信息有着巨大的价值,因而社会网络作为信息来源,能够对创业意向造成影响;其次,资源,社会网络能提供技术、资金等;其三,榜样的激励作用,即成功的创业者对他人的心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3)社会网络的维度及测量 社会网络的测量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单一变量测量法,二是从其联系及属性的维度展开。 对于单一变量测量法,马光荣等(2011)认为对我国来说,亲友关系是最主要的社会网络,互赠礼品是维系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他设定亲友间的礼品往来数额为社会网络的代理变量。 也有学者采用了第二种测量方法,汤勇等(2012)借助个体网络测度方法,设定网络规模、网络内联系、网络多属性、结网时间、创业家交往和商业交流机会等六个因素。 2、创业自我效能 (1)创业自我效能的概念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信念强度,它指代的不是能力,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够担任创业角色并完成创业任务的信心。 (2)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维度及测量 汤明等(2009)基于Chen(1998)和Denoble(1999)等学者的研究,提出创业者通常需要具备五方面的能力:创新、机会识别、风险承担、组织承诺、关系协调等能力,并据此将其划分成五个维度:创新效能感、风险承担效能感、机会识别效能感、关系协调效能感、组织承诺效能感。 3、创业意向 (1)创业意向的概念 目前学界尚未有对创业意向的概念的统一界定。李小玲等(2015)对创业意向的定义是:潜在的创业者在追求创业目标前的一种主观意愿和心理状态,这种意愿将付诸于实践,最终进行创业活动。 (2)创业意向的维度及测量 国内外均无公认的创业意向的维度划分,在个体创业意向的测量方法上,分为两种:单一变量测量法和多变量测量法。前者依据个体的期望、偏好、计划等单个变量,这种方式具有简洁、清晰的优点,但在效度、信度方面欠佳。鉴于此,一些学者开始使用多变量测量法。 国内学者多将创业意向划分为多个维度进行测量。范巍、王重鸣(2006)通过探索性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将其划分为创业可行性和希求性。李海垒等(2011)基于目标意向和执行意向理论,将创业意向划分为创业目标意向和创业执行意向。前者为个体对创业目标的感知,后者是个体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 国外研究常用多题项量表来对创业意向进行测量。Zhao,H等(2005)用4个项目来测量创业意向,分别为:创办企业、收购小企业、开始和建立快速发展的企业、获取和建立一家公司以实现高增长的业务。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从1(非常小)到5(大量),并将四个项目平均化,形成一个整体测量。Chen等(1998)通过分别询问被调查者对创业的感兴趣程度、考虑程度、准备程度、努力创业的可能性和什么时候创业来测量。 4、社会网络、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汤勇等(2012)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者交往与创业意向起完全中介作用,对商业交流与创业意向起部分中介作用,但与网络内联系和创业意向关系的中介作用无关。吴晓波等(2014)基于社会认知的视角,通过文献研究和定量分析发现创业效能感在社会网络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目前社会网络、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意向的度量在国内外均无统一的划分。社会网络主要在三个方面影响创业意向:其一,信息。社会网络提供的信息能产生有效的价值,为创业提供支持,因而影响到创业意向;其二,资源,社会网络能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支持其創业;其三,榜样的激励作用,社会网络中创业者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个体创业的自信心、创业自我效能感等,进而影响到创业意向。虽然目前对社会网络、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向的研究颇丰,但缺乏基于新生代农民工视角下,对三者关系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单位:100083中国农业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