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范文

    刘化龙

    摘 要:该文结合寿县安丰塘镇的实际情况,介绍了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合蓄留再生稻的品种、科学播种与适当密植、建立理想的群体结构、科学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适时收割与养留稻桩等,以期为当地再生稻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1-0046-02

    所谓再生稻,即在收获头季水稻后,对头季稻桩进行充分利用,使其腋芽重新萌发出苗,进而抽穗结实,形成第2季产量[1]。当头季早中稻开始成熟时,一些腋芽已逐渐萌发,收获时保留适当的稻桩即可将这些腋芽保留下来,继续生长抽穗、结实,一般80d左右即可收获第2茬[2]。通常再生稻的穗比头季稻小,但是由于1株头季稻植株萌发出的再生稻至少有2根,因此再生稻田间穗数要多于头季稻,产量也相对较高。此外,再生稻不需要施肥喷药,稻米品质更佳,更受消费者青睐[1]。由此可见,再生稻的生产既能实现粮食增产,又符合生态环保的绿色要求。

    安丰塘镇地处寿县城南30km处的安丰塘水库(古名芍陂),芍陂大米历史悠久,享有“楚稻中秋熟,珠玑碗面浮”的美誉。全镇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67万hm2,是寿县水稻优势产区。近年来,该镇积极发展水稻机械化收获,并推广了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当地的粮食增产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科学选种,适时播种

    1.1 科学选种 蓄留再生稻要求品种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2]。实践表明,当生育期超过140d,种植再生稻适宜选择晶两优534、丰两优香一号等品种,且在8月10日之前收获头季稻,以免对再生稻的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若气候条件不佳,则选择的再生稻类型要求再生能力强、生育期较短,如欣荣优华占等。

    1.2 适时播种 适当密植栽培再生稻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要推广机插早季再生稻并适时早播、适当密植[2]。安丰塘镇播种时间一般安排在3月10日前,在8月10日前完成头季稻的收获,确保再生稻在9月15日前进入安全齐穗期,为再生稻的高产稳产提供保证[3]。春季播种前温度相对较低,可利用此阶段的气候特点对水稻种植的生育期进行优化配置,适时早播,确保本田期水稻的生育期延长,实现大穗多穗,奠定头季稻丰产的基础[2]。机械收获头季稻并保留低桩,一般机收再生稻的生育期较人工收获留高桩的会延长15~25d,因此再生稻的生产要求种植的水稻品种生育期符合当地气候条件,一般播种时间在旬均温超过10℃时为宜,秧龄25~30d时进行移栽。另外,再生稻属于穗小类型,要获得高产必须保证多穗。因此要确保头季、再生季稻的穗数充足,就必须在确保壮秧的同时合理地进行密植[3]。

    2 加强管理,健身栽培

    2.1 构建高产群体结构 再生稻的头季稻穗粒数与产量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田间管理时要主攻大穗,以获得高产。由于不同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不同,因此要结合所选水稻品种、土壤肥力状况、当地气候特点等确定具体的种植密度,构建适宜高产的理想群体结构[1]。

    2.2 合理运筹肥水

    2.2.1 合理施肥 结合头季稻田间实际情况开展施肥管理,促进植株早发,实现高产稳产。若田间肥力水平中等或中等以上,则头季稻的施肥量可结合目标产量而定,一般产量在825kg/hm2时,可施纯氮肥180kg/hm2,控制氮磷钾肥的施入比例在2∶1∶2。机械插秧的秧苗小,栽植后对肥料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将基蘖肥的20%~30%作为底肥施入,剩下的70%~80%作为分蘖肥施入。穗肥施入时,田间不可有水层,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施肥后的第2d再灌入浅层水,以促使肥料更好地被吸收。熟期中迟的水稻品種,由于根数达到最大值的时间较早,与成熟期之间的间隔时间长,加上植株长势高大、田间郁闭度高,收获头季稻时根系易发生早衰现象,因此要及时施入保根肥,确保水稻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充足,满足腋芽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条件[5]。头季稻齐穗后的15~18d,及时施入促芽肥,一般可选择尿素150~195kg/hm2、氯化钾45~75kg/hm2,为再生芽的萌动提供养分,实现再生稻的增产。若头季稻选择的类型为常规稻且生育期小于130d,则一般不需要施入保根肥[2]。

    2.2.2 科学管水 水稻生长发育期间,在插秧、施肥施药、孕穗开花等阶段田间灌寸水,而分蘖期、穗形成期、结实期时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或灌浅水即可,实施干湿交替灌水;水稻田间够苗时及时将水排干、搁田。促进根系健壮生长是再生稻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头季稻收获时正值高温期,再生稻的根系长势易受头季稻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头季稻的管理,实现根系的健壮生长[3]。根据稻田内的实际情况,一般在水稻齐穗后14d内施入促芽肥,施肥时保持田间浅水层,之后搁田、自然落干,达到水调气、气养根、根活芽壮的效果。对于灌溉条件不佳的稻田或沙漏田,应结合实际情况,一般不需要搁田,避免再生稻发生干旱导致减产。头季稻收获后3~4d即可灌水,刚灌水时保持浅层水即可,之后以湿润为主,干湿交替即可,抽穗扬花期若遇寒露等降温天气,可适当加深田间水层,以达到保温护苗的效果[4]。

    2.3 及时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不仅会影响头季稻的产量,还会影响再生稻的萌发,因此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提前做好预防。再生稻的病虫害防治参考绿色水稻生产标准,主要采取农业、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辅以适量的药剂防治。

    2.3.1 农业防治 稻田边留草,稻草全量还田,冬季在田间种植绿色植物,如油菜花、紫云英等,有助于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实现稻田内生物多样化;在田埂上种植一些对害虫有诱避效果的植物,如波斯菊、香根草等。

    2.3.2 物理及生物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悬挂诱虫灯;在螟虫产卵高峰期,在稻田内分批释放赤眼蜂等;保护利用天敌,严禁捕杀稻田内的蛙类等,保护田间蜘蛛等天敌生物。此外,还可在稻田内人工构建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对减少病虫害也具有明显效果。

    2.3.3 药剂防治 再生稻的潜伏芽受纹枯病和稻飞虱的危害较大。头季稻收获前若发生纹枯病,则对再生稻潜伏芽的伸长具有很大影响,而在头季稻收获后发生纹枯病,则会导致潜伏芽的死亡。因此再生稻生产中要及时开展防治,防止植株受侵害出现倒伏、茎秆霉烂等问题。防治药剂要求选择毒性较低、效果好的生物源、矿物源及有机合成农药等,在田间病虫害发生程度达到防治指标时开展防治。一般在病虫害刚发生时即可进行防治,进入破口期后实施综合防治,同时注意药剂的安全间隔期。每年的5月中旬开展二化螟的防治工作,6月中旬对纹枯病、稻飞虱、稻瘟病等开展防治。

    3 适时收割,适留稻桩

    头季稻成熟后适时开展机械收获,并在收割当天将覆盖堆压在稻桩上的稻草清理掉,灌跑马水,确保田间土壤处于湿润状态,有利于养根促芽[5]。机械收获时尽量降低留桩高度,熟期早的品种留桩高度保留10~15cm即可,熟期中等的品种留桩高度适宜在20~30cm,确保再生稻可以在秋寒前安全齐穗[5-6]。此外,头季稻成熟前大部分养分基本都集中供给稻谷发育,输送给腋芽的养分较少,随着稻谷籽粒的逐渐成熟,对养分的需求量降低,养分逐渐向再生芽转移,因此头季稻的籽粒越接近成熟期,则再生稻腋芽可获得的养分越多,萌发量也逐渐增加,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因此,收获时间较早(籽粒成熟度在95%以下),会导致头季稻减产,影响再生芽萌发(再生稻萌发所需要的养分主要来源于头季稻茎秆、叶片部位);而收获时间过晚,虽然有助于再生稻腋芽的萌发,但收获时腋芽过大,不仅容易造成头季稻收获时将腋芽割断,还缩短了再生芽到齐穗的时间,不利于再生稻产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照伟,解振兴,张数标,等.机收再生稻高產高效栽培技术规程[J].福建稻麦科技,2019,37(4):22-24.

    [2]李先平.永兴县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9):37-39.

    [3]段秀建,张巫军,姚雄,等.杂交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9,34(1):44-46.

    [4]高世富,刘珠,翁钰玲,等.闽中丘陵地区甬优1540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9(10):83-84.

    [5]彭少兵,谢华安,李经勇,等.再生稻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Z].华中农业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19.

    [6]孔令娟,潘广元.安徽省再生稻生产现状与发展[J].中国稻米,2020,26(4):47-50.

    (责编:徐世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