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范文

    孔秀红

    【摘 ?要】目的:探讨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输血的120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盐水法检测、凝聚胺技术检测,就两种检测结果、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相对比盐水法而言,凝聚胺技术在血液样本临床检测中应用具有高的灵敏度,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输血检测过程中,凝聚胺技术具有更好的灵敏度,而且临床操作相对简便,可以在短时间内为临床输血提供较为可靠的检测结果,为临床输血安全性提供保障。

    【关键词】临床输血;盐水法;凝聚胺技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7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052-01

    输血是临床救治过程中的常用手段,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输血安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为提升输血工作的安全性,降低出现溶血性反应的发生率,输血检验成为重要步骤,越来越受到临床研究的重视,因此,选择快捷有效的配血试验,具有较高的医学实践价值[1]。本研究对需输血患者进行配血试验时,采用凝聚胺技术与盐水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寻求更高效安全的输血检验方法,提供临床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输血的120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52.3±10.6)岁。纳入标准:①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本院输血对象;②所有研究对象血液检测前不存在影响检测结果的疾病或是血液系统疾病;③了解本次研究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血液系统疾病的对象;②存在影响检测结果疾病的对象;③精神疾病对象;④妊娠期、哺乳期对象;⑤认知障碍或是意识障碍的对象;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本次研究获准执行。

    1.2方法

    于进行输血检验前一晚告知体检者次日晨起空腹状态下进行血样采集,每人采集2份血样,每份2ml,分别采用凝聚胺技术和盐水法进行配血试验。

    1.2.1凝聚胺技术:取干燥洁净试管2支作为测管,主测中装置受检者血清1滴,次测中装置备用血样血清1滴,后分别加入备用血样红细胞悬液2滴和受检者红细胞悬液2滴,然后再向试管中滴入0.7ml的低离子介质,将试管摇匀后静置1min,随后滴入凝聚胺溶液,摇匀后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机转速为3500r/min,持续15s,清除上清液会出现凝聚现象,向测管中加入假凝聚清除液,进行轻微摇晃,若红细胞仍保持凝聚状态,则检验结果为阳性,反之,检验结果为阴性。随后可继续进行抗体筛查试验。

    1.2.2盐水法:取出受检者静脉血样,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机转速控制在3000r/min,持续时间2min,成功分离血清后,加入盐水试剂,配置5%的红细胞盐水悬液,采用同样方法,将从血库中取得的备用血样进行处理。另取干燥洁净试管2支,分别放置受检者血清和备用血样分离出的血清,随后分别滴入受检者的红细胞悬液和备用血样的红细胞,摇匀后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机转速为1000r/min,持续1min,观察结果,若红细胞仍保持凝集状态,则检验结果为阳性,反之检验结果为阴性。

    1.3观察指标

    分析总结两种方式的检测时间、检测阳性率及检测结果稳定性状况。盐水法检测阳性标准:主侧管无凝聚状况,次侧管无凝聚及溶血状况。凝聚胺技术检测阳性标准:主侧管和次侧管出现非特异性凝聚后,未出现消失状况。稳定标准:特异性凝集时间>3min[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凝聚胺技术对于血液样本的检测阳性率、准确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33%(5/60)、93.33%(56/60)、93.33%(56/60),明显高于盐水法的3.33%(1/60)、83.33%(50/60)、83.33%(50/6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针对出血性疾病患者,在挽救其生命的过程中,输血是重要的措施之一,且其对于外伤出血患者、外科手术出血患者、产后大出血患者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临床输血治疗期间,需要对同种免疫反应予以注意,且完成出血治疗之后,由于其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患者体内的抗原细胞,且引发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极易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不论在临床输血治疗期间,或者是在完成输血治疗之后,需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予以密切监测,如果其发生任何不良输血反应,都需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处理。在临床输血检验,凝聚胺技术应用为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其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势,且可对抗体进行有效筛查,并具有较高的溶血性贫血检出率。

    盐水法虽然在操作上具有较大的便利性,检验结果获取速度较快,但是具有较低的检验敏感度,通常会引发不完全抗体检验遗漏现象出现,对输血治疗的安全性不能进行有效确保。凝聚氨技术检测法能够对红细胞表面唾液酸进行中和,进而促使一种具有可逆性特征的非特异性凝聚产生,能够用来对红细胞内不完全抗体进行有效检验。这种检验方式的具体作用价值为:凝聚胺本身对正电荷进行携带,所以能够有效中和负电荷,正电荷在溶解之后能够结合细胞表面的唾液酸,进而将其表面电位降低。在上述过程中,凝聚胺能够和血液中的红细胞發生非特异性凝聚关系,然后再对红细胞悬液进行中和,将红细胞表面丢失的电荷有效扩散。对以上特征进行充分利用,便可以将其用来有效检测红细胞表面是否有对应抗原存在。实践发现凝聚胺技术检验法具有以下几点绝对优势[3]:①凝聚胺技术检验法简单易行,检验灵敏度高,能筛选抗体,能鉴定血型,还能交叉配血,临床检验可应用到溶血性贫血试验中。②盐水介质试验能快速检验出IgG抗体,配血检出速度也很迅速,而凝聚胺技术检验IgG抗体及配血也能达到盐水法检验一样的速度,同时还能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

    综上所述,在临床输血中应用凝聚胺法能明显提高临床检查准确性和特异性,提高输血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淑芬.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10A):144-145.

    [2] 李德欣.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82):16211-16212.

    [3] 孔令清,张楚楚.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越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8):1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11:46