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外源钙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
范文 | 摘要:本试验探究外施氯化钙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处理后,与对照相比,果实中花色素苷含量和果实硬度均增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0.25%和0.50%浓度氯化钙处理的果实产量增加。 关键词:草莓;果实品质 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植物,其果实营养价值高,果形美观,色泽艳丽,风味芳香,深受人们的喜爱。钙是草莓生长中必不可少的矿质元素。多项研究结果表明,钙对果实生理过程有多重作用,根外施钙肥可明显增加草莓果实和叶片钙、氮、锌、锰的含量;采前或采后用钙处理的果实不仅能延长草莓的贮藏期,还可以提高果实品质。适宜浓度的外源钙处理能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朝阳地区土壤矿质元素含量低,为提高草莓果实品质和草莓耐贮性,本试验通过对草莓果实成熟期喷施氯化钙,探究钙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温室“红颜”草莓,前期正常水肥管理。 1.2? 试验处理 草莓同时具有绿熟期、白熟期和转色期等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时,设计氯化钙浓度分别为0.25%、0.50%、0.75%和1.00%共计4个处理进行喷施。每个处理3次重复(约6平方米),以清水為对照。 采用高压喷壶喷施于叶片和果实,喷施时间为下午4点,喷施2次,间隔5天。第2次喷施7天后采集叶片和果实,保存于冰箱中待测。继续统计单株产量。 1.3? 试验方法 花色素苷的含量采用盐酸乙醇法测定;果实硬度使用果实硬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使用WYT-4型手持折光仪测定;光合速率使用LCI-SD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单株产量由管理者分批采摘记录产量,最后汇总。同时根据上述项目的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色素苷含量 经测定,4个钙处理的花色素苷含量均高于对照(209.64纳摩尔/克)。喷施0.25%和0.50%的氯化钙溶液的果实与对照相比,在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喷施0.25% 氯化钙处理的果实花色素苷含量最高,随着氯化钙浓度越来越高,果实中花色素苷的含量逐渐降低,0.75%和1.00%的氯化钙溶液处理的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钙在白熟期施用,对花色素苷的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硬度 从表1看出,喷施4个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果实硬度均高于对照。经过0.50%钙处理的果实硬度在5%水平上显著高于对照。喷施0.75%和1.00%的氯化钙溶液,果实硬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期进行外源钙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草莓果实硬度,且贮存3天后果实硬度仍高于对照。 2.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与对照相比,喷施外源钙降低了草莓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如表1),喷施0.25%的氯化钙溶液,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喷施0.50%、0.75%和1.00%的氯化钙溶液,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水平上极显著低于对照,三者之间差异不大。 2.4? 单株产量 经统计,喷施0.25%和0.50%的氯化钙溶液的单株产量分别为0.82公斤和0.89公斤,高于对照;0.50%的氯化钙溶液处理的单株产量在5%水平上显著高于对照。1.00%的氯化钙溶液处理的植株产量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在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期喷施外源钙,果实中花色素苷含量和果实硬度均高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对照,说明外源钙有利于果实中花色素苷的积累,增加果实硬度,延长果实的货架期,但果实口感受到影响。 本试验中喷施低浓度钙有助于增加果实产量,说明适量补充外源钙能促进草莓增产。随着钙浓度升高,果实产量降低,究其原因,可能是钙含量过高时,对其他微量元素产生了拮抗作用,阻碍了吸收,具体原因需下一步试验进行论证。 作者简介:柳晓东(1981-),男,本科,林业工程师。E-mail:Injplxd@163.com。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