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范文

    曹宝龙

    

    

    摘 ? 要:浙江、上海的高考试点方案引导普通高中进行课程改革,要求学校的课程体现选择性教育思想。学校必须以自己的办学目标与育人目标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以体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地方课程的整合性和学校课程的可选择性。新的课程体系下学校必须转变教学论思维的管理模式,构建以课程论指导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模式。在新的体系下,必须转变物理学科的教育思想,拓展与建设物理课程体系,培育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

    关键词:高考试点方案;高中课程改革;物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9-0001-4

    去年秋天,浙江与上海同时宣布2017年开始,两地高考实施新的方案,即2014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将在2017年参加新的高考。两地的试点方案十分重视高考改革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校教学改革的统筹与协调,努力解决高考评价标准与方式单一、一考定终身、学生自主选择性小等问题。因此,对于新的考试评价体系和新的课程方案,学科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方式和课程评价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深度改革。

    1 ? ?浙江、上海试点高考方案简介

    1.1 ? ?浙江省方案[1]

    浙江省高考方案以语文、数学、外语作为必考科目(每科150分),其余七门科目,即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由学生选择三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每科100分)。而剩下的未选科目就是一般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生只需考必考题,必考题考试内容为该科目必修内容。

    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考生除了考必修内容还需考加试题,加试题考试内容既包括科目必修内容又包括选修内容。考生可根据本人的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7门设有加试题的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选考科目的学生成绩按原始分在选考科目学生人群中的分布位置给出等级分(40分到100分之间),计入高考总成绩。

    1.2 ? ?上海市方案[2]

    从2014年秋季入学高一新生开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13门科目;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考试成绩“合格”是高中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此外,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中,根据自身兴趣特长选择学习其中3门参加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第呈现A、B、C、D、E五等。高中学业水平考的各科目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随教、随考、随清,合格考与等级考高中生均只能参加一次。语文、数学、外语3科仅设合格性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1.3 ? ?高校招生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浙江省为例)

    2015年2月28日浙江省考试院公布了与高考(课程)改革相配套的2017年高校选考科目方案[3]。2017年约1400所在浙江招生高校公布的选考科目范围涵盖2.37万余个专业(类)。其中,有500余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不限选考科目占54%,设限选考科目占46%,其中,设限范围为1门的占5%,2门的占8%,3门的占33%。各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最多的是物理,占设限专业(类)的81%。化学、技术、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分别涉及64%、36%、 32%、19%、15%、13%。考试中只要一门学科与高校所要求的学科相同即可录取,因此,考生选考物理即可报考(包括高校设限选考科目为物理或没有设限选考科目)的专业(类)达到91%,化学、技术、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分别达到83.5%、70.6%、68.8%、59.7%、62.8%、60.9%。

    1.4 ? ?新方案的特征

    从浙江、上海的新高考招生方案可以看出以下特征:

    1)考试评价方案可引导与推动学校深化课程改革。

    2)突出“基础+特长”的人才培育机制,尊重与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特长与优势。

    3)突出选择性教育思想,体现学校的课程建设与课程管理的理念,促进学校向特色化方向发展。

    4)学校可根据自身的优势来设计自己的校本课程体系,突出发展与培育自己的特色课程群。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与职业趋向来设计与选择自己独特的学习课程,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课程表(真正实现“一生一课表”)。

    2 ? ?新高考下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实施

    2.1 ?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4]

    1)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主要考虑以下基本思想:①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改变“千校一面”、高度同质的局面,促进学校发展的特色化和多样化;②转变育人模式,培养学生自主规划、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而有个性地发展;③巩固和发展普通高中已有的成果与经验,促进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思想、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促进普通高中管理思想的转变。

    2)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与学分结构如表1所示。

    2.2 ? ?课程开发与实施

    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育模式,学校课程体系必须突出课程的校本化建设,突出学校课程体系对国家、地方课程的有机整合与融合。学校课程体系必须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学校顶层设计:学校的办学理念如何指导课程?课程如何实现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

    2)学校课程方案的建构:①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来使国家课程适应学校教学的需要。例如,根据学校的学生基本情况,必修课程在各校的实施内容、难度和组织方式应该是不同的。②地方课程的整合性实施。地方课程应该与社会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等相结合,使课程实施更富有活动性与实践性,提高学生的体验水平。③建立学生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和特色课程群,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例如,与汽车制造商联合开发与开设汽车机械、汽车电路、汽车中的力学等课程。④开发与开设实践探究性强的课程体系。例如,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无线电信息传播原理及其实验操作等。

    3)课程与资源的开发:学科教师要在学校的总课程方案下,根据自己的专业与特长、学生的需求等,开发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课程。课程开发要重视指导思想、课程价值、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要素。

    4)课程实施与评价:选修课程的实施要重视学生对课程的建构、课程实施的参与性,重视课程实施的实践与经验价值,创新评价方法,以评价促进课程实施方式转变。

    2.3 ?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管理

    深化课程改革使学校的课程体系、课程管理、学校文化发生深刻的变革。

    1)学校从“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思想逐步演变成“以课程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教学就是课程的实施,是课程管理的一部分。课程的架构、课程开发、课程审核与评价、课程选择、学生生涯指导、学生素质评价等工作,无不体现了学校管理面的拓展与管理思想的转变。校长的“教学论”管理理念应该向“课程论”管理转变。学校应该具备“课程论”指导的管理体系与模式,当然学校的组织管理体系也必然要改变。这是一次学校文化的变革!

    2)学校从行政班管理模式逐步过渡到行政班与教学班并行的模式转变。由于必修课实施分层走班,选修课实施分类(层)、分科走班,学生大部分课程需要走班,原有的行政班只有在共同的自修时间内存在。因此,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学生管理模式也会过渡到导师制与班主任并行的管理模式。当然,也有的学校主张取消行政班与班主任的体制,而完全以教学班与导师制的模式来管理。

    3)学校教学从单纯“教”向学生主动“学”的转变。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课程向主动地研究与选择课程转变,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规划、主动探究与学习的思想会更加凸显。教师管理学生和学生被管理的模式会被打破,而代之以学生寻求帮助,教师作为援助者或指导者的身份出现。

    3 ? ?新课程体系下的物理课程

    3.1 ? ?转变物理学科教育思想

    1)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发展设计与实施课程。选择性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物理课程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与需求,从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需求。有的学生将来会选考物理,但一部分学生并不选考物理。必修课程的学习中我们必须依据学生的学科能力与特长,对不同层次与水平、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分别以不同的要求。尽管有的学生高二开始并不选学物理,但必修内容必须给所有学生以良好的学科素养。

    2)注重培育学生的物理兴趣,培植学生物理学习的后发优势。必修课程学习阶段不仅是共同基础的学习阶段,还是培育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学习选修课程后发优势的关键。因此,高一年级的物理教育不仅要注重物理学习的基础性,更要重视物理学习的趣味性,要有“物理味”。

    3.2 ? ?改革物理学习的课程体系

    1)注重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系统性协调,做好课程的校本化。要遵从基础性与发展性并重的原则,切忌必修课与选修课程的初始阶段要求过高,造成学生“畏惧物理”的心理,从而使学生“流失”或逃避物理。要从本校学生的实际来设计内容的难度和广度、必修与选修之间的衔接,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实际做好问题解决教学的梯度设计。

    2)拓宽物理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下,学生选修课的课时数达到了48学分(即必修课的一半),学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选修课程,学生的课程表也会因兴趣与需求不同而更具个性。作为物理学科,必须考虑两部分学生的需求:一是为选考物理的学生提供限定性(国家标准)选修课程后的进一步学习的选修课程;二是为不选考物理的学生提供满足其对物理应用方面兴趣的课程,这种课程主要为学生科普性地介绍物理学系统、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物理学对技术发展的应用等。

    3)为学生认知与选择课程助力。作为学生成长的导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与学生一起探讨他(她)的发展与课程选择的关系。不选考物理的学生中,对今后拟从事综合程度较强的工作,例如教师、记者、公务员等,需要懂得更多的科普性科学,我们必须给他们提供科普性与兴趣性兼备的物理拓展课程;对于选考物理的部分拟从事与物理学深度学习、研究相关的学生,需要为他们提供更有发展力的先修课程。

    3.3 ? ?培育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要求教师具备对科学素养核心的理解,并探索如何建设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体系。因此,教师必须具有:

    1)课程开发能力:物理教师必须从物理知识体系、物理探究能力和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来开发适用于本校学生的物理学习的拓展性选修课程,以丰富学校的科学课程体系。

    2)课程实施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要开发科学学科的拓展性课程,更要改革科学课程的实施方式。物理教学中要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加综合实践型的学习任务,增加学生基于探究任务的实验设计与操作,以增强学生课程学习的实践性与体验性。

    3)创新课程评价能力:基于培养物理学科素养的课程,要注重课程的实践与体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因此,不能用简单的纸笔考试来考查学生的能力,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与课程的目标设计与创新课程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浙政发〔2014〕37号.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Z].杭州:浙江省人民政府,2014.

    [2]沪府发〔2014〕57号.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Z].上海:上海市人民政府,2014.

    [3]浙江省考试院.浙江2017年高校选考科目[EB/OL].(2015-2-28).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2/28/c_1114473852.htm.

    [4]浙教电传〔2012〕64号.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Z]. 杭州:浙江省教育厅,2012.

    (栏目编辑 ?廖伯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12: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