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议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
范文 | 袁中华 [摘 要]随着现代制造业精细化的发展,传统的制造业正在从大批量制造转向为个性化制造,间接费用在制造业中的成本比重也在逐渐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演变为成本的竞争。本文首先简述了作业成本法的含义,其次概括了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必要性和适用性,最后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情况,为企业在加强经营管理、成本控制、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提供借鉴。 [關键词]作业成本法;制造业;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1 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1.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内容 作业成本法最早源于自西方,又称作业成本分析法,指的是围绕产品生产的作业为基本核心,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制造业企业中现有资源成本,从中找出作业的成本动因,再将作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合理分配下去的新兴成本控制管理方式。这种新兴的成本管理方式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相比,具有传统成本核算所没有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作业成本法能够在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上提供巨大帮助,同时能提高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1.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或者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将成本的计算范围进行扩宽,从而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地计算产品(服务)的成本。利用不同产品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将所消耗的资源分配到产品或其他产品的成本计算对象上,为此将产品的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可追溯作业成本、不可追溯成本,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产品的成本进行核算。对于不可追溯成本可以采用企业当前常用的标准将其分配到有关成本对象上。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可以使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许多产品的间接费用具有可追溯性,使间接费用的分配更加合理,使产品成本的计算更加精确,更有利于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的管理。 2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必要性和适应性分析 2.1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必要性分析 2.1.1 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过程的越来越复杂,使得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辅助作业所占产品成本的比重正在逐渐增大,同时制造费用也在逐渐增加,甚至超过了主要成本,致使原来主要成本中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成本成为产品成本核算中一个次要的地位。此时产品的制造费用核算不准确,将会使产品总成本核算的准确度有所下降,最终将导致企业一系列的决策出现失误。采用作业成本法可以避免产品在传统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核算不准确致使企业决策失误的弊端。 2.1.2 企业控制产品成本的需求。随着制造业精细化的发展,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给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种类的个性化产品,使得制造业呈现出多元化和小批量的生产特点。产品的多样化致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间接费用在不断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成本的竞争,企业对间接费用的管控越好,企业的成本控制就越好。因此,企业在运营期间必须要了解产品和客户服务的真实成本。 2.2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适用性分析 2.2.1 确定经营者的需求 (1)价格决定策略。经营者需要对产品的成本、供求等相关的基本因素进行分析,合理地制定产品价格。(2)产品组合的策略。企业中不同的产品,对应不同的成本,经营者需要通过合理的分析制定不同的产品组合,使其达到利润最大化。(3)成本计算体系改革的可能性。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对于当前企业的管理方式是一次重大变化。这个变化是一个不仅需要财务部门而且需要每一个涉及的相关部门都要参与的过程。同时,还要分析企业的文化是否可以支持企业做出这一系列的变化。 2.2.2 企业环境是否适合导入作业成本法 (1)产品多样化。企业是否适合导入作业成本法,要关注企业的产品是否具有多样化。灵活的小批量制造企业相较于传统的大批量制造企业更适合导入作业成本法。(2)IT基础设施。作业成本法对间接费用比传统成本法的划分更为精细,一是间接费用的成本中心,二是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也就是作业动因,这两个都需要企业具有一个很好的数据的堆积以及分配的系统来支持,这种数据的堆积和分配通过手工方式是很困难且容易出错的,因此就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IT基础,来支持使用作业成本法。(3)共通流程。是否适合导入作业成本法,要关注生产过程中对于每一个需要核算的对象之间共同的作业量的大小。如果共同的作业量比较大,就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对这些作业的成本进行分配,如果共同的作业量比较小,很多的作业都是独立发生的,因此就没必要对一些专属的作业进行分配。(4)间接费用的大小。对于间接费用所占较大的制造业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将严重影响到产品成本的高低,这时需要作业成本法对间接费用进行合理、精确的分配。(5)间接费用分摊的必要性。当一些间接费用是固定成本或者是不能避免的成本,这时分摊的意义就不大。反之,如果企业很多间接费用可以灵活地改变,或者企业可以控制的间接费用比较多,这种情况下利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准确地进行间接费用的核算,准确地调整产品的成本是非常必要的。 3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3.1 在经营管理方面 在经营管理方面,制造业利用作业成本法把制造费用中所发生的成本项目分类,找到每一个成本项目背后的动因,通过对成本动因的分析来核算产品的成本,能够使企业在产品成本的控制以及计划上变得容易且准确,同时也理顺了企业各种业务之间的关系,把业务的前因后果,业务中同类的作业和不同类的作业,以及作业对产品价值的贡献和对成本的影响都能体现出来,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 3.2 在成本控制方面 在成本控制方面,采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提供一个合理的分配物料的办法,根据跟踪间接物料的消耗模式,掌握每个间接物料的单位消耗量,以此依据来分配所有生产过程中的间接费用,再通过对作业的分析以及成本动因的分配,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得到实际的每一个单位作业的分配率来考核每一个作业的绩效,避免间接费用分配不合理的弊端。企业还可以通过实际运行过程中使用作业成本法,对不同的作业在不同的企业间进行比较,设定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加强企业对产品成本的控制,节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间接费用,帮助企业合理地控制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