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范文

    赵爽

    自2017年关于印发《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以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切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宣传、推广节水势在必行。

    一、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

    水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控制因素,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思路。

    二、影响水资源的主要因素

    1、水资源概况

    根据《辽宁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彰武县地表水资源量1.33亿m3,地下水资源量3.83亿m3,重复量0.68亿m3;彰武县总用水量12648万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9507萬m3,占总用水量的75.2%;林牧渔畜用水1386万m3,占总用水量的11.0%;工业用水430万m3,占总用水量的3.4%;城镇公共用水180万m3,占总用水量的1.4%;居民生活用水1080万m3,占总用水量的8.5%;生态环境用水650万m3,占总用水量的0.5%。

    2、影响水资源的主要因素

    (1)水土流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我县地处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前沿,水土流失面积大,人为的乱垦、乱伐,河滩地乱占开荒现象时有发生,治理形势严竣。

    (2)过量开采地下水,水环境恶化

    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下降,加之连续干旱,是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直接原因。近二十年来,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连续干旱容易造成人畜饮水困难。

    (3)自然灾害频繁,库塘蓄水不足

    由于春旱、秋吊自然灾害,库塘蓄水量减少,大部分水田改为旱田,水资源短缺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4)用水观念淡薄 ,节水认识不足

    全县广大群众,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水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缺乏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观念,依法用水的自觉性不高,节水观念不强,还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三、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内容

    一是制定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总体目标、年度任务和实施计划,落实保障措施,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二是县级人民政府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分类指导,组织实施技术评估和达标考核。

    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意见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 ,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将十六字方针作为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提高对节水型社会的思想认识;二是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宣传,使我们广大领导和群众认识到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认识到实现水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对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彰武县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推广膜下滴灌、微喷灌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扩大灌溉面积,普及高效节水是有效保护水生态环境,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抗旱减灾、保证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措施。

    3、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

    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地下水开发要做到统一规划,对于严重超采地区,要建立保护区,促进污水转化,促进生态平衡;在兴建蓄、引、提水等工程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做到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改造现有灌区,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4、注重水土保持治理、生态环境建设

    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进一步遏制我县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从而达到涵养水源,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5、规范农田灌区管理、完善用水制度

    建立健全灌区水务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用水目标和执行标准,严格按制度考核管理,强化节水和水环境保护意识,使灌区用水合理化、可持续化;建立灌溉用水制度和内部用水规范等综合措施,切实以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6、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保护开发本身是矛盾的。使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而且开发利用是可持续的,必须遵循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的最基本原则,围绕这一原则,特别要加强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力。

    五、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

    1、经济效益

    据测算,农业种植实施喷灌、滴灌与大水漫灌相比,亩增产30%以上,节水30%-50%,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20%,土地利用率提高8%。尤其是膜下滴灌实现了免耕免铲,管理定额可由25亩/人增加到100亩/人左右,达到省工的同时可防止土壤盐碱化,使有限的耕地增加了效益。

    2、社会效益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促进各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新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的节水意识,推动了全县节水灌溉的发展。

    3、生态效益分析

    通过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节省了水资源,改变了地下水状态变化,对水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地复种指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作者单位:123200辽宁省彰武县二道河子蒙古族乡水利站)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