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民办高校大学生入党后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范文

    尚千红

    [摘 要]随着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持续扩招,黨的高水平新鲜血液不断得到补充,为我党的永葆青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但当前,大学生党员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大学生党员出现的思想懈怠,工作态度消极等一些情况。本文梳理了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前、发展中、入党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持续教育提供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独立学院;书院;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生党员转正后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层次、各种类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张,大学生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党的新鲜血液不断得到补充,队伍队伍不断壮大。 但在党组织的新鲜血液不断吸收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大学生党员数量持续扩大,但质量却没有随之提高,甚至出现一些影响我党形象的事件发生,这充分说明高校党建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敌对势力对个别事件的过分解读,过分夸大,有意抹黑、消减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发展的成果,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居民道德水平较低而出现的不对,等等, 但是,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党员入党后缺乏正确持续性的教育和管理。 很多高校党校党员教育只有党课,且党课内容和教材多年没有更新;对当前在信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继续学习接受教育的吸引力不够,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党员出现了组织纪律和观念弱化,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严重滑坡。 这些学生党员中的许多人都是班级和学生组织的骨干成员,这种不相称的表现削弱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火车头影响力,影响了普通学生对党员整体的印象和向心力,这种情况如不及时纠正其后果会越发严重。因此,党员转正后如何加强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2 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转正后继续教育等问题分析

    2.1 民办高校体制导致学生党员严进宽出的问题

    因为我国教育情况的历史特殊性,民办教育对生源的需求陡然变大,而高考高水平生源无法满足激增的民办高校需求,只能放低要求,出现民办高校到高级中学争夺生源。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民办高校对党员的选拔严格,培养和发展也算正规,但在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中,专业是以学生就业而设置,因此要求大学生有一定的实习期。在学生成为预备党员或正式党员后就要去实习或者见习,党员无法持续性教育,出现真空现象。 这就好比将一颗种子培养成幼苗,就不再进行持续性管理,未来成为栋梁之才还是烧火之柴只能靠自己。所以普遍现象就是学生成为预备党员以后马上进入实习和实践阶段,分散进入企业或工厂,导致无法对大学生党员开展相应的教育。

    2.2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民办高校成立的时间较短,学生就业问题倒逼学校更加重视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建工作更是薄弱中的薄弱环节。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基本上呈现金字塔形状,学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委)、党支部三级状态。最终工作的落脚点和执行者是各党支部书记,但党支部书记通常由学生辅导员兼任,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对口职能部门众多,每天忙于应付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对学生党员这一费时费力费神的工作难以深入,而且一般为刚毕业的学生任职,他们刚从高校毕业,甚至自己刚刚入党,对党的认识尚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上,对党务工作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不足,更无从谈起学生党员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党员入党后的管理时间和精力也被马上即将发展的党员所占用,只能是刚发展的党员尚未成熟就处于放养状态,思想无法持续性的教育和引导,当然培养的党员无法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

    2.3 部分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监督管理机制形同虚设

    虽然大部分民办高校对转正党员的日常学习成绩、表现、是否违反学校纪律都有明确的相关制度,但是在具体执行中因为班级工作、支部工作和其他因素等通常难以落地,一些学生单元担任班级、年级、学生会、社联等学生工作机构的主要班干部,如果因为学习成绩等就对其正式党员身份进行处分,会对学生工作造成损失,就让部分学生党员从这些制度中悄然而过,这种形同虚设的制度让党组织的制度权威出现漏洞,柔化了震慑作用,很容易出现有制度、无执行的浮萍制度尴尬局面。

    2.4 民办高校党员教育方式方法陈旧单一

    目前民办高校因为成立时间较短,资金、人才、经验的短缺,很多学生入党学习一般采取集中理论学习的形式,内容通常数年如一日,缺乏更新,内容往往是党务文件和最新精神的传达和学习。由于理论学习较为空泛,难以理解,加之相关授课老师水平有限,无法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党员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严重不足,导致一些学生党员对理论学习的敷衍和懈怠,甚而反感和排斥,这些都让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2.5 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转正后的继续教育缺乏系统性

    大学生入党是大学生大学生涯中持续时间最长、花费精力最多的一项考验和过程,经过层层筛选,不断努力,过五关斩六将,通过推优、党课、党内外谈话、预备党员发展考试、考察等环节,严格遵守组织发展程序,严格按照组织发展要求,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可大学生党员在转正后的持续教育却严重缺失与匮乏,没有严格的培养制度与要求,没有之前的一环套一环,一节扣一节,在转正后,成为了高高在上的正式党员,不用继续参加培训,不用继续发挥带头作用,成为党员教育的边缘地带,进了保险箱。

    2.6 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出现断层

    民办高校内任何一名学生党员应该是班级内、组织内的一面旗帜,一个学生党支部是一个战斗堡垒,大学生党员应该始终将自己的党员身份牢记心头,以身作则,从我做起,利用本身的影响力和引导其他同学向其靠拢,大家共同进步。但是,部分大学生入党后的行为与自己的入党前的行为态度产生了较大的反差,存在“入党前是天天见、发展后经常见、转正后见不到”的不良现象。这部分学生入党的动机不纯,将入党作为在学校生活的踏脚石,未来工作的敲门砖,思想觉悟水平不高,缺乏奉献精神,无法长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3 民办高校大学生入党后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3.1 民办高校体制与性质的特殊原因

    一方面,民办高校办学力量薄弱。我国民办高校办学起步晚,大批量民办高校的起步是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最多也是10多年的历史,与公办院校动辄数十年、上百年的办学历史相比很年轻,其学校的人才储备、资金储备、土地储备、图书储备等相差甚远,这就导致其办学治学水平与公办院校有差距。

    第二方面,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薄弱。公办院校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在社会上有了庞大的影响力,给学校带来显赫的声誉,声誉给学校带来了更好的生源和社会帮助,这无疑对公办院校形成了良性循环。民办院校因其办学时间短,校友尚未成为社会知名人士和成功人士,对社会贡献无法对母校形成声誉的助力,因此,民办高校在社会声誉上无法对自身形成助力。

    第三方面,生源较差。无可否认,近些年,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逐年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在逐渐普及,这其中,民办高校占比重逐渐加大,甚至有与公办高校相抗衡的作用。但根据客观实际而言,民办高校的生源与公办院校相比,无论在学习质量、心理质量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这个差距在各个方面有所体现,党员教育这个方面当然不能幸免。在民办高校,同学们对就业的认识较公办院校的同学更看重和清晰,明确的指导党员身份在某些场合和就业机会上有优势,这就吸引着很多同学把入党作为大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个功利化和目的化的入党动机无法培养出一个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培养的只能是一个伪先进分子,一个这样同学影响的不是几个人,而是很多人,这无疑让很多同学对党员这个称谓有了另类的理解和误解,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其他人。

    最后,就业形势所迫。目前来看,大学生入学的首要需要时毕业后可以就业。所以,民办高校的管理重点之一就是同学们的就业,就业就是生命线。民办高校要存活,要发展,必须要能进来,还能出去,不仅能出去,还能去好地方。因此,民办高校大多进行的是应用型技术大学,理论研究轻于实践能力研究,因此,学校的重点更多的在于专业学习,这就导致了学校层面在学校具体实际发展中的关注点主要在学校的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对同学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性教育有所失衡。

    3.2 社會多元化导致大学生党员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经济空前繁荣,社会不断进步,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文化出现多元化的现象,从外传入的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等逐渐传入我国并发展。社会多元思想无差别的流行对当学生党员教育产生巨大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认识出现偏差,将大学生党员认为是大学的阶段性目标,把入党作为一个身份的象征,是大学时代成功的标志。并没有意识到党员的神圣和庄严,没有意识到大学生党员是自己精神的一次提升,是自己信念的一次洗礼,没有意识到入党是再一次努力的起点。这部分同学虽然在组织上入党了,但在思想上并没有真正入党。他们把入党如此神圣的行为给功利化了,把入党作为评先评优的跳板,忽视了党性修养的重要性,成为一颗空心草、墙头草,这样没有坚定立场和信念的党员就无法在班级、年级、学校、学生组织中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无法树立自己是党员这面精神红旗。

    3.3 智能互联网络世界给大学生党员教育形成巨大挑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让地球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人民的联系产生了质的改变。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大学生本来就是思想尚未完全成熟,三观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任何思想都可能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网络海纳百川,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有积极正能量,负能量就如影随形。当今社会,大学生信息获取的渠道90%是从网络获取。从整体来看,目前高校的党建工作利用网络尚未形成规模,主要依赖传统的开会、参观、学习等,与网络相比,其信息量与速度相差甚远。同时,互联网也给西方敌对势力攻击我党提供了便利,通过互联网发布抹黑、诋毁我党、我国的一些煽动性、蛊惑性内容,这些都会对大学生党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给予巨大冲击,容易造成认识偏差,给大学生党员教育造成阻力。

    4 民办高校加强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的举措

    4.1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继承党组织工作

    党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队伍。民办高校因为其建校时间短,成长速度快,容易重视教学工作,忽视党建工作,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党建队伍兼职化,支部工作应付化,党建活动过程化等问题,因此进行组织体系的创新实践,是当前迫在眉睫的大事。

    针对目前民办高校党建队伍的现状,加强民办高校党员持续教育队伍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现有党建老师的业务水平,通过外出学习,多种培训,进修,讨论等多种方式,系统地学习党的相关知识,丰富党的相关内容,提高理论水平与政治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队伍的战斗堡垒作用。另一方面,要扩充、壮大高校党建队伍,不但要增加本校原有的党建老师数量,更要引进一批党性修养高、业务水平精、工作能力强的党务人员加入到党建队伍中来。

    4.2 充分发挥党校教育核心作用,利用网络优势强化红色教育

    党校是高校学生党员理论教育核心。要充分发挥好党校这一阵地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基础教育的作用,就要认真分析和改进高校党校的弱点和不足,发扬党校的优势。在民办高校,党校建立时间短,任务重,教授党课的老师通常是兼职,是各院系党建口领导,这些领导大多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认真地进行党史等专业学习,知识储备老化,无法与新一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方式,存在你说你的,我听我的。无法形成共鸣。因此,要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必须要有一批专业的党课教师,进行专业的学习与备课,能新老兼容并蓄,老少皆宜。

    党校学习要改变一年一次或两次的开课频率,将突击学习变为日常学习,从一次学个够,到多次慢慢学,这样,将运动化、集中化的党课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中,避免大学生学习的疲劳和抵触。

    同时要充分地运用网络,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强化党员教育。如建立红色微信群、红色QQ群、红色网站、红色微课程、红色课堂等来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正常政策,深化广大党员对党的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利用网络手段组织实习中的同学一起过组织生活,将实习党员牢牢把握在党的怀抱之中。

    4.3 丰富党员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活动效果

    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必须改变以往单纯理论课的形式,要丰富教育形式,将大学生党员教育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笔者所在的学生第二党支部推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将支部内的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进行编组,对书院功能区进行日常维护,是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积极探索。这个服务队包括新生迎新、毕业季活动、日常书院功能区维护、功能区更新、电子设备免费维护等。“党员志愿服务队”来自于大学生日常生活,又和党员教育相结合,把大学生党员教育从高高在上的理论变为接地气的日常服务,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不仅丰富了党员教育形式,也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和自我锻炼的机会,他们在广大同学之间亮相,让广大同学再一次认识他们,让他们更加闪亮,不仅提高了党员的积极性,提高了荣誉感,发挥了其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是党总支进行大学生党建的一次积极探索。通过在校园内外广泛开展以大学生党员为主体的活动,对外能树立党员的光辉形象,对内强化了自我党员身份意识,提高了党员荣誉感。这些活动改变了以往党课、政治理论学习的单调形式,探索了党员教育活动的品牌化、系列化,极大提高了党员参与的热情,增强了活动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党员参与的热情,增强了教育活动的效果。

    4.4 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党员教育

    不同的大学生党员对教育有着不同的需求。在教育中对党员的要求一定要从不同对象、不同层次党员的实际出发,做到行得通,效果好,对症有效。针对专科党员的特点,应该通过国际国内发生的时事政治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动员大学生积极参加活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其党性;对于已经具有较强分析能力的本科生,可以更多地采用专题讲座、讨论、学习等形式对时事政治和国家大事进行分析,以讨论促学习,以实践促学习,理论指导实践。

    4.5 搭建实践平台,加强学生党员思想道德教育

    对学生党员而言,时刻牢记入党的初心和入党誓言极为重要。在民办高校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表现就是认真学习,做好自己的学生工作,关心帮助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党员身份,特别在民办高校,更要时刻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参加活动,通过活动锻炼自己,发挥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树立党员的威信,帮助党员成长成才。通过日常班级工作和学生组织工作的锻炼,激发学生党员的潜力,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意识。

    4.6 建立健全党员监督考核机制

    大学生党员日常监督考核机制是保证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的一道紧箍咒和保险丝。没有党员考核监督,对党员的管理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进一步健全党员的监督考核机制,是当前需要做的核心工作。要做好党员监督考核,必须有合理的考核量化指标,要以具体的量化指标来完成对学生党员的监管考核,既能体现党员日常量化指标,又兼顾总体要求,避免陷入无限细化的陷阱之中。其次,要讲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并重。单纯强调党内监督容易给党员造成一种印象,即仅仅注意党内监督即可,党外方面无所谓,容易形成里外两张皮。在注重党内监督的同时,也注重党外监督,形成监督力的平衡,让监督处处都在,不会监督失衡,让学生党员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环宇,杜君.浅析新常态下大学生党员转正后的继续教育[J].才智,2016(16).

    [2] 张伟,王化思.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3] 顧沛卿,金保华.大众化时期地方高校学生党员持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